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患者提升康复效果锻炼小技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0
/ 2

重症患者提升康复效果锻炼小技巧

许彩霞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530022

重症患者病情危重,病情进展较快,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需及时治疗,迅速控制患者病情,减少患者并发症风险,改善患者治疗效果。重症患者治疗时间较长,多数患者出现了严重的身体机能减退问题,因此临床治疗后还要进行康复锻炼,帮助患者恢复身体机能,回归正常生活和工作。但是,很多人对于重症患者康复锻炼了解较少,因此有必要说一说重症患者的康复锻炼及相关小技巧。

1.什么是康复锻炼?

    康复训练是指身体出现器质性损伤或功能性损伤后,通过一系列训练活动,恢复或改善身体功能的一种训练方式。常规临床治疗后患者还存在身体机能下降,功能紊乱等情况,而规范的康复锻炼可以使患者获得真正的痊愈。康复训练可以帮助患者预防和改善肌肉萎缩状态,提升肌肉力量,并可帮助患者改善心肺功能,为患者回归正常生活和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适当的康复训练可以增强关节稳定性,改善伤部组织的代谢情况,提升身体机能,改善血液循环状态,有助于促进患者创伤修复,进而提高康复效果。

2.重症患者为什么要进行康复锻炼?

2.1改善身体仅能与并发症

重症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多数患者需要卧床治疗,且部分患者需要多个疗程治疗,卧床时间相对较长,身体机能出现了严重减退情况。重症患者通过康复锻炼可以改善肌肉萎缩及挛缩状态,提高身体运动能力,改善身体机能。以脑卒中患者为例,发病后可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损害,导致患者出现偏瘫、失语、吞咽功能障碍等多方面并发症,常规治疗措施对于该类并发症改善能力有限,因此需要通过针对性的康复锻炼措施,帮助患者改善肢体运动能力缓解肢体僵硬等症状,同时还可配合吞咽功能训练、语言训练等康复锻炼措施,全方面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损害。

2.2纠正患者机体紊乱状态

重症患者发病后可导致身体代谢与营养状态发生改变,适度的康复锻炼,可帮助患者提升代谢能力,改善患者营养状态,有助于患者受损脏器及组织功能恢复正常状态。重症疾病颗累积患者多脏器及系统,容易出现多方面的身体机能紊乱,例如胃肠道功能紊乱、神经衰弱、内分泌紊乱等,康复锻炼过程中,可以针对性的改善患者身体机能,有助于纠正各种紊乱状态。

2.3早期康复意义大

目前,早期康复锻炼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该模式应用于重症患者早期治疗,真有效预防功能减退及紊乱,提升治疗效果,同时也减少了预后康复锻炼时间。此外,疾病康复时间延长也增加了患者身体造成损伤风险,因此需尽早采取有效的康复锻炼措施,加速患者机体康复进程,帮助患者改善身体状态。

3.康复锻炼小技巧
3.1全面训练
    康复锻炼是在康复计划支持下完成的科学训练模式,必须进行全面的诊断和评估,在医生指导下,为患者建立完善且全面的康复锻炼计划。错误的康复锻炼方式不仅无法达到康复效果,而且可能对患者机体造成损伤。因此,作为重症患者,应严格在医嘱要求下完成康复锻炼。不完整或间断的康复锻炼,也很难达到有效的康复效果,因此需要患者在康复计划指导下坚持完成各项康复措施,在医生指导下完成各种动作及训练,逐渐完成各项功能训练,既保护机体,又可提升康复效果。
3.2灵活调整
    康复锻炼是一个动态行进的过程,不同年龄、不同病情、不同身体机能的患者,康复进展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康复过程中各项身体机能的改善情况也不尽相同。为此,需要医师进行定期的灵活评估,根据患者的个体性变化,及时调整康复措施,根据患者进展情况调整康复措施。例如,在实际康复过程中,个体运动量,肌肉与关节功能的变化也较为显著,当患者肌肉力量提升到一个等级后,就需要加大运动量,练习新的动作和技能,若迟迟不能改进,则会影响患者的康复进度。
3.3循序渐进
    康复训练要循序渐进,在不加重患者损伤的情况下,逐渐开始各项康复锻炼。重症外伤患者,局部肌肉锻炼时间要趁早,在不影响创建愈合的基础上,适当开展局部或全身的功能训练,从少量运动开始,逐步过渡到大运动量,避免患者长时间停止运动,导致肌肉萎缩,血液循环减慢,影响患者伤部康复效果。重症患者运动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医嘱的要求控制康复锻炼的幅度、频率、持续时间和负荷量,不可随意增加运动量,尤其是损伤初期,局部组织损伤、充血较为严重,应严格控制运动量,避免加重局部组织损伤,形成陈旧性损伤。重症疾病患者的恢复期,局部损伤或身体机能逐渐恢复,此时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增加康复锻炼的运动量,并增加康复锻炼动作类型和持续时间,有效提升患者的康复进程。

3.4保持良好的心态

重症患者经历了疾病及治疗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各样的应激反应,如焦虑、烦躁、悲观厌世等,严重影响了患者治疗依从性,对患者康复较为不利。因此,在康复锻炼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全面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实施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改善焦虑抑郁的负性情绪反应,重新树立康复的信心。在锻炼过程中,避免言语刺激患者,减少患者情绪波动。帮助患者学习自我调节情绪,例如康复锻炼后,采用深呼吸后放松模式疏解心理压力,通过冥想训练等改善自身情绪反应等。

作为家属应充分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认识到重症患者康复锻炼的重要意义,重视患者身心康复,积极配合完成康复锻炼。在康复锻炼过程中,医生及家属积极给予患者情感支持,不断鼓励患者坚持完成康复锻炼,同时表扬肯定患者获得的康复成果,增强患者的自豪感和治疗信心。
    总之,重症患者的康复锻炼是个体化、不间断且循序渐进的过程,应及时开展康复锻炼,并坚持完成各项锻炼,进而获得更好的康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