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脾胃虚弱型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3
/ 2

溃疡性结肠炎脾胃虚弱型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秦再文

成都市双流区中医医院,四川省成都市,610200

【摘要】目的观察溃疡性结肠炎脾胃虚弱型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溃疡性结肠炎脾胃虚弱型患者共有72例,均为2021年05月-2023年05月期间院内收治者。根据双色球法均匀分组,36例予以西药治疗者归入西药组,36例予以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者归入结合组。评析、处理二组的症状评分、治疗有效率。结果:相较于西药组而言,治疗前结合组与其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结合组症状评分更低、治疗有效率更高(P<0.05)。论:应用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可以使溃疡性结肠炎脾胃虚弱型患者的腹痛症状得到缓解,提高治疗有效率,加快病情恢复,适合普及。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脾胃虚弱型;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治疗有效率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是由环境、遗传、肠道微生态紊乱相互作用所致[1]。脾胃虚弱型患者多表现为腹泻、腹痛、腹胀等症状,如未积极治疗,可并发中毒性巨结肠、癌变,危害患者的生命健康[2]。在临床上,治疗目标是诱导并维持症状缓解,促进黏膜愈合,改善生存质量,方法以用药治疗多见,不同药物可发挥不同的疗效。本文对溃疡性结肠炎脾胃虚弱型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21.05-2023.05期间院内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脾胃虚弱型患者中选取72例进行分析。以双色球法均匀分组,即西药组与结合组,各自含有36例。西药组中男女性别之比=21:15,年龄区间:28至74岁,平均:(51.26±4.38)岁;患病时长区间:6至52个月,平均:(29.13±2.67)个月。结合组中男女性别之比=20:16,年龄区间:29至73岁,平均:(50.87±5.02)岁;患病时长区间:6至51个月,平均:(28.91±3.15)个月.评析、处理二组基本信息,波动性较低(P>0.05)。

1.2 方法

西药组36例:予以西药治疗,具体如下:选取生产厂家为葵花药业集团佳木斯鹿灵制药有限公司的美沙拉嗪肠溶片(国药准字H19980148,规格:0.25g)治疗,以0.25g为每次用药量,口服,每日进行4次。治疗时长2个星期。

结合组36例:予以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具体如下:西药选取与使用方法同前组维持一致。同时,还予以患者参苓白术散治疗,组方包括山药20g,薏苡仁、白茯苓、人参、白术、莲子粥、甘草各15g,白扁豆12g、桔梗、砂仁10g。将上述药物放入500ml清水中浸泡,时长5min,之后开火熬煮,时长30min,过滤药渣获得药汁200ml,每日1剂,分别在早晚两个时段温服用药。治疗时长2个星期。

1.3 观察指标

症状评分共涉及腹痛、腹泻、腹胀三种症状,根据症状的轻中重程度依次以2分、4分、6分记分。治疗有效率中痊愈:用药后可见腹泻等症状消失;一般:用药后可见腹泻等症状改善;无效:用药后可见腹泻等症状未见改变。治疗有效率(%)=痊愈(%)+一般(%)。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5.0软件包进行本文涉及数据分析统计,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的症状评分需进行t检验;以(n%)表示的治疗有效率需进行X2检验。评析、处理二组涉及数据,波动性较高(P<0.05)。

  1. 结果

2.1 对比症状评分

治疗前,组间数据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结合组统计结果低于西药组(P<0.05),见表1。

表1  症状评分对比(

组别

例数(n)

腹痛(分)

腹泻(分)

腹胀(分)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结合组

36

4.11±1.16

1.63±0.50

4.07±1.09

1.58±0.47

4.13±1.18

1.65±0.52

西药组

36

4.15±1.09

2.17±0.61

4.12±1.04

2.14±0.56

4.19±1.12

2.19±0.64

t值

-

0.1507

4.1078

0.1991

4.5958

0.2212

3.9290

P值

-

0.8806

0.0001

0.8427

0.0000

0.8255

0.0002

2.2 对比治疗有效率

治疗后,结合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西药组(P<0.05),见表2。

表2  治疗有效率对比(n%)

组别

例数(n)

痊愈(%)

一般(%)

无效(%)

治疗有效率(%)

结合组

36

13(36.11)

22(61.11)

1(2.78)

35(97.22)

西药组

36

7(19.44)

20(55.56)

9(25.00)

27(75.00)

X2

-

-

-

-

7.4323

P值

-

-

-

-

0.0064

  1.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具有患病率高的特点,以青壮年多见。典型症状有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食欲下降等,降低患者生存质量。在用药治疗时,西药以美沙拉嗪肠溶片为主,其药物种类为5-氨基水杨酸制剂,经口服用药后,主要是作用于炎症黏膜,抑制前列腺素与白三烯合成,从而消除肠道炎症,减轻腹痛、腹泻现象,利于患者病情恢复。但单独西药治疗的疗效不佳,康复进程较慢

[3]。在中医领域,该病归属于“痢疾”、“泄泻”范畴,多是由于郁怒失节、劳累过度、饮食不调、湿热邪毒蕴聚肠道所致。脾胃虚弱型是一种常见中医证型,一般采用参苓白术散进行治疗,其组方涉及多味药物,其中山药、人参、白术、莲子粥等可发挥健脾益胃、行气益肺的作用;薏苡仁、白茯苓、白扁豆等可发挥利湿健脾、清热排脓的作用;甘草、桔梗等可发挥补脾益气、祛痰止咳的作用;砂仁可发挥温脾止泻、化湿开胃的作用。诸药合并可起到补脾和胃、益肺行气、化湿止泻的功效。经此药治疗后,可有效改善患者脾胃虚弱情况,促进腹泻、腹痛症状消失。此次研究结果表明,结合组治疗后的症状评分低于西药组,且治疗有效率较高(P<0.05)。由此说明,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是一种疗效确切的治疗方式,从多角度调节患者胃肠道功能,加快相关症状消失,利于患者尽早回归健康状态。

总而言之,为研究疾病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的疗效较理想,能够缓解腹泻症状,加快腹痛现象消失,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夏敏,王红,张曼麒.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21,25(36):5250-5252.

[2]赵旭升.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脾胃虚弱型的临床对比观察[J].海峡药学,2018,30(07):139-140.

[3]范昊华,罗伟云. 中西医结合药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脾胃虚弱型的临床对比观察[J]. 中国医药科学,2020,10(4):40-4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