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康复机器人联合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3
/ 2

上肢康复机器人联合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冯新宇

山东协和学院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上肢康复机器人联合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后偏瘫病人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09月至2023年03月在滨州市中医医院康复科接受康复治疗,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将两组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联合组则是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入了上肢康复机器人与镜像疗法,展开对病人的治疗。康复治疗4周后,应用Fugl-Meyer上肢评定量表(FMA-UE)、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等评估患者康复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得分无明显差异,在经过4周的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四种量表得分都较治疗前有了显著的提升,且联合组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的改善更加显著,其恢复效果也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结论:康复机器人结合镜像疗法,可以有效地改善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一种高品质、高效率的康复方式。

关键词上肢康复机器人  镜像疗法  上肢运动功能

1前言

1.1研究背景

“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1]。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较高,约为60%~70%。其发病年龄为40多岁,且男性多于女性,严重时可致患者死亡。脑卒中后六个月的偏瘫患者,手臂功能大多没有恢复,只有5%~20%的患者完全恢复了功能[2]。因此许多卒中后患者具有较低的上肢功能水平,而上肢能够自主活动是脑卒中患者重新获得生活独立性的主要因素,这也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未来的生活品质以及重返社会、家庭的信心。

2资料与方法

2.1研究对象来源

选取2022年09月至2023年03月在滨州市某医院康复科住院或门诊接受康复治疗,符合标准的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

2.2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参照由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分会制定的《2019中国脑卒中诊治指南》[3]

2.3临床分组

按照随机表的方法,我们把符合排除标准及诊断标准的80个中风偏瘫的病人分成两个组,一个是对照组(n=40),另一个是联合组(n=40)。

结果:46例发生脑出血,34例发生脑梗死,42例男性,38例女性。统计结果表明,在性别、年龄、病变性质等方面,两组病例的 P值都超过0.05,存在显著的差别,可以进行实验研究,如表2-1所示。

表2-1  两组患者治疗前一般资料对比

组别

例数

性别

男    女

年龄

病程

病变性质

脑出血  脑梗死

对照组

40

22     18

52.53±7.58

6.3±1.3

18     22

联合组

40

21     19

49.75±9.27

6.2±1.5

23     17

P

0.478

0.536

0.257

0.478

2.3.1对照组常规康复训练

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由作业治疗师指导患者进行常规作业疗法(滚筒训练、搭积木训练和木插棒等)物理治疗师进行常规物理疗法(功能生物反馈等)中医师施以针灸疗法[4]。每次30min,每天1次,每周6天.共4周。

2.3.2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上肢康复机器人和镜像疗法

(1)联合组患者首先进行常规康复治疗,步骤同对照组。

(2)常规康复治疗结束后再进行镜像疗法治疗:将40厘米x50厘米左右的两面反射镜置于平整的桌台,病人的健侧上肢在镜子反光面一侧,患侧上肢在镜子的另一侧。治疗师会引导病人在两个方向上进行肘屈伸、腕背伸、伸指等活动,病人会注意到健侧肢的活动,并且会想象患侧也在做同样的运动,这样就可以让两侧都尽可能地做出同样的动作。一日1次,每20 min,一周6日,共4周。

(3)上肢康复机器人的训练:联合组采用杭州一康复医学器械工业有限公司研制的A2上肢康复机器人,培训时间为30 min。

2.4研究工具

2.4.1Fugl-Meyer量表上肢部分(Fugl-Meyer Assessment-Upper Extremities,FMA-UE

FMA-UE具体包含了33个上肢四肢运动项目,每项得分为0~2分,共分66分。得分较高者,其肢体运动能力较好。

2.4.2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量表BarthelIndex,BI

Barthel指数量表共10个项目。这些项目的得分为0~100,得分愈高的病人生活自理能力愈好。

4讨论

4.1上肢康复机器人联合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影响

偏瘫的病人,其上肢的康复比下肢要缓慢,尤其是手部的康复最为困难,这是由于手部是由大脑皮质来完成的,是否能够进行精细的运动是由感觉来完成的。另外,在复健过程中,往往只注重行走的练习,而忽视了对手和上肢的练习。我们前期实验发现,经镜像术联合上肢康复机器人治疗后患者的FMA-UE、Barthel评分均有提高。柯秀君

[5]等研究表明,镜像治疗可有效地促进偏瘫病人的脑区功能恢复,并可有效地促进其上肢的功能恢复。利用视觉、听觉和力的反馈,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可以让病人主动地参加到游戏中去,并可以引导病人对错误的运动模式进行矫正,从而弥补了单纯镜像治疗存在的局限性。镜像治疗可以使病人的上肢运动神经元活跃起来,从而让病人更多地关注自己的病患,从而减少病人的“废用或失用”。而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融入性、趣味性和实时反馈可以增强病人的本体感觉,从而提升病人的训练积极性。

4.2上肢康复机器人联合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很多研究者在研究上肢康复的同时,还将其能否改善病人的日常生活自理水平,当作一个重要的评估标准。在此项实验中,联合组上肢的运动功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因此其日常生活的能力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在此基础上,设计一种新型的智能运动系统,使运动系统具有了更多的乐趣,增强了病人在运动中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改善了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

结论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上肢康复机器人联合镜像疗法能尽快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上肢精细动作,有利于加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恢复,提高生活能力和质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康复方法,且操作简单,值得在临床康复实践中被重视和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王陇德,彭斌,张鸿祺,等.《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0》概要[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22,19(02):136-144.

[2]Beebe J A,Lang C E.Active Range of Motion Predicts Upper Extremity Function 3Months After Stroke[J].Stroke,2009,40(5):1772-1779.

[3]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各类主要脑血管病诊断要点2019[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9,52(9):710-715.

[4]苏丽丽,方小养,林玲,李海燕,等.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对亚急性脑卒中患者认知和上肢运动功能的效果[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22,28(05):508-514.

[5]柯秀君,潘巍一,葛俊胜,等.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后早期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促进及大脑皮质运动区μ波抑制的影响[J].中国医学工程,2020,28(06):16-19.

作者简介:冯新宇(1999年5月),男,汉族,山东协和学院,医学院

通讯作者:韩笑(1985年7月),男,回族,山东省泰安市,硕士研究生,讲师,基础部

项目来源:山东协和学院2023届毕业论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