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在呼吸领域特色和优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4
/ 2

中医在呼吸领域特色和优势

叶波

绵阳市涪城区青义中心卫生院

621000

中医药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凝聚着中国人民几千年来的医学理念和实践经验,在现代医学发达的今天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体现出了党中央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中医学注重疾病的病因病机分析,其治疗疾病具有独特的特色和优势。以下将从中医药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入手详细阐述我国中医药治疗疾病的特色以及优势。

一、对病毒性传染病的治疗

随着抗生素、疫苗的发明和使用,传染病的病死率逐年下降。然而,由于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很多病毒和病原微生物目前已产生耐药性,变异成为新的变种,这使得抗生素治疗变得被动。中医药在近代传染病防治中作用突出,其治疗有如下优势:

一、中医药治疗疫病历史悠久、有丰富的诊治经验。中医温病学(传染病学)始自先秦时期的《黄帝内经》,明清时期等到进一步发展,著书立说,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古代医家在治疗传染病病过程中进行深入的研究,系统总结了传染病的发生规律,形成比较完整的医学理论体系,如正邪相搏的生理病理特征仍然符合当今的临床规律。

二、中医药在治疗传染病中可以弥补现代医学的不足。一是在病因未明确的突发急性传染病中,中医药是现代医学有益补充。在近年来的抗击非典型肺炎、禽流感、甲型H1N1、手足口病等突发传染病中以及在没有查明病因体时,中医都可以利用辨证和温病理论进行,疗效显著。二是对中医和西医都有疗效的一些传染病,中医药治疗可以减少毒副作用。三是可以有效缓解临床上抗生素耐药难题。

三、中药材资源丰富,医疗成本低。目前我国还有相当部分的群众因为药价过高等因素而看不起病。而在广大农村、山区,中药材所处可见,而且制作较为方便,医疗成本较低。

二、对肺结核的治疗

肺结核病在传染病死亡率中排名第一。据报告显示2019年约710万肺结核病例,其中5%至10%感染者会发展成为活动性结核病,且一名肺结核患者会将疾病传播给大约10-15名健康人。采用中医药治疗肺结核有以下五方面的优势。

一是可增强初治肺结核病人的治疗疗效。二是减轻抗结核药毒副反应。三是对症治疗减轻患者症状。四是治疗耐药性肺结核。五是预防发病和复发。

三、对支气管扩张的治疗

支气管扩张症又称支气管扩张,是一种支气管结构异常而且以持久性扩张为改变的慢性气道疾病,此病患者容易反复出现急性或慢性的呼吸道感染。故抗感染治疗在支扩急性加重期占首要地位,但长期使用抗生素容易产生耐药性,且常规西医治疗对患者咳嗽、咳痰、口渴等症状的改善不理想,导致患者生活质量较差。

中医药治疗支扩在整体调节、控制炎症水平、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提高肺功能、延缓疾病进展、降低治疗费用等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且这些优势一直贯穿支扩治疗全过程中。虽然各医者治疗思路方面各有侧重,但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是治疗的主题思路,辨证准确是治疗的要求和前提。目前,支扩有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两个时期,两期时期交替存在,其中急性加重期中医证型主要以痰热壅肺证为主。针对痰热壅肺型支扩患者,治疗的代表方剂为加味苇茎汤,其具有清热化痰、行瘀破壅的特点,临床上广泛运用于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控制血清炎症水平。

四、对COPD的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呼吸系统常见疾病,该病病程长且死亡率高,严重加重患者负担及生活质量。中医治疗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扶正祛邪

COPD患病期间,机体痰、瘀等症状的出现是必然的。喘咳日久,瘀血内生,痹阻血脉经络;久病喘咳,伤及肺之阴津,肺脏疏布水液之功失司,凝化为痰,痰饮停肺而喘咳不止,迁延不愈。痰饮、血瘀等内生之邪闭肺,阻遏正气正常生理周转,导致全身正气疏布不畅,正气虚则外邪不卫,则影响整体免疫功能,故內邪之不去,喘咳难以平息。多项研究发现中药活血药可抗血小板聚集、控制血脂,缓解患者因肺系疾病导致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其中活血化瘀药能够保护COPD患者的心肺功能,改善患者血液循环和组织血供,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应用于COPD患者的治疗中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2)扶正固本

