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实践类作业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3
/ 2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实践类作业设计

王富美

北京市延庆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 102100

摘要:实践类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在巩固课堂知识、发展学生能力和培养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方面有重要作用。本文从实践类作业的内涵、设计原则、设计的类型及评价标准四个方面对高中生物教学中实践类作业的有效设计进行探究,以增强生物学作业的多样性、趣味性,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展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生物学   实践类作业   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通过对新课标、新教材的培训学习,在教学理念与教学策略方面已有较大的改进,更加注重通过单元整体教学和组织以探究式为特点的主动学习落实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但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大部分教师对作业设计重视不够,作业仍然主要是体现巩固课堂知识方面,对于提高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设计不足。从学科核心素养视角来看,重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的培养,轻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的落实,不能全面落实新课程标准要求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任务。2023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的重点任务中聚焦核心素养导向的作业设计实施教学改革重难点攻坚问题之一。如何设计全面提升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作业就成为高中生物学教师必须研究的崭新课题。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一谈实践类作业的设计体会。

一、实践类作业设计的原则

1.目的性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四个维度。[1]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设计有助于提升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作业就成为生物作业设计的主要目标。

2.层次性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学生的智力包括多种类型,不同的学生所擅长的能力各不相同。因此,教师在设计实践类作业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情,对于每个学生作业的要求落实分层原则,并且以梯度的方式进行设计,让学生自主选择适合他们能力和兴趣的作业内容。[2]

3.贴合性

实践类作业应服务于课堂教学,设计实践类作业时 需要考虑与课堂教学的融通性和目标一致性。教师应根据教学任务、教学进度,将实践性作业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设计的实践活动要紧密联系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达到巩固基础知识,提高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4.创新性

目前,高中生物学作业主要以书面化为主,作业形式过于单一,导致很少有学生能感受到生物学学习的实际价值。教师应落实创新性原则,丰富作业设计的形式,呈现多样化的特征。例如:教师可以设计参观类、调查类、报告类及操作类的实践作业,让学生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去理解、解决实际的生产、生活问题,提高学生基于事实和实证构建生物学概念和基于真实的问题情境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践类作业的主要类型

1.模型制作及展示评比

在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中,生命观念是基础,是学生在理解生物学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抽象而成的生物学思想。在一个教学单元学完之后,可以通过各种模型制作,让学生增进对重要概念的理解,形成生命观念。例如:学习完必修1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后,可设计“真核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型”制作课外实践作业。要求学生用一周的时间利用合适的材料制作“真核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型”,然后利用班会进行模型评优展示和交流活动。展示过程中,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各结构与其功能的关系,并且举例说明细胞各部分结构的分工与合作。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型制作活动,有助于学生深化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的理念,进而形成系统观和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2.教材实验的挖掘和拓展

生物学教材中有许多探究、实践栏目,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对实验材料和实验内容进行挖掘和拓展,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活动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培养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下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其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素养。例如,探究植物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在实验材料的选择上不仅仅提供洋葱,还提供了典型植物黑藻,另外增加酵母菌这一微生物细胞。在实验试剂上不仅仅提供高浓度的蔗糖溶液,还可增加高浓度NaCl溶液、KNO3溶液以及甘油溶液,供学生选择。因为教师提供的材料和试剂多样,学生提出的假说也多种多样,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探究,并为后面学习细胞膜的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奠定了基础。

3.日常生活中的实践与体验

生活中的生物学知识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要设计利用课堂学到的生物学原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生物学知识有巨大的实际应用价值。例如在学习选择性必修3发酵工程时,我们设计了家庭自酿葡萄酒的课外体验实践活动作业。学生先确定一种本地品种的葡萄做原材料,然后调查这种葡萄的种植、生长、营养物质的特点,写一份调查报告,增强学生调查、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根据发酵工程原理设计酿酒方案,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记录发酵过程,学会用课本知识解释发酵过程出现的现象,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能力;以班级为单位品酒、交流,培养学生科学表述的能力;最后对自己酿酒方案的反思总结用以提升学生不断修正发展的能力。事实证明,本次实践活动作业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应用,又激发了学生热爱生活、享受生活的意识。在完成自制果酒的实践作业后,大部分学生又自发地、兴趣盎然地查阅资料自制了泡菜和米酒。

4.生物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关系的调查

生物科学技术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新课程标准指出,注重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是贯穿本课程的重要主线之一,也是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达成的重要途径。教师应结合所学模块知识引导学生通过图书、报刊、音像、网络等了解更多的信息,开展调查、研究、讨论和宣传活动,理解生物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同时也了解技术可能带来的多方面影响。[3]例如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是人们争论的焦点,可以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查阅资料并开展社会调查,还有克隆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与社会相互关系的调查,都可以帮助学生认识生物学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三.实践类作业的评价设计

开放性的实践类作业必须设计评价环节,防止流于形式。教师需要根据作业内容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一般可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并且注意实践类作业设计的评价标准核心是不能只用分数来评价一个学生,要更多地关注学生多元化智能

的发展,凸显全面育人的理念。

综上所述,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结合教学进度,设计一些开放性、创新性的实践类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知识、原理和规律的形成过程,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培养学

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人民教

育出版社,2020:4

[2]肖永恒. 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研[J]·高考,2021(29): 11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 人民教

育出版社,2020: 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