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治疗心脑血管病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9
/ 2

阿司匹林治疗心脑血管病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陈静

高青县第二人民医院医院 256300

【摘要】目的:分析阿司匹林治疗心脑血管病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6月-2023年2月)治疗的心脑血管病病人76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研究组,每组38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研究组添加阿司匹林治疗,比较其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和对照组相比较高(P <0.05);不良事件出现率和对照组相比较低(P <0.05);不良反应出现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 >0.05)。结论:阿司匹林治疗心脑血管病病人的临床疗效显著,能让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且有较高的安全性,因此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脑血管病;阿司匹林;临床疗效

心脑血管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如果患者没有及时进行规范治疗,容易加重病情,增加急性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出现率,严重时会有死亡风险。临床对心脑血管病多采取药物治疗,以改善患者的病情,延缓疾病的进展。其中,阿司匹林可对血栓形成进行改善,对心脑血管二级的出现有一定预防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在临床的应用较多[1]。基于此,本研究将其应用到心脑血管病病人中,对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是76例心脑血管病病人,研究从2022年6月开始,到2023年2月结束。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8例。研究组中男26例,女12例;年龄范围在42-83岁,年龄均值为(65.12±4.23)岁。对照组男28例,女10例;最小年龄45岁,最大年龄85岁,年龄均值为(66.07±4.31)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明显,P >0.05。

纳入标准:(1)患者均诊断为心脑血管病;(2)认知和沟通能力正常。

排除标准:(1)严重心功能不全者;(2)存在血液系统疾病者;(3)有服用其他抗血小板药物者。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即结合患者的病情使用他汀类药物或质子泵抑制剂进行治疗,连续治疗三个月时间。

研究组添加阿司匹林治疗,由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 J20130078 ;一天口服 一次,1次1片,连续治疗三个月时间[2]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判定标准为:患者的症状表现基本消除,血压等指标正常恢复为显效;患者的症状表现有所减轻,血压等指标有所改善为好转;都不满足为无效。(2)不良反应状况:包含头晕、腹痛、出血等几项[3]。(3)不良事件出现率:包含血栓出现率和死亡率。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应用SPSS22.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2.1 2组临床疗效对比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37%)和对照组(76.32%)相比较高,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2组临床疗效对比[n(%)]

组别

显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

研究组
(n=38)

27(71.05)

10(26.32)

1(2.63)

37(97.37)

对照组
(n=38)

18(47.37)

11(28.95)

9(23.68)

29(76.32)

χ2

-

-

-

7.370

P

-

-

-

0.007

2.2 2组不良反应状况对比

研究组头晕、腹痛、出血等不良反应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不大,P >0.05。详见表2。

表2:2组不良反应状况对比[n(%)]

组别

头晕

腹痛

出血

研究组
(n=38)

0(0.00)

2(5.26)

2(5.26)

对照组
(n=38)

3(7.89)

4(10.53)

5(13.16)

χ2

3.123

0.724

1.416

P

0.077

0.395

0.234

2.3 2组不良事件出现率对比

研究组不良事件出现率和对照组相比较低,差异P<0.05。详见表3。

表3:2组不良事件出现率对比[n(%)]

组别

血栓出现率

死亡率

研究组
(n=38)

2(5.26)

0(26.32)

对照组
(n=38)

8(21.05)

4(10.53)

χ2

4.145

4.222

P

0.042

0.040

3讨 论

心脑血管疾病有较高的发病率,尤其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人群更容易出现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如果没有进行及时有效治疗,会损害身心健康,轻者导致生活无法自理,严重者会威胁生命安全[4]。所以,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属于临床比较重视的一个课题。心脑血管疾病包含两类,即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病变系统不同,其症状表现也有一定差异。其中,心血管疾病中比较多见的疾病类型有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病、心力衰竭等,患者会有胸闷、心悸、心慌气短、胸痛等胸部不适表现。随着疾病的发展,会加重临床症状,如表现为端坐呼吸、水肿、咳嗽、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浑身虚弱、腹痛、恶心等。而脑血管疾病中比较多见的疾病类型有脑卒中、脑出血、脑动脉炎等。患者会有

