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参与扶贫的困境与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3
/ 2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参与扶贫的困境与建议

张子尧1 雷若男2

深圳市蕾奥规划设计咨询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 710000

2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075

摘要: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作为一项重要的扶贫政策,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一些研究表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减少贫困人口数量。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研究方法的分析,发现当前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在扶贫中存在一些困境。本次研究针对该类困境难点,提出相应策略及建议,如提高增减挂钩项目对贫困人口的聚焦能力、积极探索挂钩节余指标的市场化交易机制等,以提高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在扶贫中的效果。

关键词: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扶贫困境;建议

引言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是我国在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过程中实施的一项重要政策措施。该政策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合理调控城乡用地,实现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并最终实现城乡发展的协调与平衡。然而,在实施过程中,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参与扶贫存在一些困境,影响了政策的效果。本论文旨在分析当前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参与扶贫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改善政策的实施效果。

一、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参与扶贫的困境

1、 没有精确瞄准贫困人口

增减挂钩政策在参与扶贫时,难以精确瞄准贫困人口。贫困人口众多,其需求和情况各异,受到地区、文化和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因此,仅依靠增减挂钩政策的统一标准和指标,很难全面了解贫困人口的实际情况,从而准确识别需要帮助的对象。由于增减挂钩政策难以精确瞄准贫困人口,很难满足贫困人口的多样化需求。贫困人口的需求不仅仅局限于住房,还包括教育、医疗、就业等方面的支持。然而,增减挂钩政策主要关注土地增减的问题,往往无法满足贫困人口在多个领域的需求,导致贫困人口难以真正脱贫。

2、 无法保证贫困人口真正脱贫

尽管增减挂钩政策参与扶贫的初衷是促进贫困人口脱贫,然而在实施过程中,该政策面临一些困境。增减挂钩政策难以保证贫困人口真正脱贫,部分原因在于政策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支持。该政策主要通过提供土地资源来支持贫困人口发展,但土地资源有限,无法长期满足贫困人口的需求。因此,即使贫困人口在短期内通过增减挂钩政策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收入,但缺乏可持续发展的支持,很难实现真正的脱贫。增减挂钩政策在扶贫过程中往往忽视贫困人口的能力培养。贫困人口普遍缺乏相关技能和知识,无法充分利用提供的土地资源进行产业发展。然而,增减挂钩政策主要关注土地的增减,往往忽视贫困人口的能力培养,导致贫困人口难以真正脱贫。

3、 节余指标跨区域交易制约因素较多

随着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实施,面临着一些困境。首先,节余指标跨区域交易受到制约因素较多。虽然政策鼓励在城市建设用地减少的同时增加农村建设用地,但是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差异,导致节余指标的交易受到限制。有些地区的农村建设用地需求并不大,而城市建设用地需求却很高。因此,城市地区很难找到合适的农村地区进行交易,导致节余指标无法充分利用。

二、 推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参与扶贫的建议

1、加强增减挂钩项目对贫困人口的聚焦程度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以促进城乡发展的协调和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建立完善的贫困人口信息数据库。只有了解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增减挂钩政策。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调研力度,全面了解贫困人口的基本信息,包括家庭收入、就业情况、教育水平等,并将这些信息录入数据库。通过这个数据库,政府可以更加准确地判断哪些地区、哪些家庭是真正的贫困户,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增减挂钩项目。其次,加强扶贫政策的宣传和培训工作。贫困人口往往对政策的了解程度较低,对于增减挂钩政策更是知之甚少。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形式向贫困人口普及增减挂钩政策的内容和实施办法。同时,还应该组织相关的培训班,提高贫困人口的基本技能和知识水平,帮助其更好地参与到增减挂钩项目中来。第三,加强项目的监督和评估工作。只有做好监督和评估工作,才能确保增减挂钩项目真正落地并发挥作用。政府应该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对增减挂钩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同时,还应该开展定期的评估工作,评估项目的实际效果,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政策。最后,加强与各方的合作和沟通。增减挂钩政策的实施需要各方的积极参与和支持,政府应该加强与相关部门、社会组织和企业的合作和沟通,形成合力。同时,政府还应该听取贫困人口的意见和建议,让其参与到政策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中来,从而真正做到贫困人口的利益得到有效保障。

2、 挂钩项目收益分配保障贫困人口真正脱贫

随着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农村贫困人口参与到了挂钩项目中。然而,为了确保真正脱贫需要注意收益的分配问题。以下是对挂钩项目收益分配的一些建议:首先,要确保收益分配的公平性。挂钩项目所带来的收益应该按照贫困人口参与的程度进行合理分配,以确保每个参与者都能够分享到收益的红利。其次,要注重贫困人口的培训和技能提升。只有通过提高其的技能水平,才能够更好地参与到挂钩项目中,并从中获得更多的收益。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对贫困人口的培训力度,提供各种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机会。此外,要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确保收益分配的透明度和公正性。需要建立一个监督机构,对挂钩项目的收益分配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收益真正惠及贫困人口。最后,还要注重发展乡村产业,为贫困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只有通过发展乡村产业,才能够为贫困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进一步增加其的收入来源,帮助其真正脱贫。

3、 积极探索挂钩节余指标的市场化交易机制

随着国家扶贫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推行,我国农村贫困地区的发展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为了进一步提高挂钩政策的效果,需要积极探索挂钩节余指标的市场化交易机制。市场化交易机制可以有效促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实施,推动扶贫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首先,市场化交易机制可以激发农民的积极性,让其更加主动地参与到挂钩政策中来。通过市场交易,农民可以将自己的挂钩节余指标出售给需要的企业或者其他地区,从而获得更多的收益。这样一来,农民就有了更大的动力去发展自己的农业产业,提高生产效益,实现脱贫致富。其次,市场化交易机制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城乡建设用地的高效利用。通过市场交易,地方政府可以将挂钩节余指标集中起来,统一进行交易和配置。这样一来,可以更加精确地控制用地规模,避免资源的浪费和滥用。同时,市场交易也可以推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良性互动,促进资源的流动和共享。

最后,市场化交易机制可以提高政府的管理和监督能力,减少腐败和不正之风的发生。通过市场交易,可以实现挂钩节余指标的公开、透明和竞争性交易,有效遏制权力寻租和利益输送。同时,市场交易也可以建立相应的监管和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违规行为,保障政策的公正和有效执行。

结语: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是我国在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过程中实施的一项重要政策措施。该政策的实施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实现城乡发展的协调与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在扶贫中存在一些困境,如 节余指标跨区域交易制约因素较多、 无法保证贫困人口真正脱贫、 没有精确瞄准贫困人口等。为了改善政策的实施效果,应加强增减挂钩项目对贫困人口的瞄准能力、 挂钩项目收益分配保障贫困人口真正脱贫 积极探索挂钩节余指标的市场化交易机制等策略来优化政策的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顾汉龙,冯淑怡,张志林等.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与美国土地发展权转移政策的比较研究[J].经济地理,2015,35(06):143-148+183

[2]王婷. 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创新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

[3]王振波,方创琳,王婧.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观察与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01):9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