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控之乙型病毒性肝炎知多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3
/ 2

传染病防控之乙型病毒性肝炎知多少

陆炳彩

乐昌市梅花镇中心卫生院 公共卫生科 广东 韶关  512226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周围人说某人在外面吃饭时突然得了乙肝传染病,那么究竟什么是乙肝?你对乙肝又有多少了解呢?下面围绕传染疾病——乙型病毒性肝炎进行简单的科普,从而让更多的人能了解、认识乙肝,并且能做到预防乙肝、远离乙肝。

  1. 什么是是乙型病毒性肝炎?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当前公认的肝炎病毒之一,病毒性肝炎主要是在诸多肝炎病毒作用下,引起的肝脏病变传染病,结合肝炎病毒的病原,可以分成甲、乙、丙、丁、戊等五种肝炎病毒。其中乙型病毒性肝炎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主要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感染乙型病毒性肝炎后,很容易转成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会发展成为肝癌,严重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1. 乙型病毒性肝炎在临床上有什么特征?

患者感染乙型病毒性肝炎后,由于个体的体质存在一定差别,因此在临床上的表现也会出现一定差异。一般来说,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可以分成无症状、亚临床感染、急性自限性肝炎及爆发型肝炎等几种情况。同时患者的年龄、病程差异也会引起不同的症状。年龄不足5岁的幼儿及存在免疫系统缺陷的成人,感染乙型病毒性肝炎后,在临床上并没有明显的症状;也有的人群在感染乙型病毒性肝炎后,会表现出恶心、食欲不振、乏力、肝区疼痛等症状;此外还有少部分患者会表现出发热、黄疸等症状。

感染乙型病毒性肝炎超过半年后,就会转变成慢性肝炎,病情严重时会转化成肝硬化、肝癌。有研究显示,急性乙肝患者平均每百人中会出现一例爆发型乙肝,具有很高死亡率;对婴幼儿而言,乙型病毒性肝炎转变成肝硬化、肝癌的概率超过25%。近年来,成年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转变成肝癌的比例也在逐渐提升,与未感染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正常人群相比,感染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出现肝细胞癌的概率会增大近百倍。

  1.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易感染群体与传播途径有哪些?

3.1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易感染群体

乙型病毒性肝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不管是慢性乙肝患者,还是转变为肝硬化、亚临床感染患者,都会成为传染源,那么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易感染群体有哪些呢?首先是特殊职业群体,如医疗工作人员、应急救援人员、频繁接触血液的人群等。其次是存在皮肤、黏膜暴露群体,如皮肤容易出现外伤的群体、经常接受输血的群体、频繁使用医疗器械的群体等。此外居住在乙肝病毒高发区域、免疫力低、存在免疫缺陷的人群也容易感染乙型病毒性肝炎。

3.2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

(1)母婴传播,这种传播方式也被称作是垂直传播,主要是母体感染乙型病毒性肝炎后,会通过各种途径将病毒传染给婴儿,如在怀孕期间,病毒可能通过胎盘传染给胎儿;在生产过程中,胎儿的皮肤、黏膜受损后,会在接触到母体的血液及阴道分泌物、羊水等过程中受到感染。另外母体感染乙型病毒性肝炎后,母乳中也会含有病毒,在喂养婴儿过程中也有可能造成病毒传播。

(2)医源性传播,这种情况多是由于医院消毒不严格,导致医疗器械中存在病毒,从而引起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毒传播,如多次使用的针灸针、介入性穿刺、内镜检查、牙科检查器械、手术器械等,这种传播方式大多出现在农村地区,医务人员也会因此感染乙型病毒性肝炎。

(3)家庭内传播,乙型肝炎具有很显著的家庭聚集特征,一方面是母婴传播所引起的,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家庭成员之间接触密切而出现的感染。当父母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为阳性时,其子女有18%的概率出现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

(4)性传播,当男女双方有一方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为阳性时,在多次发生性生活以后,另一方感染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概率高达53%。