头晕、头痛、肢体麻木,肢体障碍,意识不清、记忆力下降,视物模糊等表现,部分患者会出现小便失禁和意识障碍等,严重者会出现失语、偏瘫、吞咽困难等。

临床将心脑血管病大致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心脑血管病两大类。其中,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目的在于止血、降低颅内压,对脑疝的形成进行积极预防。症状较轻时可采取药物治疗,病情较重的出血患者,由于出血量较多,一般会采取外科手术进行治疗,以稳定患者的体征,降低并发症的出现。而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多采取药物治疗,其治疗原则在于调节血脂,稳定血压,抑制抗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的形成。阿司匹林药物,他汀类调脂药物、氯吡格雷抗凝药物等属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常用治疗药物。本研究中,对于治疗有效率,研究组较高(P <0.05);两组不良事件出现率比较,研究组较低(P <0.05)。不良反应出现率的差异不大(P >0.05),提示了阿司匹林能提高心脑血管病病人的疾病控制效果,且安全性高,患者的接受度更高。通过积极治疗,最终减轻了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了血栓出现率和死亡率,最大限度保障了患者的健康。分析原因在于:阿司匹林主要作用于环氧化酶-1(COX-1)和环氧化酶-2(COX-2),对其活性进行抑制。其中COX-1属于基础性酶,可参与血小板聚集素的合成,阿司匹林通过对其活性的抑制,可阻挡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栓形成率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5]。此外,COX-2可参与炎症反应和疼痛的产生,通过对其活性的抑制,能减轻机体炎症水平,继而能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有研究发现,小剂量阿司匹林可抵抗血小板凝集,对患者的血液循环状况进行改善,让血管垃圾得到清除,对冠心病、脑梗死等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意义重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6]。巢时敏[7]通过对高龄心脑血管病病人200例进行分组研究,结果发现阿司匹林组的治疗总有效和常规治疗组相比较高;血栓发生率和联合终点发生率低于常规治疗组,得出的结论为阿司匹林的应用价值较高,同本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需要注意的是,长时间大量使用阿司匹林也会导致患者的胃肠道出血可胃溃疡风险增加,这可能会患者的消化道防御能力降低、肝肾代谢能力减退、自身耐受性不足等多种因素有关。所以患者一定要严格遵照医嘱服用阿司匹林药物,不可擅自增减药物剂量或停药,必要时可使用胃黏膜保护剂进行对症治疗[8]

综上所述,心脑血管病病人患者采取阿司匹林治疗可取得显著疗效,在提升治疗有效率的同时,能降低不良反应率和不良事件出现率,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奇,刘洋,姬劲锐,等. 西洛他唑联合氯吡格雷及阿司匹林对AMI病人PCI术后出血事件、凝血功能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2,20(7):1279-1283.

[2] 赵珊,李航,邱峰,等. 预防使用阿司匹林对老年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出血量及出血进展的影响[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22,24(6):630-633.

[3] 赵文娟,左泳泳. 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绝经期冠心病患者疗效及对骨生化和代谢影响分析[J]. 贵州医药,2023,47(3):389-390.

[4] 张晓红,马涛,陈慧. 服用阿司匹林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心脑血管病患者临床分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14):83,86.

[5] 张海洋. 服用阿司匹林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心脑血管病患者临床分析[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20,20(87):191-192.

[6] 李成. 服用阿司匹林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心脑血管病患者临床分析[J]. 糖尿病天地,2020,17(6):62-63.

[7] 巢时敏. 阿司匹林治疗高龄心脑血管病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 云南医药,2020,41(6):606-607.

[8]曾保玉. 阿司匹林治疗心脑血管病病人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 中国保健食品,2022(9):18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