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常态化期间医务人员心理干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3
/ 2

新冠疫情常态化期间医务人员心理干预研究

刘虹

河南省南阳市第六人民医院  473000

摘 要:目的研究新冠疫情常态化期间医务人员心理干预研方法对我院2019年-2022年参加新冠疫情的抗疫人员随机抽取100名医护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名。对照组采取常规知识培训,引导医务人员正确看待新冠疫情常态化;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医务人员采用心理健康监测,针对性的开展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提高医务人员自我心理调理能力,同时改善医护饮食营养,合理安排休息,开展文体活动,丰富医护业余生活等。对比两组人员在心理干预后的 SCL-90 量表评分。结果 心理干预后观察组医务人员各项 SCL-90 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结论 良好的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医务人员的压力,提高其工作安全感和职业幸福感,保持身心健康,从而更助于医疗救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新冠疫情常态化期间; 医务人员;心理干预

    新冠疫情自2019年底爆发以来,迅速蔓延至全球各国,对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医务人员作为应急救援的核心力量,不仅要面对患者的恐惧和焦虑,还要应对自身可能被感染的风险以及巨大的工作量和心理压力。这导致医务人员出现焦虑、抑郁和恐慌等心理问题[2],给工作带来隐患。因此,在公共卫生事件中,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需得到重视,适当的心理干预至关重要。针对上述问题,本研究系统阐述新冠疫情常态化期间医务人员心理干预的效果分析,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对我院2019年-2022年参加新冠疫情的抗疫人员随机抽取医护100,按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名,均知情并自愿参于本研究。其中,护士70名、医生30名;男性 28 名,女性 72 名;年龄23-50岁,平均年龄(30.5±4.5)岁。

1.2心理干预

1.2.1心理干预的内容

1.2.1.1 对医务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和救治操作专项培训

疫情期间,医务人员需要在不断变异的病毒面前短时间内掌握各种救治方法和技术来应对不断变化的病情。我院组织专家对医护人员进行专项培训,提高救治效率。同时,加强相关知识培训,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和防护意识,降低感染风险。此外,储备充足的防护物资并建立管理制度,确保防护物资质量和数量,确保其在需要时能够及时供应。

1.2.1.2对医护进行心理健康监测

对医护进行心理健康监测,调查结果显示轻度焦虑占比 26. 35% ,明显焦虑占比6. 80% ,严重焦虑占比 2. 97% ,轻度抑郁占比 30. 31% ,明显抑郁占比 9. 21% ,严重抑郁占比 4. 39%3。可发现疫情常态化期间,医护人员确实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且大部分医护在遇到情绪、压力问题时并不经常主动寻求帮助。因此,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心理健康评估,可以了解医护的心理状态,发现潜在的心理隐患,从而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1.2.1.3针对性开展心理干预

1.2.1.3.1帮助医护人员正确认识工作压力

我院定期进行心理学相关知识讲座,并特别邀请专业心理专家为医护人员进行心理疏导。这些课程旨在帮助医护人员学习如何调整心态、应对工作压力。内容包括情绪管理、抗压能力提升和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等[4]。通过参加这些课程,医护可以学会保持心理平衡,提高自己的心理适应能力。

1.2.1.3.2提高医护人员的自我调节能力

为医护人员提供心理咨询,组织志愿者心理咨询师与他们定期交流沟通,引导他们倾述内心的想法,并根据心理状态提供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咨询师通过面谈、电话等方式了解医务人员的心理需求,帮助他们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心理困扰,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支持5。帮助医护更好地面对自己的问题,提高自我心理调理能力。

1.2.1.3.3给予医护人员良好的心理暗示

为医护人员组织团体心理干预培训,引导医务人员进行自我肯定,作为医务人员,应站在患者角度思考,理解他们的感受,避免将患者的不满视为对自己的不满,以免增加心理压力6。肯定自己参与的每一项医疗活动和紧急救援,同时正视自身的功能能力,防止过度自我苛责。