本病发病之初,外邪侵袭,首先犯肺,肺失宣降,则发咳喘,肺病经久不愈或失治误治,正气受损肺气虚衰,肺病日久而“子病及母,母病及子”,造成脾肾两脏虚损。COPD发展到一定阶段,病及肺、脾、肾三脏,伤及阴阳,则为全身气血阴阳虚衰之证;或若患者虚证为主,痰瘀之证不明显,正气不足,法当重于“补益正气,固本培元”,改善患者周身气血循行,咳喘得以缓解。学者认为“本虚标实”是本病的主要病机,稳定期以肺、脾、肾虚证表现为特征,常伴痰浊、血瘀等病理产物存在,法当“扶正祛邪,表里兼施”。COPD病机演变过程中,正气虚损不断加重,痰浊、血瘀逐渐产生,气虚为本,血瘀、痰阻为标,证多属“本虚标实”,虚、痰、瘀三者交聚为患,成为本病稳定期的主要病机特点。


五、对哮喘的治疗的优势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具有多样性、多因素性、异质性特点的慢性呼吸系统炎症性疾病,是我国居民死亡的第四大原因。近年来研究发现,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各分期患者分别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以及患者肺功能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1)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中药治疗

①我国学者运用补肺颗粒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1个月后,与对照组补肺颗粒模拟剂相比,治疗组患者的哮喘症状积分、哮喘控制测试评分、肺通气功能指标、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等指标的改善明显强于对照组。

②我国学者采用培土生金法治疗,予自拟益气定喘汤治疗哮喘缓解期患者治疗周后,与对照组(口服氨茶碱片)相比,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在肺功能及嗜酸粒细胞绝对计数改善方面亦优于对照组。

③我国学者通过中药复方自拟益气平喘汤剂,运用其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6周作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仅仅采用口服氨茶碱片的患者相比,试验组哮喘患者的症状、体征、肺功能等指标均得到了较好的改善。

(2)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的中药治疗

①我国学者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研宄设计,运用射干麻黄汤联合西药(沙丁胺醇+倍氯米松气雾剂吸入+多索茶碱)治疗急性期支气管哮喘(冷哮)14天后,与西医治疗组相比,胸闷、憋气等临床症状改善明显,同时可有效提高患者最大呼气流量、最大呼气第1秒呼气量容积,降低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且不良反应少。

②我国学者已经证实参蛤青龙汤治疗1-级哮喘急性发作期和慢性持续期寒哮证的患者有确切疗效,可明显减轻症状,提高患者的哮喘控制评分,与舒利迭对照组比较疗效相当。李希研宄发现运用平喘汤治疗轻、中度支气管哮喘(冷哮证)急性发作的患者天后,与对照组(多索茶碱片)相比,观察组患者气喘、咳嗽、痰液、胸膈满闷及喉中哮鸣声等主要症状,肺功能指标均有显著改善,且未见不良反应。

③我国学者运用加味厚朴麻黄汤治疗轻中度哮喘急性期寒包热哮证的患者天后治疗组的咳嗽、胸闷、喘息、哮鸣音等症状、肺功能改善情况均优于西医对照组(轻度患者:多索茶碱片,中度患者:雾化吸入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联合布地奈德混悬液)。

六、对间质性肺病的治疗

间质性肺病是发生于肺间质、肺泡、肺细支气管、肺小血管等部位的肺弥漫性异质性疾病。关于本病的治疗上,专家指出,健脾化痰活血为间质性肺病相关性咳嗽的基本治疗原则。治从肺脾则以健为本,通为要;又以徐徐温化,长期治疗为要,切忌急功近利,短期治疗图求痊愈。肺脾两脏同起太阴之脉,相互影响;肺脾内伤而化通失,肺内湿痰生而聚化。湿去则脾运,脾运则湿不生。与此同时注意降气活血化瘀。在该病的治疗上降气之法的应用亦十分关键:一者,降气合健脾,可达到降泻腑浊之气而不伤正破气的作用;二者,降气合宣肺,可保证大肠腑气通降及肺气宣畅的正常进行;三者,降气合化痰活血,可荡涤肠内有形之邪,化浊活血平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