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适宜技术对骨折术后快速康复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3
/ 2

中医适宜技术对骨折术后快速康复影响

马琳

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  408300

摘要:目的:本研究探讨老年人骨折术后中医护理方法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深圳市龙华区A医院的64例骨伤患者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n=32例)采用常规康复护理措施,观察组(n=32例)在社区康复服务中心接受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运动功能评分和生活能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运动功能、膝关节功能和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关节功能康复总有效率为96.88%,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28.13%(P<0.05)。结论:老年骨折术后应加强情志疏导和饮食调护,并结合中医护理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费用,并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老年;下肢骨折;中医护理

中医适宜技术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理论和方法。它通过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和阴阳平衡,促进自身的康复能力,从而达到治疗和康复的目的。在骨折术后的康复中,中医适宜技术的应用已经得到了一定的关注和应用。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医适宜技术对骨折术后快速康复的影响。通过回顾性分析和对照研究的方法,我们将比较中医适宜技术与传统康复护理方法在骨折术后康复中的差异。我们将评估患者的运动功能、关节功能、生活能力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以全面评估中医适宜技术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深圳市龙华区A医院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骨伤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

纳入标准:(1)经临床诊断均确诊为四肢骨折,且均经早期手术治疗,待功能恢复;(2)肝肾功能无异常;(3)知情并自愿参与本研究。

排除标准:(1)粉碎性骨折;(2)术后切口尚未愈合、存在严重不良反应; (3)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或者中枢神经、血管损伤等;(4)依从性差,临床资料不全。本次研究已获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术后遵医嘱服用伤科接骨片(国药准字Z21021461,大连美罗厂中药有限公司,0.36g/片,用法:4片/次,3次/d)、葡萄糖钙片(国药准字H45020609,广西南宁百会药业集团有限公司,0.5g/片用法:3片/次,3次/d)等中、西成药物,掌握并自行进行基本功能康复锻炼,定期回院复诊。

观察组患者术后转入社区康复服务中心,接受中医适宜技术治疗,具体包括中药针灸护理、推拿护理、康复锻炼认知干预和康复锻炼干预。中药针灸护理通过斜刺穴位并进行艾灸熏蒸,达到疏通经络、消肿散结的效果。推拿护理根据骨折和疼痛部位进行按摩推拿,舒经活络、止痛祛邪。康复锻炼认知干预通过制定康复训练方案、示范具体动作,指导患者学习和掌握。康复锻炼干预包括床上被动运动和逐渐过渡到主动运动,注意循序渐进,提供功能锻炼手册,并培养患者的生活能力。这些护理措施旨在促进骨折术后的康复,提高患者的功能和生活质量。

1.3 观察指标

(1)关节功能康复疗效:疼痛、肿胀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关节可正常活动,随访半年无复发为治愈。(2)运动功能:采用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评估运动功能,其中下肢运动量表6项,共17个条目,采用Likert3级评分法进行评分,0~3分,共51分,分数越高,则说明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越好。采用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Lysholm)评估膝关节功能,共100分,分数越高,则说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越好。(3)生活能力:分别在治疗前和半年后随访,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进行评估,包括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量表和躯体生活自理量表两方面,百分制,分值越高,则日常生活能力越好。(4)并发症:随访半年,统计两组患者有无发生肌肉萎缩、关节僵硬、骨折不愈等并发症。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 26.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当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n(%) (x±s)]

组别

n

男/女

年龄(岁)

病程(个月)

上肢骨折/下肢骨折

观察组

32

21/11

50.24±1.51

3.62±0.36

17/15

对照组

32

20/12

49.52±1.43

3.50±0.41

18/14

t/χ2

0.067

1.958

1.244

0.063

P

0.794

0.054

0.218

0.801

2.2 两组患者关节功能康复疗效比较

观察组关节功能康复总有效率为96.88%,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关节功能康复疗效对比[n(%)]

组别

n

治愈率

显效率

有效率

无效率

总有效率

观察组

32

10(31.25)

