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的急救常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3
/ 2

脑卒中的急救常识

周鸿燚

江油市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江油 621701

提起脑卒中大家都不陌生,或多或少都听说过因脑卒中致残、致死的病例。脑卒中作为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俗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患者在发病时会出现脑部血管堵塞或者是破裂,导致脑细胞缺血缺氧受损,引发脑细胞死亡并出现一系列危及生命的症状。

一、脑卒中的特点

1.临床医学将脑卒中分为脑出血和脑梗死两类,大家常说的脑溢血就是脑出血,而脑梗死包括脑血栓、脑栓塞、腔隙性脑梗等。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由于脑卒中后期治疗效果通常不佳,因此预防和急救就显得尤为重要。

2.很多人认为脑卒中属于老年病,其实随着生活、工作压力增大,饮食结构改变,脑卒中在任何年龄人群中可能发生,发病概率与性别和年龄没有必要关系。近些年脑卒中在中青年年龄段中发病率有明显增高,尤其是有心脑血管疾病史或是家族史的年轻人应引起足够重视。

二、脑卒中发病的征兆

1.脑卒中属于典型的临床急诊,救治效果与救治时间有着明显关联,患者脑部缺血时间越长,对神经细胞造成的损害越大,功能损伤越重,后期治疗难度越大。首先要掌握快速判断脑卒中发病症状,为脑卒中救治的第一步打好基础,也是赢得抢救时间的关键。

2.脑血管患者、普通人群突然出现以下症状说明可能出现急性脑卒中,需立即开展急救措施。患者一侧肢体麻木、无力,无法举手示意或拿起手机等表现;或者一侧面部肌肉麻木、口角歪斜,无法吞咽口水,语言表达能力差无法正常沟通,别人说的话也不能理解。眼睛只能看向一方,无法转视其他方向,视力模糊无法聚焦。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昏迷等情况。

三、脑卒中的急救措施

1.无论患者是在家中、公共场合急性发病,如果不是专业的医务人员往往无法辨别脑血管疾病的类型,因此只需按照标准急救措施抢救,切勿惊慌。若病人是清醒的,应保持镇定,尽可能地安抚病人,缓解其情绪。家属切忌不要大吵大闹,哭哭啼啼,自己先乱了阵脚,以免给患者造成心理负担。

2.患者和家属应保持安静,患者如果可以应平躺卧床休息,不要使用枕头、靠垫等。如患者是在外界发病,应避免不必要的搬动,可就地抢救,尤其是避免头部震动。禁止对脑卒中患者摇晃、托起呼喊,前后弯动或捻头部等。如在公共场合,应在病人倒下的地方就地抢救,尽量不要移动患者头部和上身,如果必须挪动,应由专人拖住患者头部,保证与身体呈水平状态。

3.如患者意识清楚,嘱咐病人仰卧,头部略向后,不可因为紧张乱动。确保气道通畅,千万不要喂水、喂药,以免进入气道引起窒息,有活动假牙者应设法取出。如果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应采取“稳定侧卧体位”,避免因舌头后坠、呕吐等原因造成的窒息,用手清除患者口腔内呕吐物。如患者在室内要保持室温暖和,避免低温引起血管收缩。患者出现大小便失禁情况时,可以脱去病人的裤子,垫上卫生纸、隔尿垫等。如在室外可将外套之类保暖用品盖于患者身上,保证体温。脑卒中患者发病时因为昏迷突然摔倒在地,家属要立即检查病人有无生命体征,如果病人只是出现了昏迷,在呼救的同时还要及时检查病人有无外伤,有外伤时可以给予止血包扎。

4.迅速拨打120急救电话。告知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简要病情、发病时间、联系电话和地点。及时向医护人员提供患者信息及症状,可有助于医务人员有效快速判断患者病情,及时联系就近的卒中中心进行救治。到院安排CT检查,定性、定位后,由医生决定治疗方案。

5.患者如果已经发展为神情恍惚或者昏迷的意识状态,家属要立即检查病人的生命体征,如果病人的呼吸和心跳已经停止,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时要清除口鼻异物,将病人的嘴唇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入气管。要注意先拨打急救电话在进行心脏复苏,有利于心肺复苏和等待医生救援同时进行。条件允许时可在家先自行测量血压和血糖,方便医护人员到场后及时了解。患者如有慢性病并有长期服药史,应先想好用药清单,准确告知有医生帮助其更准确的把握病情并拟定治疗方案。

四、脑卒中的急救误区

1.自行服药

(1)脑卒中患者急性发作时,由于情况紧急,病情不清;如果在这种状态下自行给患者用药,很容易引起意外。并且脑卒中发作时,大部分患者会出现吞咽困难的情况,若强行服药,则容易呛到,引发呼吸问题,极为危险!因此,当出现中风症状时,切忌不可自作主张胡乱服药,而应该抓紧时间就医。

(2)部分家属会认为脑卒中时血压升高,需要尽快服用降压药,这是常见的误区。对于急性出血性脑卒中患者,降压治疗会使患者获益,但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血压需要维持在相对平稳的高值,以利于脑组织供血、供氧。反之,快速降压会加重脑缺血和脑损伤。因此不可随意服用降压药。

(3)日常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可以有效预防脑梗的发生,但是阿司匹林不可随意服用,阿司匹林有增加出血的风险。由于阿司匹林的抗血小板作用,反而容易增加脑出血的风险。因此脑卒中急性发作时,不可盲目服用阿司匹林。

2.家属慌乱

一些家属发现亲人出现脑卒中症状时,尤其是老人常采取错误应付,只顾及喊人回来帮忙或忙着把病人搬上床。很多家属缺乏对脑血管病的认识,一遇到紧急情况,或惊叫,或悲哭,茫然不知所措,还有的人盲目给病人喂水或饮料。因此日常生活中子女应对老人经常普及脑卒中急救知识,多沟通多重复,要求患者或其伴侣复述急救措施,保证意外发生时的正确应对。

3.认为静养效果好

临床数据显示,70%以上的脑卒中患者都表现为脑梗死,最有效的治疗是静脉溶栓和取栓手术治疗。但是,静脉溶栓治疗对抢救时间、治疗时间都有着很高的要求,发病4.5-6小时内是治疗的最佳时间。即便是取栓手术,最长时间也要在发病16-24小时内完成。所以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4.寻求大型医疗机构

很多患者及家属认为大医院条件好、技术好,要求急救时必须去,其实要想治疗效果好应就近就医。急性脑卒中会引起脑动脉闭塞,脑细胞以每分钟190万个的速度不断死亡,因此,急救必须争分夺秒。早一秒,脑细胞损失就会少一些,生存希望就会大一些,患者后期致残的几率就会低一点。

5.民间一些急救方法,如掐人中、刮痧、放指尖血其实都不适用于脑卒中急发生。尤其是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时,需要张嘴大口呼吸。如家属家属试图以掐人中的方法进行急救,则容易导致患者嘴部闭合,影响患者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