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实用性村庄规划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5
/ 2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实用性村庄规划思考

王靠文

乾县国土空间规划事务中心 陕西省乾县 713300

摘要:近年来,国家十分重视农村经济发展,出台了诸多扶持政策,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点问题之一,农村发展成为现阶段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的合理规划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另外,国内外的村庄规划不断优化发展。基于此,本文重点研究了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策略。

关键词:乡村振兴;实用性村庄;规划

引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国土空间规划是国家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在该意见发布后,我国各省市积极开展“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管控工作,这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统一规划及管理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从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的实际建设情况来看,农宅建设、整改及风貌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缺陷。如果不能有效解决这些缺陷,将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效果。

1研究意义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经济发展大国,“三农”问题是事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根本性问题。乡村作为中华文明重要的发源地,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如何保障乡村的合理有效地发展,保障村民个人生活质量的提升,成为现阶段民生发展的重要问题。2017年,党的十九大会议第一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为以后的乡村有效提升规划水平提供了理论依据。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的产业发展决定乡村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的提升则是决定乡村宜居的精髓。因此,在乡村发展过程中,重视产业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的建设提升也是提升乡村整体风貌的重要因素。美丽乡村建设不仅对现代化建设起到推动作用,同时也对我国的生态建设、人文情怀建设等多方面起到促进作用。因此,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的总体框架下,进行乡村的产业结构升级、乡村整体环境提升,并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对于建设新时期高质量的乡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实用性村庄规划策略

2.1建设用地整理

1)做好闲置土地资源盘活,增强建设用地集约高效利用。结合现状摸底调查,村庄内有部分闲置村集体建筑、闲置住宅等,建筑质量较好,设施较为完善,可通过复合利用拓展土地使用功能。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用地类型、控制性高度、乡村风貌、基础设施等要求的前提下,鼓励对依法登记的宅基地、乡镇企业用地、乡村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用地等农村建设用地,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复合利用,发展乡村民宿、农产品初加工、电子商务等农村产业。

2)增强乡村自我造血功能,按需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根据目前乡村地区居住信息调查,村庄内存在数十户无人居住宅基地、废弃的采矿用地(以开采砂石为主)等,通过整理这部分闲置土地,按照“宜耕则耕、宜林则林”的原则,可得到腾挪指标。指标首先用于保障村庄建设用地指标,包括农民安置、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益事业等改善民生事业的用地需求。同时重点用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乡村发展注入活力,其他节余的建设用地指标可进行流转,用于占补平衡等。

2.2加强耕地保护,划定管控边界

为了贯彻国家的粮食生产安全与生态保护战略,相关部门必须确定住宅用地边界,并将管控方式从“点位管控”转变为“边界管控”;以三调成果为依据,确保相关指标与《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确定的2020年建设用地和耕地保有量等约束性指标保持一致;确定土地利用规划中的用途管制区,绘制村庄内部土地利用现状图斑;按照“保护永久基本农田”“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原则,确定冲突地块的空间位置、使用情况,为上级国土空间规划部门制订冲突地块的处理方案提供依据;理清住宅用地的界线,绘制分级控制图,实现乡村规划“一张图信息化管理”。

2.3整治绿植打造农田景观

(1)景观自然化:植物选取采用本土乡土植物和易于打理的植物,避免过于城市化和园林化的植物配置方式,重点突出属于乡村的特色植物景观和生态化原始风貌。

(2)树种本土化:在树种选择上,尽量选用本土植物、果树等,本土植物能够很好地适应乡村的气候和自然条件,且易存活,一定程度上还能发展当地的经济。

(3)景观季节化:在进行植物造景的时候,根据植物的性状及植物的种类及配置方式,做到四季有景。

(4)配置多样化:植物造景的原则就是采用多样植物配置打造视觉丰富的景观,因此在进行造景的时候要考虑到人对色彩的需求,打造多彩植物景观,提高整体观赏性。

2.4农用地整理

1)强化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助力农业规模化发展。目前山区耕地破碎化、不集中、坡度大、质量低等现象突出,总体来看第三次国土调查耕地图斑数量低于2000m2的占比过半,不利于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种植。为实现优化耕地布局,落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重点实施现状耕地“小田改大田”、削减田土坎等工程,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与连片度。同时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推进低效农用地整治工程,有序推进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增加有效耕地规模。

2)配套完善农业生产设施,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推进耕地“三位一体”保护,还需要加强耕地质量提升。布局耕地提质改造以及高标准农田建设,结合灌溉设施建设、产业路建设、土壤改良、企业生产管理等方式有助于增加农业种植机械化水平,提升耕地平均质量等级,实现农田产量提升,同时又能方便农作,提升农户种植积极性,改善农田撂荒的情况。

3)统筹优化农田生态系统,推动生态兴农建设。有效推动提升田容田貌改造工程,打造农业生产景观,结合农产品开发、旅游产品开发,深入探索生态化农业附加值实现路径。重点加强村庄污水处理、防止土壤污染、推动石漠化、水土流失治理等。

2.5规范农宅设计,明确管控要素

相关部门需要从微观角度加强对农宅设计的调控与引导,根据村庄的人口分布特点及农村分类状况,采用“组团联片”方式来设计农宅;同时结合农宅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指南及标准,保证所有的规划方案能够满足相关标准要求,实现乡村风貌的统一。另外,相关部门要明确管控要素,重视农宅的美观性,突出地域特色文化,保证农宅风格的统一性。例如,在管控过程中,相关部门可以通过投票表决的方式,对房建中的布局、功能、院墙、门窗、墙面等进行统一设计,从而营造出协调、整洁的建筑风貌。

2.6基础设施改善

(1)给排水

建设给水管网,基本保留现有给水管网。建设公共卫生间,改善农村脏乱差的局面。同时建设垃圾转运站、污水处理厂,充分利用地形和现有沟渠排放雨水,村庄整治中采用管网和沟渠相结合的排放方式,新建道路下铺设雨水管,可以有效排水,避免雨天道路积水。

(2)电路

对现有电路架设路线径进行调整,扩大线径以满足村庄未来用电负荷需求。

(3)通信

对各通信线路进行整理,各类通信运营商的通信线路架设应尽量统一管理、统一建设,完善村庄数字电视入户工程及网络覆盖工程。

结语

乡村发展是国家现阶段的重点发展项目,是提升国家整体经济水平的重要途径。实用性村庄规划作的开展是带动乡村发展的关键,只有不断提升该工作的质量,才能为乡村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谢颜莉,韩健.乡村振兴视角下商洛市乡村规划研究[J].城市建筑空间,2022,29(09):226-228.

[2] 詹筱婧.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乡村规划与生态修复对策[J].乡村科技,2021,12(09):109-110.

[3] 周冰,王超.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生态环境优化路径:以豫中地区乡村建设为例[J].智慧农业导刊,2022,2(19):137-140.

[4] 马欣,陈祺,韩欢欢.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以咸阳市杨凌区大寨村为例[J].现代园艺,2022,45(17):109-111.

[5] 金斌.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庄规划要点研究[J].居舍,2022(1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