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民建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8
/ 2

工民建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研究

李伟宪

聊城兴德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现如今,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施工已经逐渐变成目前我们国家十分重视的对象之一。如今越来越多的建筑施工开始应用混凝土结构,其在整个建筑领域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于建筑工程而言,结构裂缝是最为普遍的一种质量问题。相关工作人员理应从其具体产生的角度进行思考,并采取合理措施进行处理。

关键词:工民建;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  

引言

工民建是民用与工业建筑相互融合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建筑工程形式,混凝土结构和其他材料相比较,在可塑性、化学性能等诸多方面占据优势,是工民建施工期间的常用材料类型之一,取得了较好的施工效果。但混凝土结构建设与运营期间,出现裂缝问题在所难免,不仅会降低工程美观性,也会给人们带来不安全感,一些较为严重裂缝会损伤结构强度与耐久性,不利于工民建正常使用。加强工民建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的防控,是诸多施工单位实践中积极探究的课题之一。

1工民建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原因

1.1设计上的不合理

我国的工民建工程中,在设计阶段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地方,这是由于建筑设计者在设计之初并没有严格按照我国建筑设计的规范指标进行设计,导致了建筑的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宽度设计把控不精准,在工程建造中,就导致了混凝土结构的裂缝。也正是设计人员的疏忽,导致了工民建工程中的配筋、配筋率出现不合理,导致了建筑构件不能长期有效承重,造成了混凝土结构的裂缝产生。

1.2原材料方面的问题

混凝土所出现的结构裂缝原因当中原材料原因是最常见的。通常而言很容易出现以下几项问题,首先是水泥的质量和品种无法达到设计施工要求。一些水泥在出厂前没有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和鉴定,造成这些材料的质量无法达到要求。比如说,水泥出现结块、受潮、质量较差。施工方在对水泥进行采购时,没有重视相关问题,导致了遗留的质量问题出现。其次是混凝土添加剂的质量会达到要求,主要是混凝土添加剂当中使用的砂、石等材料无法达到实际的规定标准,包含有一些有害元素和物质,这样会造成混凝土产生收缩增加等情况。第三,骨料的粒径过细,这时需要使用的灰量和水量都会加大,因为在施工时过量用水导致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第四是施工时钢筋混凝土当中的钢筋材料在物理性能方面无法达到标准,会让使用的质量和强度降低,冲击整个工程的整体质量。

1.3温度的影响

混凝土极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在热胀冷缩的作用原理下,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形,进而导致裂缝。温度引起的混凝土裂缝从物理性质上来说归结为自然因素。施工中,混凝土自身水化热原理及自然气侯温度的上升或者下降会导致混凝土发生膨胀或者收缩,受内外作用力的影响,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变形,当混凝土内外温度差相差较大时,会导致温度裂缝出现。

1.4施工养护问题

目前的建筑大多数为高层建筑,一般采用泵送混凝土来进行高层建筑施工建设,在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同时,也带来由于工期缩短,无法进行及时养护,混凝土由于赶工期导致养护时间不足,最终影响到了混凝土的强度问题,就容易产生结构性裂缝,对于建筑的质量安全造成影响。

2工民建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措施

2.1完善混凝土结构的设计

在设计混凝土过程中,应尽量减少或规避结构断面形成突变现象而引起应力集中的情况。若发现混凝土结构或造型欠缺合理性,应及时实施补救或加强措施予以处理。混凝土收缩是引起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原因之一。鉴于以上情况,可以把适量膨胀剂掺合到混凝土中,以实现对混凝土收缩情况的有效代偿,其有益于降低结构裂缝发生的风险。在具体设计中,若发现工民建高度>45m,则建议在混凝土结构中间位置规划后浇带,并把数量适宜的加强钢筋安置于后浇带两端,其目的是减少温度变化及应力不均对混凝土结构完整性形成的影响,降低结构裂缝发生的概率。在选择混凝土原材料时,建议选用级配较好的砂、石等,并确保其含泥量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在选择凝土强度等级及水泥品种、级别时,应充分结合混凝土结构的现实要求及其所在环境条件,最好不选用高强度水泥材料。为最大限度的优化工民建施工设计工作质量,要求有关人员一定要确立质控意识,真正认识到预防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必要性,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身技能水平,探析诱发结构裂缝的主要因素,在设计环节实施有效的防控措施,完善工程设计效果。

2.2加强原材料的控制

在工民建建筑施工时,需要尽量使用低收缩性和低热量的水泥,主要是用于对混凝土内部温度进行调节。在选用原材料是需要依照实际要求当中水泥的水化热来对水泥的材料进行选择和判断,另外其他原材料在选择和控制时也需要注意该问题,比如说在水的选择时,需要选择一些自来水或者无污染的地下水,需要注意水分当中的有害离子数量不能超标。另外在选择石子时,还需要注意对石子颗粒的形状进行控制,由于石子的颗粒形状会对混凝土和易性产生影响,所以务必要进行石子的实验检测。测量过程中,主要指标是石子在打碎后是否在混凝土当中还有强度,在确保石子质量的条件下更好的控制混凝土的强度,尽量选择一些间隙范围适中的原材料。

2.3合理控制混凝土温度

在混凝土施工时,需要合理控制施工的温度,根据裂缝的类型分析了解到,裂缝的产生和水化热有关,由于水化热降温,引起了拉应力,导致裂缝产生。针对这类问题,需要尽量降低混凝土入模的温度,来有效控制混凝土在浇筑和出机时的温度。影响混凝土出机的原因,主要是石子、沙子的影响,通过预冷骨料和遮阳防晒来进行有效降温,在运输时及时保温防晒,以此来有效降低温度带来的影响,控制好混凝土的质量。

2.4加强混凝土结构的养护

混凝土养护不到位也是导致结构裂缝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需要在操作的过程中,积极落实混凝土养护,避免硬化时出现明显的收缩,保证混凝土的结构强度,尤其是在夏天温度较高时,需要重视加强混凝土的养护管理,这不单单为了对收缩裂缝进行控制还可以减少温度裂缝的产生,另外还需要掌握后浇带处理和施工缝隙处理的方法,这也是避免结构裂缝出现的一个重要因素,需要整体化的对施工缝隙当中滞留的杂物进行清理,重视混凝土的早期养护,让养护的时间延长。在湿度低、气温高或者在大风的情况下做好供水养护的处理,提高养护的质量。

结语

混凝土裂缝是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常见质量问题之一,在工民建施工期间是难以完全规避的,其会对工程整体建设质量形成严重影响。通过对引起裂缝的原因进行分析后发现,很多因素是可以规避的,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在施工中确立质控意识,不断提升业务水平,严格遵照相关规范标准,加强工程设计、施工质量及养护环节的质量管理,以将混凝土结构裂缝发生率降至最低水平,从根本上保证工民建施工质量,协助施工单位获得预期效益。

参考文献

[1]高世明.工民建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0):180.

[2]王丽影.工民建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5):180.

[3]李子友.工民建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及其控制措施[J].居舍,2019,41(27):14-17.

[4]卢淦梁.工民建混凝土结构裂缝控制研究[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