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作业布置模式,落实“双减”主体责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9
/ 2

创新作业布置模式,落实“双减”主体责任

康淘

翠屏区李端初中

双减政策的落地和推广实施带动了基础教育的教学模式变革,其中作业布置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双减的效果。作为农村初中学校的教学管理者,不得不与所有老师直面这个话题。传统教学中作业布置存在方式、理念等问题,表现突出的题海战术导致作业布置无法启迪学生认知水平,反而使得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双减背景下的作业布置更应体现教师的教学智慧,采用多元化的设计和多样化的管理模式,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

双减要求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和辅导负担,让教育回归到学校,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公平的教育。基于此背景,落实好双减,学校和老师责无旁贷,在量上要减少,在质上要增加,才能确保减负不减质。初中学生每天的作业完成时间不得超过90分钟,以初三为例,假设平均到7各学科,每科不足13分钟。如此短的时间要实现减负提质,不向作业要质量、不向作业布置模式的创新上下功夫无疑是不能达成目标的。作为学校教学管理者,要落实好双减的目标任务,就必须向前述两方面创新实践。以下是笔者经过和全校师生的探索与实践,对作业布置模式的经验总结:

作业布置主体多元化

就作业布置主体而言,要打破传统的教师主体地位,因为学生才是作业的主人。在作业布置主体方面,我们探索实施了以下形式:

作业超市自选作业。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以“★”号的数量代表作业的难易度,一般设置三类难度,每类题型以5道左右为宜,组合起来大致就15道左右,组成作业超市,每个学生自选做5-8道题。作业完成要求分层进行,根据学生的该科知识水平自选,其中优等生可不选“★”题,后进生可不选“★★★”题,这样也达成了因材施教。

学生之间相互布置作业。如在复习课之后,教师要求学生根据复习内容,结合考点自制作业,命题完成后在组内选择与自己水平相当的同学完成,并进行相互批改和讲解。这种布置形式要求教师要进行充分的指导和辅导,确保作业难度适中、份量适宜。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拟定项目式作业。在复习《我们周围的空气》一章时,我分别安排三个组的复习任务为:1、空气的组成;2、氧气的性质;3、氧气的制取。要求结合复习目标进行讨论,完成思维导图、小组合作、课堂展示。这样,学生接到的是一个较大的项目作业,便于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从而达到减负提质的目的。

作业设计形式多样化

情境化作业。为进一步深化我校自学-合作-训练的小组合作学习改革,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追求让学生展示更精彩。英语组在不断实践中摸索出了情境化教学模式,现已申报为区级课题。其操作办法为:学生通过老师课前的指导,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设计编排相关情景,由学生在课前自导自练,在课堂展示中用情景剧的方式进行大量的语言实践训练,把本堂课的目标任务贯穿在情景表演之中。由于参与的学生要自己主动去设计展示情景,并不断演练,三维目标、学科素养在此过程中自然而然得以内化。通过一年多的探索,英语组参与研究情境化展示的老师教学成绩显著提高,这一方法逐渐推广至化学、历史、语文等学科。

游戏化作业。不少教师因为学生沉溺于游戏而发愁,其实不妨分析一下学生为什么喜爱游戏。教师可以借鉴游戏的感悟成功”“参与体验等特点,重新设计学习方式和作业样态,推出学生感兴趣的各种游戏化作业。

数据化作业。由于我校每个年级均开设了2-3个智慧平板班,我们要求每位任课教师每周必须利用智慧教育平台布置1-3次不等的基于大数据分析的作业。学校依托优学派智慧课堂平台作业中心,从智能题库中进行选题、组卷、布置在线作业。智能题库学生在线完成后提交,系统自动批改后形成作业数据分析,再反馈给每一个学生。教师也可根据自己学生的能力层次水平进行自制作业或试卷,匹配对应答题卡,实现师生互动。此外,线上作业和考试还具备自动批改、生成个体错题本、形成分析报告、错题重做、同类题推送等功能。需要强调的是,学生的线上作业不能完全替代线下作业,二者有机融合才是作业建设的正确选择。

操作化作业。教师布置的作业未必一定是书面作业,也可以是小制作、实践活动等。在教学指示剂时,我们化学组拟定了这样的作业:学生回家采摘豌豆花和紫罗兰花瓣,捣碎后放入到白酒中浸泡30分钟,然后将汁液分别滴入到厨房清洁剂、厕所清洁剂、食醋和食盐水中,记录现象并判断这几种家里常见物质的酸碱性,将过程拍录成视频,第二天汇报。第二天教师将完成优秀的学生视频在课堂播放,这样学生既不感到乏味,也能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

作业完成时间自主化

课上完成。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平均分到每科的课后作业时间不到15分钟,如果按照传统的作业模式,根本不能完成。结合我校实施的是自学-合作-训练的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学校要求教师在每堂课最后安排5-10分钟的当堂训练,以检测本堂课双基

目标的达成度。做到精讲精练,当堂反馈。

课余完成。根据双减政策,初中生每天可安排90分钟以内的书面作业,有的知识巩固作业和预习作业,可适当安排在课后进行,学校《学生课后作业管理办法》,从而确保在作业量适中,不超出政策规定的范围。

作业质量监督阳光化

学生互相监督。老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只起到主导作用,学生才是主体,教师不可能24小时监控学生,只有学生监督学生才是最好的监督。一方面,对于学生的预习作业,采用课前小组长互查的形式展开,检查中可以对具体内容进行问询;另一方面,在采用情境化展示的课堂,学生上台表演,作业质量直接关系到表演的精彩度,在教师和学生众目睽睽之下,自然达到了无需监督的监督作用。

家长监督。在自媒体发达的当下,教师完全可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将学生的学习过程视频拍摄后上传。班级或老师组建好家长微信或QQ群,让学生的朗诵、背诵等视频影音由家长上传,这样的作业质量还得不到保障吗?

作业建设系统化

设计一体化。将作业与教学进行一体化设计,紧紧围绕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让作业与教学紧密结合,学校分科安排专人检查验收,确保不出现超范围作业。围绕一个教学内容,将课前、课中、课后作业的内在逻辑进行充分考虑,达成针对一个知识点的课堂教学各阶段作业的目标任务。在处理单个知识点、单元和教材知识时,要对每天的作业布置要与单元作业、周末作业、假期作业进行统筹安排,遵循循序渐进原则,精心设计作业内容,注重从知识本位向能力素养本位的转变。

评估发展化。作业以学生现有知识和能力为基础,针对学生作业完成质量进行等级评定,突出发展性,记录学生学习情况和知识能力水平的发展历程。教师要善于运用基于大数据的智能作业平台,及时从学生作业分析中发现学生的成长和进步点滴,充分运用作业激励学生学习内动力,实现对学生学习发展性评估。

作业评价方式激励化

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推动班级管理工作,学校拟定并实施了《李端初中积分兑换管理方案》。将学生作业完成的质量分为ABC三个等级,分别对应积321分,作为其中一项考核指标计入学生的积分账户,学生积分后根据所得积分券兑换相应的奖励物品,每学期兑换两次(第一次在半期考试后,第二是在期末考试前一周)。

双减政策的落地为作业建设打开了全新思路,我们必须对作业进行重新定义,发挥好作业的育人功效。教师要充分认识并牢牢把握作业在教学评价之间的连接性功能,不断提升在作业建设方面的专业能力。需要指出的是,作业建设不能过分强调求新”“求异。否则,极有可能重新走上偏题”“怪题的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