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防范护理模式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3
/ 2

风险防范护理模式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李莎莎,陈娇

安康市中医医院,725000

【摘要】目的:就风险防范护理模式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展开研究。方法:用对照研究,以2022年5月-2023年5月前来我院儿科进行治疗的患儿76例作为观察对象,设置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儿人数相同,观察组用风险防范护理,对照组用常规护理,对比护理应用效果。结果:以护理操作、病房管理、基础护理等为指标,数据结果对比可知,观察组各项护理指标质量评分优势明显;数据汇总可知,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2.63%,对照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13.16%;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74%,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微微78.95%,数据对比优势明显(P<0.05)。结论:风险防范护理模式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其能够有效防范护理风险等不良事件的出现,是提升护理满意度的重要护理方式,临床护理价值高。

【关键词】风险防范护理;儿科护理;护理效果

儿科患儿年龄较小,其认知水平较低,一般来讲无法配合医疗护理工作的开展,且受语言能力表述水平的影响,护理工作中存在护理问题。对于部分患儿来讲,在缺乏针对性护理的模式下,其护理工作质量难以提升,相关风险事件发生率较高,为降低此类风险事件的出现,医院要将风险防范护理模式应用到儿科护理中,以提升医院护理质量。对此文章就风险防范护理模式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展开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22年5月-2023年5月间我院儿科患儿76例为观察对象,用对照研究,观察组用风险防范护理,对照组用常规护理。76例患儿中男患儿39例、女患儿37例,年龄最小2岁、最大13岁,年龄均值(5.74±3.71)岁,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等一般数据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

1.2方法

对照组用常规护理,主要是对患儿基本信息进行采集,同时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告知,以对疾病治疗方案、治疗过程等进行普及,由此提升患儿对护理工作的依从性,从而有效防范各类不良风险事件,提升护理质量。

观察组用风险防范护理干预,措施如下。1.识别护理风险。儿科护理更加强调精细化,对其护理风险进行识别的过程中,需要对各类风险因素进行汇总。家属对护理的工作的不认同、护理用药错误、护理不规范、患儿哭闹导致的护理差错等均为常见的护理风险,为提升护理质量,护理人员要对此类问题进行护理总结,以就护理风险进行梳理,以此对风险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明确,提升护理人员防范意识。2.风险防范护理措施。根据风险类型差异,制定出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并形成完善的护理指导意见分发给护理人员,同时也要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就其护理风险进行告知,以提升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认同感。护理人员也要不断提升自我护理管理水平,以提升护理工作水平,更加高质量的为患儿提供护理服务。另外,护理人员要有针对性的对护理风险因素进行规范,以降低护理风险,提升患儿对护理工作的配合,致力于护理工作质量的提升。3.风险防范方案优化。在进行风险护理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不断对风险防范护理方案的优化措施进行重视,以进一步提升护理工作质量,减少患儿护理风险的出现。在此过程中护理人员要注意对患儿护理依从性的培养。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护理质量、护理风险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以就风险防范护理干预价值进行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4.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士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总有效率)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儿护理质量对比

以护理操作、病房管理、基础护理等为指标,数据结果对比可知,观察组各项护理指标质量评分优势明显(P<0.05),可比,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护理质量对比

组别

护理操作

病房管理

基础护理

观察组(n=38)

96.48±2.24

94.57±2.47

92.34±2.94

对照组(n=38)

73.54±2.17

72.54±2.09

70.54±3.08

2.2两组患儿护理风险发生率对比

以用药差错、药物过敏、静脉输液脱管为主要风险事件,观察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2.63%,对照组护理风险发生率为13.16%,数据对比优势明显(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护理风险发生率对比

组别

用药差错

药物过敏

静脉输液脱管

护理风险发生率

观察组(n=38)

-

1

-

1(2.63%)

对照组(n=38)

1

3

1

5(13.16%)

2.3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对比

数据汇总可知,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4.74%,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微微78.95%,数据对比优势明显(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对比

组别

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n=38)

13

23

2

36(94.74%)

对照组(n=38)

8

22

8

30(78.95%)

3 讨论

儿科护理过程主要是指护理人员对患儿展开管理的整个过程,在该过程中需要使用设备、环境、人员以及社会活动,能够提高患儿的健康与安全性。儿科患者年龄均比较小,而且认知程度比较低,所以在护理过程中,容易产生琐碎事件和风险事件,在护理过程中对工作人员的要求比较高。护理风险主要是指患儿在医院内接受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的不安全事件,包括人身风险、法律风险以及经济风险等。

而儿科的护理风险较为复杂,主要包括:(1)患儿思想尚未完善,在护理过程中容易出现哭闹、坠床、意外刺伤等风险;(2)护理人员如果没有加强用药指导,患儿则容易出现用药差错风险;(3)将一般干预应用于儿科护理中,其护理效果较差,容易出现医疗事故,并引起护患纠纷风险。这些护理风险均会影响治疗效果,因此,需要采取有效护理措施进行防范,而风险防范式护理是通过分析护理过程中的风险来制定可行性的应对方案,能够取得良好效果。

风险防范式护理主要护理内容包括风险判断、成立风险防范管理小组、针对性护理、健康教育等,在儿科中应用确保患儿安全性,并提高护理管理效果。根据以往的风险案例以及医院实际情况进行风险识别,能够提前预防风险事件的发生,有助于减少风险发生率。在制定风险防范方案时,需要结合风险成因与影响因素等,然后根据儿科护理实践确保儿科护理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避免风险防范流于表面,以此来突出“以患儿为主体”的护理目的,有助于提高护理安全性、可靠性。

综上所述,风险防范式护理能提高护理质量,同时能最大程度地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对患儿满意度提升有着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彭兰兰.风险防范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婚育与健康,2023,29(06):97-99.

[2]江利红.儿科开展风险防范护理的临床效果观察[J].现代养生,2023,23(07):535-537.

[3]王进.风险防范式护理对儿科护理风险事件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19(02):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