  1.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日常防范

4.1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防治

乙型病毒性肝炎感染群体是成年人时,早期通过积极的诊断治疗,多休息,注意摄入充足的营养,通过抗病毒对症处理后,大多患者可改善症状,肝硬化发生率会降低,只有少数患者会出现转化为慢性肝炎。在医学领域中,感染乙型病毒性肝炎且体内病毒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的患者,会演变为慢性乙肝,慢性乙肝预后比较差,多数患者表现为迁延不愈,少部分群体会变成肝癌、肝硬化。年龄是影响乙型病毒性肝炎能否发展成为慢性乙肝的关键因素,患者年龄越小,转变成慢性乙肝的概率就越高;另外早期患者如果存在免疫缺陷,也具有很大概率转变成慢性乙肝。虽然乙型病毒性肝炎具有较高的传染性,但是通过科学的防治措施,是可以很好的降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染率。

一是预防母婴传播,主要措施包括孕妇在妊娠期间需要做好乙肝病毒检测,如果确诊感染乙型病毒性肝炎,则需要按医嘱治疗,必要时可使用抗病毒药物;婴儿出生后及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等。

二是防止血液传播,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共用生活物品,如牙刷、刮胡刀等;生活上养成良好习惯,不纹身,打耳洞时要求消毒等,避免出现血液传播的情况。

三是提高身体免疫力,人的免疫力比较强时,HBV很难进入人体,即便是有少量HBV进入体内,也会被免疫系统清除。而免疫力比较差的人,包括先天性免疫缺陷、长期抽烟酗酒、使用免疫抑制剂的群体,则需要通过科学的运动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在生活中要增加有氧运动,如骑行、跑步等,老人可以通过散步、打太极等方式来提高自身的躯体免疫力,降低感染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概率。

四是积极接种乙肝疫苗,接种疫苗是预防乙型病毒性肝炎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通过疫苗接种后,可以形成一个乙肝保护性抗体,能避免受到HBV病毒的侵袭。乙肝疫苗接种对象主要是婴幼儿、15岁以下未免疫人群、高危人群等,如血液接触群体、医务人员、幼托工作人员、器官移植患者、经常输血群体、免疫功能低下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家属等。

五是主动检查及治疗,对携带HBV病毒的人,应该每半年接受一次肝脏检查,如果形成肝炎,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抗病毒治疗,这也是控制病情的主要方式之一。

4.2病毒携带者的相关注意点

如果感染了乙型病毒性肝炎,切记不能形成悲观、绝望的心理,应该保持积极、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多加注意,防范病毒传染给他人。在平常应该多去医院进行检查,充分了解病毒发展情况、肝功能情况;生活中应该注意多休息,饮食要健康均衡,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在日常饮食上应该适当增加优质蛋白、高维生素食物的摄入,在饮食时注意细嚼慢咽,禁忌暴饮暴食,同时要减少生冷、辛辣、刺激、油炸类食物的摄入,禁忌饮酒。在生活中要注意养成健康的作息规律,肝脏是人体的藏血容器,夜间更是养肝的最佳时间,保持良好作息及充足的睡眠,更容易促进肝排毒,能减缓病毒扩散进度。此外在平常还要增加锻炼,肝病患者通过日常锻炼可促进肝气生发,吐故纳新,有助于肝脏健康;要坚持有氧运动,结合自身的情况开展慢跑、骑车、打太极等运动,这对于疾病控制也有一定帮助。最后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还要注意叮嘱家人接种疫苗,并且要加强体检,即便是出现病毒传播,也可做到早发现、早干预,降低了疾病的危害性。

总之,乙型病毒性肝炎虽然具有较高的危害性与传染性,但是对于乙型病毒性肝炎也无需太过紧张。我们要主动的学习一些关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常识,掌握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防治方法等。即便是有人不幸感染乙型病毒性肝炎,也不需太过恐惧,要积极的配合医生治疗,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保持健康心理,积极面对疾病,避免疾病带给家人伤害。

作者简介:陆炳彩;1984年11月;男;汉;广东 韶关;本科;中级 主管医师;传染性疾病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