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配中心护理管理中护理标识结合改良预警评分系统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9
/ 2

静配中心护理管理中护理标识结合改良预警评分系统的作用

银海旭

重庆市梁平区人民医院  重庆梁平  405299

摘要:目的:分析静配中心护理管理中护理标识结合改良预警评分系统的作用。2022年8月-2023年8月,在我科静配中心工作的护士共计300名,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标识管理,实验组在传统护理标识基础上结合了改良预警评分系统,对比两组的护理差错事故。结果:实验组护理人员的配药错误发生率为1.67%、核对错误发生率为2.67%、用药错误的发生率为0.67%,对照组护理人员的配药错误发生率为5.00%、核对错误发生率为6.67%、用药错误的发生率为3.33%,实验组错误的发生率显著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践证明,护理标识结合改良预警评分系统能够提高静配中心工作效率和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关键词:静配中心;护理管理;护理标识;改良预警评分系统

静配中心的工作流程是在护理人员严格按照《静脉药物集中配置质量管理规范》要求的操作流程下进行,工作内容包括:接单、配药、核对、发放及回收药物[1]。因为静配中心工作性质的特殊性,药品品种多,剂量小,药物性质特殊,配药过程中的错误可导致药物使用不当,从而产生不良后果。因此,为了保证静配中心的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规范药品的配制流程及操作程序,提高静配中心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在静配中心工作中采用了护理标识结合改良预警评分系统(以下简称护理标识结合改良预警评分系统)作为静配中心护理管理工具。本研究对我院2022年8月-2023年8月静配中心采用护理标识结合改良预警评分系统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2年8月-2023年8月,在我科静配中心工作的护士共计300名,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0名。其中对照组男44名,女106名,年龄在25-45岁之间,平均年龄(36.7±2.6)岁。实验组男30名,女120名,年龄在25-45岁之间,平均年龄(36.4±2.8)岁。两组在年龄、性别、学历等一般资料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标识管理:使用方式有:①将患者的姓名、床号、床号等信息制成护理标识,放置在患者入院后或治疗期间醒目的位置,并定期检查和更新。②在各治疗室和输液室设置护理标识,并定期检查和更新。

实验组在传统护理标识基础上结合改良预警评分系统:具体措施:①在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期间,护士应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尤其是危重患者,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上报护士长。②为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可将护理标识和改良预警评分系统结合使用。护理人员在患者治疗期间,要注意观察其病情变化,如果有异常情况发生,要及时上报护士长,并在护士长的指导下对其进行相应处理。③在治疗和护理期间,护士应及时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根据护理标识及改良预警评分系统对其进行评价。如果发现患者有异常情况发生,要及时上报护士长,并在护士长的指导下对患者进行相应处理。④对于护理标识及改良预警评分系统出现的问题,护士应及时在护士长的指导下进行整改,并根据护理标识及改良预警评分系统的反馈信息对患者进行相应处理。⑤对护理标识及改良预警评分系统的使用情况进行评价,如护理标识及改良预警评分系统未在患者治疗期间出现异常情况,护士应对其进行相应处理,并在护士长的指导下对其进行整改,直至患者病情恢复正常。

1.3观察指标

护士工作效率评定标准:在每月对静配中心进行工作效率调查,根据每月护士工作量为依据,对比分析采用护理标识结合改良预警评分系统前后护士工作效率、工作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的差异。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取SPSS23.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表示,χ2检验差异情况;计量资料以()表示,t检验差异情况,P<0.05时有差异。

2.结果

实验组护理人员的配药错误发生率为1.67%、核对错误发生率为2.67%、用药错误的发生率为0.67%,对照组护理人员的配药错误发生率为5.00%、核对错误发生率为6.67%、用药错误的发生率为3.33%,实验组错误的发生率显著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 讨论

改良预警评分系统是通过对护士的配药流程和执行医嘱的时间进行评分,以显示患者输液是否及时,操作是否准确,并结合相应的评分标准和工作效率评价护士的工作能力[2]。改良预警评分系统可以根据不同时间段的评分情况来提示护士合理安排配药时间,同时也可通过评分情况了解护士工作效率,提高护理质量。护理标识结合改良预警评分系统在静配中心使用后,由护理部组织各科室护士长及护理骨干进行培训。通过培训,护理人员的配药技能和配药质量有了明显提高,配药速度得到了很大改善,同时也培养了护士的主动思考能力。有效提高了静配中心的工作效率和质量

[3]

本研究中,实验组护理人员的配药错误发生率为1.67%、核对错误发生率为2.67%、用药错误的发生率为0.67%,对照组护理人员的配药错误发生率为5.00%、核对错误发生率为6.67%、用药错误的发生率为3.33%,实验组错误的发生率显著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张菊[4]等人的研究结果相吻合。

综上所述,在静配中心工作中,使用护理标识结合改良预警评分系统进行护理管理,能够保证药品的安全,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冯玉丽,廖小兰,李金慧.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应用于院前急救评估的效果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22,38(31):113-115.

[2]李海英,蔡懿.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对产科危重症患者的预测能力及护理风险管理方案的构建与应用[J].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22,17(10):1373-1375+1388.

[3]周笛,郭宜娜,王新新.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用于急诊颅脑外伤患者转运后的预后价值[J].黑龙江医药科学,2022,45(05):75-76+78.

[4]张菊,蒋燕,江娟等.改良预警评分联合护理标识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理管理中的研究[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21,38(S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