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常用药不良反应及合理的用药指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3
/ 2

小儿常用药不良反应及合理的用药指导分析

任杜娟

南充市中心医院嘉陵分院/嘉陵区人民医院  四川南充  637003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常用药不良反应情况,并提出用药指导措施。方法:选择2021.8-2022.8月我院收治药物治疗发生不良反应的70例患儿,回顾性分析患儿的用药类型、用药途径及用药不良反应表现部位,制定用药指导措施。结果:患儿用药类型主要包括抗菌类药物、镇痛类药物、激素类药物及清热解毒类药物;用药途径主要包括静脉滴注、肌内注射、外用及口服;不良反应表现部位主要包括皮肤、消化道系统、呼吸系统及肝胆系统。结论:小儿常用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临床应加以重视,加强对患儿用药的指导和监管,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保证用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关键词:小儿常用药;不良反应;合理用药;用药指导

Adverse reactions of common drug use and rational drug use in children

Ren Du Juan

Jialing Branch of Nanchong Central Hospital / Jialing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Nanchong, Sichuan 6370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common drugs in children and propose medication guidance measures. Methods: Select 70 children in our hospital in 2021.8-2022.8, analyze the medication type, route and site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formulate medication guidance measures. Results: The medication types of children mainly included antibacterial drugs, analgesic drugs, hormone drugs and heat clearing and detoxification drugs; the medication routes mainly included intravenous infusion, injection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external use and oral administration; the adverse reactions mainly include skin, digestive tract system, respiratory system and hepatobiliary system. 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common drugs is high, clinical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strengthen the guidance and supervision of children,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nd ensure the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of drugs.

Key words: common drugs in children; adverse reactions; rational drug use; medication guidance

近年来临床医学发展迅速,各类新型药品研发深入,得到了临床的广泛应用。但是用药安全问题也愈加严重,药物所致不良反应十分常见。药物治疗是临床常规治疗方法,结合患者病情实际对症用药,达到治愈效果,同时药物的不良反应也深受关注[1]。儿科收治患儿特殊,年龄较小,身体各项机能尚未发育成熟,抵抗力和免疫力较差,且病情复杂、变化快,儿科用药更需要谨慎,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2]。因此,临床应充分结合儿科用药情况,明确不良事件,分析发生原因,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基于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70例儿科收治发生用药发生不良反应的7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探讨合理用药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8-2022.8月我院收治药物治疗发生不良反应的70例患儿,均接受常用药治疗,且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70例患儿中男、女例数为37例和33例,年龄区间6个月-10岁,平均(4.45±1.04)岁。全部患儿临床资料完整,经临床医师、药师判断为药物相关不良反应。

1.2 方法

收集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全面整理和回顾性分析,记录患儿用药类型、用药途径及用药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 结果

2.1 用药类型

患儿用药类型主要包括抗菌类药物、镇痛类药物、激素类药物及清热解毒类药物。如表1所示。

表1 用药类型分析

用药类型

例数

占比(%)

抗菌类药物

36

51.43

镇痛类药物

13

18.57

激素类药物

11

15.71

清热解毒类药物

10

14.29

2.2 用药途径

患儿用药途径主要包括静脉滴注、肌内注射、外用及口服。如表2所示。

表2 用药途径分析

用药途径

例数

占比(%)

静脉注射

35

50.00

肌内注射

15

21.43

外用

11

15.71

口服

9

12.86

2.3 用药不良反应表现部位

不良反应表现部位主要包括皮肤、消化道系统、呼吸系统及肝胆系统。如表3所示。

表3 用药不良反应表现部位

用药不良反应表现部位

例数

占比(%)

皮肤组织

37

52.86

消化道系统

28

40.00

呼吸系统

3

4.29

肝胆系统

2

2.86

  1. 讨论

目前诸多新型药物的研发和出现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是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仍然居高不下,尤其是小儿用药不良反应十分突出。对儿童患者来说,其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较差,用药频率高,是常用药不良反应的高发人群。通常情况下,机体肾脏的代谢作用能够将药物排出体外,但是患儿机体发育尚未成熟,肝肾功能发育不良,服药后药物长时间积聚在体内,排出困难,导致机体血药浓度水平提升,进而引发不良反应,因此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成年人[3]。临床常见药物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毒性反应、过敏反应及消化道反应等。对药物不良反应的诱发因素进行分析,具体包括:(1)药物配伍不合理。医护人员缺乏对配伍相关知识的了解,安全用药意识欠缺,导致用药方案不合理,药物配伍不合理。(2)抗菌药物不合理。抗菌药物是儿科常用药物,不合理用药情况也十分常见。同种抗菌药物在机体的生化反应存在不同,因此疗效不同,因为不同药物的特性不同,所以不良反应的差异较大,特别是联用两种抗生素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3)用药途径。静脉用药无需肝脏的首过效应,可直接进入血液,药理作用较强,与口服用药相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并且静脉用药制剂质量要求较高,如果掺杂杂质较多,质量标准不合格,极易导致不良反应。(4)剂量不合理。小儿呕吐、腹泻等症状主要采用非处方药治疗,是常用药物,通常在药店能够直接买到,因此很多家长缺乏对用药信息、说明书要求的关注,按照成人用药给患儿用药,或者随意增加剂量,导致患儿难以难受,引发不良反应。

为了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加强对患儿及家属的用药指导十分必要,用药指导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针对低龄患儿,应谨慎用药,首先评估患儿对药物的耐受性及药物的安全性,制定针对性用药方案。(2)加强对抗菌药物的用药管理,加强对抗菌药物使用的控制,尽量减少联合用药,药房做好监督审核工作。临床医师开具处方后,由药师进行全面审核,重点审查处方中的药物联用情况;同时认真检查处方中药物是否与临床诊断、患儿病情;对处方中重复用药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另外药物的使用还需要充分考虑患儿年龄、体质状况等情况。(3)患儿用药应优先确保治疗效果,在这一基础上优化用药途径,尽量选择口服用药,如果采用静脉滴注等方法,需要严密监测患儿情况,发现不良反应及时处理。(4)注重对患儿的用药随访与监测,充分掌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发现不良反应后全面评估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及时停药或者改进治疗方案[4]

综上所述,小儿常用药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临床应加以重视,加强对患儿用药的指导和监管,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保证用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贺娟. 小儿常用药不良反应及合理的用药指导分析[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20):97,100.

[2] 樊丹怡,常宏,邓少洁,等. 小儿常用药不良反应调查及用药指导的干预价值研究[J]. 北方药学,2016,13(6):138-138,139.

[3] 冯华,高健. 小儿常用药不良反应调查及合理用药指导效果研究[J].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21,27(2):199-202.

[4] 张忠浩,徐婉洁.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静脉常用非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对策[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6,44(3):1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