13(40.62)

8(25.00)

1(3.12)

31(96.88)

对照组

32

6(18.75)

10(31.25)

8(25.00)

8(25.00)

24(75.00)

χ2

1.333

0.610

0.000

6.335

6.335

P

0.248

0.434

1.000

0.011

0.011

2.3 两组患者运动功能Fugl-MeyerLysholm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Fugl-Meyer和Lysholm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ugl—Meyer和Lysholm评分均有所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两组患者运动功能Fugl-Meyer和Lysholm评分对比(x±s,分)

组别

n

Fugl-Meyer

Lysholm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32

13.30±3.26

29.41±4.32

18.52±5.29

53.63±7.25

对照组

32

13.54±3.12

23.20±4.14

18.37±5.33

45.49±8.11

t

-

0.300

5.871

0.113

4.233

P

-

0.764

<0.001

0.910

<0.001

2.4 两组患者生活能力ADL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ADL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DL评分均有所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生活能力ADL评分对比(x±s,分)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

t

P

观察组

32

49.21±12.11

73.14±15.33

6.929

<0.001

对照组

32

49.30±12.24

62.45±14.60

3.904

<0.001

t

-

0.029

2.856

P

-

0.976

0.005

2.5 并发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28.13%(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并发症对比 [n(%)]

组别

n

肌肉萎缩

关节僵硬

骨折不愈

发生率

观察组

32

0

1(3.12)

1(3.12)

2(6.25)

对照组

32

3(9.38)

4(12.50)

2(6.25)

9(28.12)

χ2

-

3.147

1.952

0.349

5.379

P

-

0.076

0.162

0.554

0.020

3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中医适宜技术治疗后,观察组的运动功能(Fugl-Meyer和Lysholm评分)和生活能力(ADL评分)高于对照组,说明中医适宜技术对骨伤患者的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有良好的改善效果,有利于关节功能的恢复。社区选择适合骨伤中后期的中医适宜技术,如中药针灸护理、推拿护理、康复锻炼干预等方法,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和伴随症状进行个体化治疗,尽可能提高患者的关节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针灸是中医特有的治疗手段,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运行,消除局部炎症和水肿,艾灸熏蒸可以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无手术痛苦和毒副作用。推拿结合了中医理论和现代医学知识,通过多种手法对骨折和疼痛部位进行治疗,可以加快局部炎性组织和淤血的吸收,改善淋巴回流和血液循环,舒经活络、温养筋脉,有效消除肢体肿胀,放松痉挛的肌肉组织,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4结论

治疗手段,对促进患者功能康复有积极作用。本研究通过选用上述中医适宜技术治疗骨伤中后期,结果显示,观察组关节功能康复总有效率为96.88%,高于对照组的75.00%;且并发症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28.13%,与徐丽哲等研究结果相符,提示中医适宜技术可降低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发生概率,促进关节功能的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能力。

参考文献

[1]高银玉,范东英,高雪华,朱芸娟.穴位疗法在骨折术后疼痛的应用现状及其选穴规律[J].循证护理,2023,9(10):1792-1797.

[2]鲁平平,高云霞,韩亚妹,赵慧慧,王文翠.中医适宜技术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气虚血瘀证患者快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23,36(08):155-157+160.

[3]滕伟燕,王丹.中医适宜技术在骨科患者居家康复中适用性态度的质性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3,31(05):174-176.DOI:10.16690/j.cnki.1007-9203.2023.05.095.

[4].《基层医学论坛》2022年第26卷下旬刊主题词索引[J].基层医学论坛,2022,26(36):151-162.

[5]刘一儒,李楷,赵军,王兴盛,张丽娟,张小娥.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慢性疼痛的护理研究进展[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2,19(06):203-206.

马琳,1995.02.16。性别女,民族:汉。籍贯(省市):重庆市垫江县。学历:本科。现工作或学习单位及职称: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主管护师。研究方向 :骨科护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