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干预护理中断事件对门诊护理安全管理及护理风险事件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8
/ 2

综合干预护理中断事件对门诊护理安全管理及护理风险事件的影响

马丽

(海军青岛特勤疗养中心 山东青岛 266071)   

[摘要目的  观察综合干预护理中断事件对门诊护理安全管理的影响。方法  采用调查问卷对门诊18名护理人员进行分析,时间在20222月~20232月,期间实施综合干预护理中断事件相关措施,比较干预前后中断事件发生情况、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同时分别于干预前后随机各抽取20例门诊患者,统计门诊护理满意度。结果  综合干预护理中断事件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20.69%低于干预前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46.55%P0.05);综合干预护理中断事件后,门诊护理满意度90.00%高于干预前护理满意度60.00%P0.05)。结论  综合干预护理中断事件可降低门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升门诊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综合干预;护理中断事件;门诊护理;安全管理;护理风险事件

护理工作为一个动态、连续过程,近年来,医疗高新技术迅速发展,护理工作风险和难度随之上升[1]。相关研究表明,当护理人员实施护理操作过程中,受外来因素影响,致护理中断时,极易引发输液问题、用药错误等一系列护理风险事件,影响患者正常就医,造成医院形象损伤[2-3]。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护理中断事件发生至关重要。本研究观察综合干预护理中断事件对门诊护理安全管理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调查问卷对门诊18名护理人员进行分析,时间在2022年2月~2023年2月,18名护理人员中男性2名,女性16名,年龄22~32岁,平均年龄(26.94±1.26)岁;学历:大专8名,本科10名;职称:护士10名,护师5名,主管护师3名。分别于干预前后随机各抽取20例门诊患者,发放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2组护理人员及患者基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且研究符合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标准。

1.2  方法  统一向护理人员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护士基本资料、护理中断事件发生原因、地点、次数及诱发因素等,护理人员如实填写完成后收回,对问卷进行分析、总结。分析发现,护理中断事件原因主要包括护理人员工作态度不够严谨、患者多、护士短缺、交接班不严格、排班制度缺乏合理性等。

综合干预方法:(1)加强护理人员素质培养,禁止护士执行操作期间携带手机或接待朋友。完善科室各项规章制度,定期开展培训活动,提升护理人员专业素养及自律性。(2)加强交接班时段管理,交接班时,采用标准化流程,确保信息传递准确性;细化个人责任,完善“一操作,一签名”制度,便于后续质控追踪。(3)加强护理管理,依据门诊患者数量弹性排班,适当增加科室护理人员比例,科学合理的进行排班,避免出现超负荷、长时间工作,造成护理人员过度劳累。(4)优化门诊护理流程,建立、完善护理流程图,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纳入绩效。掌握护理人员工作薄弱环节,着重加强培训此方面,提升护士风险应对能力。(5)根据疾病类型及患者来源,划分护理操作风险等级,如红色警示牌代表高风险操作,在护理人员佩戴时应叮嘱同事或家属避免打扰。

1.3  观察指标  (1)比较干预前后中断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包括医嘱问题、输液问题、用药错误、辅助检查、标本采集等。(2)于干预前后随机各抽取20例门诊患者,采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评估2组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95分),满意(76~94分),一般(55~75分),不满意(<55分),统计各分段人数,该量表信效度良好。护理工作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22.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  比较干预前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  综合干预护理中断事件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20.69%低于干预前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46.55%(P<0.05),详见表1。

表1  比较干预前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n(%)]

时间

护理中断事件

医嘱问题

输液问题

用药错误

辅助检查

标本采集

护理风险事件

干预前

58

7

5

5

4

6

27(46.55)

干预后

29

2

1

1

1

1

6(20.69)

χ2

5.492

P

0.019

2.2  比较2组门诊护理满意度  综合干预护理中断事件后门诊护理满意度90.00%高于干预前护理满意度60.00%(P<0.05),详见表2。

表2  比较2组护理满意度[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护理满意度

干预前

20

6(30.00)

6(30.00)

5(25.00)

3(15.00)

12(60.00)

干预后

20

10(50.00)

8(40.00)

1(5.00)

1(5.00)

18(90.00)

χ2

4.800

P

0.028

讨论

门诊护理工作具有复杂性强、灵活度高等特点,研究发现,门诊护理风险事件多由护理中断事件引发,进而造成一系列不良影响,引发护患矛盾等,因此,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降低护理中断事件发生率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4-5]

本研究在实施综合干预前,分析总结护理中断事件诱因、发生环境、时间等细节,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如完善科室规章制度,实施明确的奖惩机制,加强交接班管理等,有效完善护理流程,提升护理人员职业素养,减少护理中断事件发生,进一步提升护理工作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综合干预护理中断事件后,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门诊护理满意度显著上升(P<0.05),提示综合干预护理中断事件可减少门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提升护理满意度。分析原因在于,综合干预措施的实施,将护理制度进一步优化,护理责任进一步细化,有效保证护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从而避免用药错误、医嘱问题等不良风险事件发生,提升护理质量,营造良好和谐护患关系。该结果与谢建飞,丁四清[6]等研究结果相似。

综上可知,综合干预护理中断事件可降低门诊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进一步提升门诊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刘坤猛.门诊护理管理中运用风险管理对预防纠纷和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效果观察[J].饮食保健,2021,12(004):101-102.

[2]  吴钰琦,姚金兰,徐玲芬,等.护理中断事件研究现状及管理策略的进展[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2,16(019):11-13.

[3]  朱宏恩,葛玲玲.结合急诊抢救室突发性护理中断事件诱因提出优化方案[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3,10(003):133-134.

[4]  刘娜,路雪芹,张天翰,等.临床护士给药过程护理中断事件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21(010):105-106.

[5]  王辉,续梅莹.基于智慧病房护理管理系统的多角度干预在护理中断事件观察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1,27(011):124-125.

[6]  谢建飞,丁四清,钟竹青,等.综合干预护理中断事件对护理安全管理的影响[J].护理研究,2020,28(10):1167-1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