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护理的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3
/ 2

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护理的研究进展

黄雪丹 俞银钏

宁波市杭州湾医院儿科  浙江宁波  315301

摘要:静脉留置针也被称作套管针,具有操作便捷、材质柔软等特点,能够长时间留置在血管内,不容易传播血管,便于抢救和用药,目前在儿科病房中应用广泛。为了进一步分析小儿留置针穿刺技术及提高穿刺效果,本文对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护理;研究进展

患儿是十分特殊的患病群体,在生理、解剖方面具有特殊性,其血管较细,弯曲较多,留置时间相对短,静脉炎发生风险较高,因此相较于成人容易留置失败。静脉留置针主要指套管针,是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套管采用高性能的生物材料,目前已得到临床的广泛应用。静脉留置针的应用能够减少液体外渗,减轻因反复穿刺对患儿造成的痛苦和感染,同时有助于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目前如何提高穿刺置管成功率及延长留置时间是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护理的主要问题。本文对小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健康教育

静脉穿刺前,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儿及家属的健康教育,详细告知其外周静脉留置针的优势及穿刺技术的困难性,帮助家长掌握留置针正确的护理方法,了解相关注意事项,有助于留置针的维护。研究表明,对门诊小儿留置针输液采用健康教育,有助于延长留置针的留置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1]

  1. 合理选择留置部位

外周静脉留置针留置部位的选择应充分考虑患儿年龄、病情、用药情况等,具体包括头皮静脉、四肢浅静脉、腋静脉、颈外静脉等,不同留置部位的留置时间各不相同。研究表明,新生儿的头皮静脉和上肢静脉留置时间明显长于下肢;婴幼儿的头皮留置时间最长,其次为上肢静脉留置时间,下肢静脉的留置时间最短;学龄前患儿四肢静脉各部位的留置时间无明显差异[2]。因此针对新生儿、婴幼儿的外周静脉穿刺,首选头皮静脉,其次为上肢静脉。如果患儿合并颅内出血、缺血性脑病,不建议头皮穿刺,避免搬动头部导致出血加重。针对依从性良好的患儿,可选择颈外静脉留置。新生儿首选腋静脉置管,具有更长的留置时间,且便于固定和护理。学龄儿静脉穿刺主要选择上肢留置。

  1. 穿刺和固定方法
    1. 穿刺方法

患儿管壁较薄、管腔小,且穿刺时依从性较差,传统穿刺方法送管不顺利,极易导致穿刺失败。研究表明,采用单手送针法,即右手握住重叠的留置针针柄,通过10-15°角针刺血管见回血后确认留置管进入血管,用右手拇指顶住Y型柄向前,食指顶住针芯柄抽向后,拇指食指及时错位,软管和针芯分离约5mm,这时留置针软管覆盖且超出针芯尖端,利用针芯的硬度将留置针软管送入血管[3]。该方法有助于提高穿刺成功率,且能够减少人力,值得推广应用。针对血管较细、血容量较低或休克患儿,可使用左手绷紧皮肤,右手持针翼,呈15°-30°刺入,回血后适当降低角度,持续进针2mm左手继续绷紧皮肤,右手缓慢注入生理盐水,使血管充盈,避免盲目送管穿破血管。针对行走弯曲的血管,如新生儿头皮静脉、大隐静脉等,可采用分多次逐步退出针芯的方法,外套管在血管行走时尽量有针芯支撑,顺利经过弯曲部位,进一步提高穿刺成功率。

3.2固定方法

3.2.1头部静脉固定

患儿具有好动、出汗多等特点,常规固定留置针的敷贴极易松脱,导致脱管,影响留置效果。研究表明,在患儿头部留置时,采用5号弹力网套套进患儿头部,有助于延长留置时间,且弹力网套具备良好的透气性能,因此不会带来不适[4]。另外也可以采用弹力绷带绕一周固定留置针与敷贴,有助于提高患儿的舒适度,无任何刺激,便于观察留置针局部皮肤及血管情况。

3.2.2四肢静脉的固定

研究表明,与常规固定法相比,8字型固定法的固定效果理想,有助于延长留置时间[5]。具体操作方法为,采用宽度适宜的医用纱布绷带绕两周后,按照8字走向围绕腕关节或踝关节缠绕一周,采用胶布固定绷带的末端。另外,针对新生儿四肢浅静脉的固定,可以采用2号网状弹力绷带,能够避免留置针滑出,提高保留效果。新生儿肢体活动具有良好的顺应性,不会对血液循环造成影响,方便对穿刺部位的观察,且能够减轻夹板固定造成的不适。

  1. 封管技术的应用
    1. 封管液

封管液主要选择生理盐水或肝素钠稀释液。生理盐水能够维持细胞外液容量及渗透压,和体内钠水平衡和血液循环具有关联性,其封管不会受到疾病类型的影响,且适用于具有出血倾向、凝血功能障碍及肝肾功能不全等无法使用肝素钠的患者。肝素是一种酸性粘多糖混合物,能够抑制血小板粘附、聚集与释放,稀释后能够作为留置针的封管液,有助于避免血液回流导致的血液凝固,减少静脉血栓发生风险,确保血管通畅,目前在临床应用广泛。

4.2封管方法

输液后,关闭调节器,将头皮针和输液器衔接部位分离,头皮针连接已抽取3-5ml肝素钠封管液或生理盐水的住宿和其,向外拔头皮针,肝素帽内只留针尖斜面,缓慢推注封管液,之后关闭夹子及时拔出头皮针,能够使套管产生双重正压,避免血液回流和凝血堵管,该方法在临床应用广泛

[6]。另外也可以采用可来福头接头封管方法,输液接头和可来福头分离,自动生成正压,将留置针软管液体向前推进,提高封管效果。

5.总结

静脉输液是儿科护理工作的重点,外周静脉留置针的使用能够有效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能够为患者提供优质、全面的护理服务。但是外周静脉留置针的使用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应进一步规范临床护理工作,减少局部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不断改进固定方法,确保留置针固定的稳固性,避免发生脱管、拔管问题。

参考文献:

[1]黎作聪,黄爱娣,胡芳. 健康教育在门诊小儿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J].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9,19(2):163-165.

[2]高丽丽. 不同年龄小儿静脉留置针部位选择与留置时间研究[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21):32,36.

[3]沈晓华. 小儿静脉留置针穿刺单手送针法体会[J]. 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12):565-565.

[4]薛兆平. 双人操作头部弹力网套在小儿静脉留置针中的巧用[J]. 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7):106.

[5]李静. 保留针芯单手送管法加8字型固定法在婴幼儿留置针穿刺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9):113-114.

[6] 何英芝. 儿童静脉留置针保护护理及不同封管方式的效果评价[J]. 母婴世界,2021(9):169,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