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弓形虫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5
/ 2

猪弓形虫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观察

李义豪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农业农村局   四川德阳  618000

摘要:研究猪弓形虫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观察,可从临床症状观察、病理解剖等方面确定病猪的严重程度,后续结合其实际情况给出治疗方案,如中医治疗、西医治疗等,观察其治疗效果,灵活调整治疗方法,为猪群养殖提供安全保障。

关键词:猪弓形虫病;诊断;治疗效果;观察

引言:弓形虫病是猪群养殖过程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病症,对猪健康生长造成较大影响,若是干涉不及时,还会造成病猪死亡与病原体大规模扩散,故而需养殖场能够关注到猪群异常,提前干预、处理,保障养殖场核心利益。

1猪弓形虫病的诊断

猪弓形虫病应早诊断、早干预、早治疗,如此才可避免造成较大的致死率,在进行该病诊断时,多通过以下方法实现:

1.1临床症状观察

在患上猪弓形虫病后,会表现出明显的外部特征,通过对这些临床症状的仔细观察来实现有效诊断,主要包括:重点观察断奶仔猪,其为易发群体,若表现出以下特征,需格外注意:测量体温在40-42℃之间,且保持数天温度不退;精神沉郁、不吃食物或者食物减少、交替发生腹泻、便秘,并可能伴有呕吐现象;日常昏睡、喜卧、后肢无力,在正常行走时不断颤颤巍巍;四肢、下腹、颈背、耳翼内侧可发现淤血紫斑,且在白猪群体中更加明显;有水样或者浆液性鼻液流出;呼吸急促、咳嗽、张口喘息、口流白沫,干预不及时造成病猪窒息死亡,若是怀孕母猪还可能出现死胎、流产等症状,故而应给与其格外关注。

1.2病理解剖

在解剖时可发现病猪、四肢、腹下、耳部等处有比较明显的片状紫红色斑;腹腔、胸腔积液,淋巴结肿大,特别是肠系膜淋巴结、胃部淋巴结症状尤为明显;肺水肿,肺切面外翻,并有大量不明液体流出;可观察到肝大、质脆,有出血点、灰色坏死小点;肾色淡,被膜下发现黄红色相间条纹,有灰白小点或者出血点。此外还会有一些死猪出现水晶体混浊现象。

1.3实验室诊断

取病死猪胸腹腔中的淋巴结,自然状态下发现稍稍干燥化,通过显微镜可观察到滋养体;进行血清学诊断,如ELISA法、IHA法等,每隔21天采血,研究IgG、IgA抗体水平,若是前者滴度明显上升或者后者滴度增加4倍以上时,代表病猪已经感染了包囊性虫体。

2猪弓形虫病治疗

2.1西药治疗

在治疗该类病症时,基本不选择抗生素,其起到的效果有限,多是首选磺胺类药物,其中隔离、治疗病猪时,多会用到以下组合:磺胺嘧啶,用量为60mg/kg每次,搭配1mg/kg的乙胺嘧啶,口服2次/日,持续服药3天,观察疗效;磺胺嘧啶,用量为70mg/kg每次,搭配14mg/kg的甲氧苄啶,口服2次/日,持续服药3天,观察疗效;磺胺嘧啶,用量为70mg/kg每次,搭配14mg/kg的二甲氧苄啶,口服2次/日,持续服药3天,观察疗效;磺胺-6-甲氧嘧啶,用量为25mg/kg每次,口服2次/日,若是患者不方便口服,还可肌肉注射,持续服药3天,观察疗效;长效磺胺,肌肉注射,选择10%注射液注射,注射一周,可起到较好效果[1]

2.2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方药选择:柴胡10g、使君子10g、人参30g、青浦12g、地丁12g等,加水煎服,每日两次,连续服用三日,可让病猪情况迅速好转,其中地丁、黄连等药物可舒缓病猪不适症状,青浦可退烧,让病猪保持正常体温。后续可结合病猪的实际情况进行辨证治疗,以此来解决其面临的实际问题。

3治疗效果观察

以西医治疗为例,观察病猪的实际治疗效果,在以上提出的诸多药物中,基本上皆具备较好的治疗效果,及时发现、给药,在服药三天后基本都能痊愈,但有病猪发现不及时,病情有所延误,在治疗五天后病情才开始好转,但此时虫体多半已经进入病猪包囊,让其发展为隐形带虫体,引发其他病症特征。故而在用药时建议注意以下问题:首次给药,需要按照实际情况确定药量,一般情况下需给予双倍剂量;需对症治疗,抗菌、退热等,并在此过程中预防并发症;在病猪症状缓解后,为避免病情复发,严禁停止治疗,需再继续治疗1—2d,用于巩固治疗成果;进行病死猪处理,焚烧或者集中深埋,避免造成病情传播[2]

4猪弓形虫病预防

4.1圈舍管理

为避免猪弓形虫病的产生与传播,需重视圈舍管理:进行圈舍定期清扫、冲洗、消毒,可选择甲醛熏蒸来消除病原体,切断传播途径;地面粪便以火碱溶液处理,或者用火焰枪高温处理疑似病原体存在区域;粪池、走廊附近,通过0.5%氨水溶液彻底清洗,再通过太阳光充分曝晒;定期通风,为猪群提供良好生存环境。加强养殖场内外管理,即严禁无关人员、牲畜等随意进出养殖区域,避免带来病原体[3]

4.2药物预防

若是猪舍内含有病猪,需要第一时间加以处理,并对该圈舍的猪进行隔离,避免在整个养殖场内大范围传播,给予其药物治疗的同时,对其他正常猪可以喷洒一些隔离弓形虫的药物,或者是接种相关疫苗,以此来提升抗性。养殖场应配备兽医,可结合病猪在各个阶段的发展特征,选择最合适的药物治疗,避免病猪出现抗药性。

4.3其他

在用草木灰、烧碱溶液、苏水溶液等消毒时,为避免猪误食,需反复冲洗后,再安排猪群进入;重视生猪管理,优化喂养条件,禁食生虾、生鱼、生肉等,避免传播疾病;进行猪舍内灭鼠;科学处置母猪流产胎儿以及胎衣,避免造成病原体传播;针对常见存在病猪的养殖场,选择磺胺类药物混合饲养,持续4d,观察后续疗效,灵活调整用药类型、药量等,以此来保证治疗效果;针对已经确诊的病猪,若是条件允许,进行血清学检查汗,分批次淘汰患病猪,净化猪群,提升整体化管控效果。

结语:综上,文章就猪弓形虫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观察展开了综合论述与分析,应给予其足够的重视,了解到猪弓形虫病发病特征、致病因素等,加强日常管理,在发现病猪时及时干预、给出合理治疗方案,观察后续疗效,避免情况的持续恶化,以此来优化治疗方案,为病猪的快速恢复与养殖场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保伟,齐宪龙.浅谈猪弓形虫病的诊断治疗效果[J].兽医导刊,2020(12):191-191.

[2]吴琼.猪弓形虫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观察[J].吉林畜牧兽医,2023,44(1):6-7.

[3]张春姝.诊断和治疗猪弓形虫病的有效方法[J].吉林畜牧兽医,2023,44(3):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