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设计中消防问题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5
/ 2

民用建筑设计中消防问题分析

李琦

湖北建科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430200

摘要:当前,社会经济蒸蒸日上,人民生活质量日益提高,民用建筑品质要求也随之不断提高。此种情况下,民用建筑的消防安全成了一个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与此同时,在高层建筑中,各种电器的数量不断增加,燃气能源的应用日益广泛,使得火灾发生几率提高,对人们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基于此,本文就目前我国民用建筑消防设计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相应的设计建议,希望能够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民用建筑;设计;消防问题;解决对策

前言:现如今,大型、高层建筑不断涌现,建筑物功能日趋多样化,复杂程度导致建筑物的消防设计变得越来越困难。为此,对现有消防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从业者和相关部门必须予以高度关注,并加以及时解决,才能最大限度减少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

一、建筑消防设计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

(一)建筑烟气控制设计科学性不足

建筑物中的烟尘是导致人员伤亡惨重的罪魁祸首。就实况而言,建筑烟气控制设计缺乏一定的科学性[1]。部分高层住宅中的防烟楼梯和消防电梯严重不足,且与消防主控区域有着较远距离。与此同时,一些通风条件受限的地方,如走廊、楼梯间等,也未能装设相应的排风排烟装置。此外,部分建筑物内的通风管道,不具备净化烟雾和火焰的装置。若是发生火灾,往往会波及到附近的居民。而且,一些建筑物所安设的装饰材料,达不到防火要求,稍有不慎,极易引发火灾。

(二)建筑消防给水设计与实际防火需要不匹配

部分建筑物未能装设室外消防栓,也没有消防水池。就算设有消防栓数量也十分稀少。而一些装设了供水池的建筑,水池容量小,布置不当或是距离过远过近都会造成隐患。与此同时,部分建筑物室内外所安装的消防给水管道,数量严重不足,无法构成一个环形的供水管网,难以保证供水的安全可靠性。有些大楼里的消火栓位置,缺少用于远程启动灭火水泵的按钮等。种种问题表明,目前还有一些建筑消防给水设计无法与现实防火需要相匹配。

(三)高层建筑避难层设计合理性欠缺

目前,国内一些高层建筑对于避难层(室)的设计不恰当、不科学,更有一些建筑并未设计专门的避难层(室)无法与防火需要相匹配。一些具有避难层(室)的建筑,存在避难处相隔距离较远、且避难场所附件的防火构造薄弱等问题。

(四)建筑材料和室内装饰材料耐火级别不高

现阶段,房地产产业持续走高,建筑行业涌现了不少缺乏专业资质、设计水平低下的建筑企业及饰材供应商。这些企业一味地投机取巧,为谋求最大利益而作出不当行为,采用或提供不达标、防火性能差的装饰材料,埋下严重的火灾隐患。

二、民用建筑设计中消防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防火间距的正确处理

建筑防火间距是指相邻建筑间,为满足火灾发生时火灾及时扑救、人员安全疏散及消解热辐射等需要而打造的空间间隔。在工程实践中,楼宇间消防距离较短的问题时有发生。对此,应当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如下解决办法:在邻近楼宇的一侧设计成单独的防火墙;把大楼外墙设计成坚固的实体防火墙;进一步改善楼宇自身的防火水平;在邻近楼宇的外墙上,按照《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的要求,安装一种具有隔火作用的水幕或卷帘;针对已有楼宇,不断优化其内部性能,应尽量保证其使用安全性,并对其结构布局进行适当的规划[2]。此外,在楼宇使用性能发生变化之后,还应该考虑设置一条环形消防通道,以及留下一个消防登高面,才能为火灾扑救提供有利条件。