1.2.1.3.4 传授医护人员自我放松的方法

指导医务人员学习尝试将自身与疫情相关的信息从工作中剥离出来,进行一些自身喜欢的活动,如听音乐和适当运动。如果情绪低落、焦虑、失眠等严重症状持续且无法缓解,应及时联系心理干预组织,获取针对性的心理指导措施,并在必要时配合药物治疗7

1.2.1.4改善医护就餐体验,加强膳食营养,合理安排休息

为了保障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保持良好的饮食和休息至关重要。合理的饮食可以提供足够的营养和能量,帮助医务人员抵抗疾病侵袭。医院为医护人员提供均衡饮食8,使其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如蔬菜、水果、全谷物和蛋白质等,以帮助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进行合理的弹性排班,保证医护充足的休息,以维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1.2.1.5开展文体活动,丰富

医护人员业余生活

为医护人员设置了健身场所,健身项目包括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9,开展瑜伽、八段锦、健步走等健身活动。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医护人员可以放松身心,缓解工作压力,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归属感。

1.2.2 方法

对照组对医务人员进行相关知识培训,增加其对疾病的认识;储备充足的防护物资,进行救治操作专项培训,提高医护人员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的应急反应技能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医护进行心理健康监测,根据个人监测情况,针对性的开展心理疏导,帮助医护人员正确认识工作压力,提高医务人员自我心理调理能力;接着,改善医护就餐体验,加强膳食营养,同时弹性排班,合理安排休息;最后,开展文体活动,丰富业余生活,满足医务人员需求,调节改善心理压力。

研究人员在对医护人员进行心理干预后,对其进行 SCL-90 量表评分调查10,自行设计医护人员心理干预效果的调查表,涉及的指标包括:强迫、人际敏感、抑郁、敌对、焦虑、恐怖、偏执七个方面,评分结果包含 4 个等级:1 分为从无,2 分为轻度,3 分为中度,4 分为重度。内容见表1。

1.2.3统计学方法

选择 SPSS22.0, SCL-90 量表选择( x ±s)表示,t 检验。

2 结果

1两组医护人员心理干预后的效果比较x±s

  项目

程度

强迫

人际

敏感

抑郁

敌对

焦虑

恐怖

偏执

对照组

2.76±0.32

3.17±0.42

2.67±0.36

2.25±0.42

3.28±0.36

2.75±0.32

2.73±0.26

观察组

1.83±0.35

2.05±0.39

1.57±0.46

1.09±0.47

2.05±0.29

1.81±0.24

1.76±0.17

t

3.502

3.153

3.312

3.035

3.623

3.105

3.006

p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0.01

3 讨论

对100名抗疫医护人员对照组与观察组的对比效果显示,良好的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医务人员的心理压力,从而更助于医疗救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对比两组人员在心理干预后 SCL-90 量表评分。心理干预后观察组医务人员各项 SCL-90 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医护人员是患者康复的希望所在,他们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进程。因此,关注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今后的医疗工作中,医护人员的心理干预活动要反复持续的开展,医院部门应引起重视,多方面协作,关注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了解医护人员的心理需求,循循渐进的采取心理干预的模式,同时还需注意心理干预的效果评估和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是今后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王宽垒,朱晓勃,黄先涛,等.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防控医护人员心理干预效果分析[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38(2):33-34,37.

[2]王丽竹,向艳,邵清,等. 驰援武汉ICU护士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20,55(z1):129-131.

[3]刘静,赵曙光,周立恒,等.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医护人员家属心理健康状态分析[J]. 医学信息,2020,33(24):133-136,150.

[4]许佳阳.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社区医护人员在防控工作中的心理问题及对策[J].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22,43(2):112-113.

[5]刘峥嵘,张旭东,绿芷菡,等. COVID-19 流行期间广东省普通群 众及医务人员心理状况对比及影响因素调查[J]. 南方医科大学 学报,2020,40( 10) : 1530 - 1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