(二)合理划分防火分区及防火单元

楼宇消防分区应以其性质和类别为依据,结合有关标准,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可以通过设置防火门、防火隔离墙等装置,来实现防火隔离。需要注意的是,安装的防火门必须是一级绝热防火门;防火墙体则需要采用轻质混凝土砌块墙体,或者是非可燃砖墙,其耐火极限要高于3小时;而防火卷帘的耐火时长需要大于3小时,并且应该与《门和卷帘耐火试验方法》中的相关标准和要求相吻合。除了特级防火卷帘不需要安装喷嘴、可直接装设的情况以外,装设其他装置时,都应该安装单独的封闭式自动喷水装置,来进行有效防护[3]。此外,在设置防火墙的过程中,还要对旧建筑的承载力加以充分考虑,并以建筑实况为依据,对防火分区进行合理、有效的划分,以防止对楼板和其他承载构件造成破坏。

(三)消防给排水设计

楼宇消防供水设计,应根据火灾发生时的实际需求进行。高层建筑应设置布局恰当、数量充足的室外消防栓和供水池。与此同时要保证消防给水管道布设充足、安装合理,能够构成一个环形给水网络。在进行管道维修时,应该确保封闭的竖管数量少于一条。此外,应在建筑物消火栓位置,装设一个启动按钮,保证可以实现对该装置的远程控制。

(四)疏散出口的合理设计

受人的本能影响,一旦发生火情,第一个逃生的方向就是自己所知道的那个方向。但如果被火光挡住了去路,人就会转身离开,寻找其他逃生通道。人在感到害怕并十分慌乱的时候,往往都会按照自己的本能去采取行动。此种背景下,如果只有一条逃生通道,极易造成人员拥堵,继而造成安全事故。所以,最好在每个楼层都设置两条或更多的逃生通道,以便人员撤离。

(五)消防电梯设计

消防电梯是一种有效工具,能够最大程度的方便消防员救援。如果将其当作一种垂直交通工具的话,其与一般的电梯没有什么不同之处。但是,作为一个有效的救援工具,在设计上需要满足以下条件:消防电梯应具有良好的控制功能,能够针对火情作出灵敏反应。当火灾发生时,指挥中心可强制所有电梯退回一楼,在此期间,工作电梯的电源将会被临时关掉,而备用电源则会自动接通,仅有一部电梯可正常运转,以便消防员抢救伤员、运输灭火设备。此外,消防电梯应有针对性地设置一系列技术措施,以防止火灾对电梯和里面的人造成伤害,例如不让烟尘进入电梯前室,以确保电梯在楼宇产生火情时,能起到竖向运输的作用。

(六)防排烟设计

1,合理设计防烟系统

在高层建筑内,要装设一个排烟系统,要安设配套的机械加压系统,放置于防烟楼梯间。与此同时,在各楼层合理设置通风口,经常性地进行通风,尽可能地保持空气流通;避难层机械增压送风;地下停车场安装机械通风设备及烟气排放装置;空调机房进、出风管道上安装耐火控制阀。

2.防排烟设计的防火措施

在安设通风、防烟系统时,必须采用不可燃材料制作的通风、空调及排风管路;空调通风管道的材质应该是离心式的玻璃棉,以保证其阻燃性。

(七)火灾报警系统设计

就实况而言,大多数高层建筑都已经安装了消防自动报警系统,且覆盖走廊、大厅等多个公共区域,但是使用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因为大部分建筑采用的都是感烟型探测器,而烟雾流通、传递所需的时间较长,所以无法在第一时间监测到火情。不仅如此,物业维修和管理成本也会大幅上升。因此,在设计上要充分考虑上述问题。

消防报警系统应该与建筑物的智能化设计相结合,对其进行整体规划,有效地应用相关的先进传感装置,实施集中化管理。目前,我国已经研制出兼有火灾探测和电视监控双重功能的摄像头,在正常情况下能够起到监测作用,火灾发生时,会自动转换为“火警”,将具体火情位置显示出来,既实惠又高效。

结论:总而言之,建筑消防性能与火灾扑救工作的成功与否息息相关,并且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应该对民用建筑的消防设计问题展开细致的讨论,提高设计的合理性、可靠性,从而保证民用建筑安全运作。

参考文献:

[1]孔焌.民用建筑消防设计问题的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12(12):217-217.

[2]陆鹏.民用建筑中消防设计问题分析与应对策略[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2):779-779.

[3]蒋济元.民用建筑设计中几个消防问题分析[J].给水排水,2013,39(7):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