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戏":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有效途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0
/ 2

寓教于"戏":幼儿心理健康发展有效途径

赵莉丽  张愉琴

四川天府新区籍田幼儿园  610222

摘要:

与身体健康相比,心理健康同等重要。幼儿园是幼儿成长的摇篮,教师要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不仅让幼儿拥有健康的身体,还要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游戏作为幼儿园教学活动的重要方式,它能够让幼儿更积极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游戏化教学活动,不仅可以让幼儿体验到游戏的快乐,还能够锻炼幼儿的各种能力,进而促进幼儿形成健康的心理。

关键词:幼儿园;心理健康;寓教于戏;游戏化

引言

幼儿阶段是开展教育的启蒙阶段,也是十分关键的教育时期。教师除了要重视幼儿的身体健康,还要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让其心理良好发展,才会让幼儿茁壮成长。实际工作中,教师可以挖掘教育活动中的教育时机,展开心理健康教育,进一步满足幼儿的心理需要。接下来,笔者将从通过区域游戏,满足幼儿情感需求;借助游戏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设置运动游戏课堂,促进幼儿心理健康成长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希望能够对幼儿园更好地落实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借鉴。

一、通过区域游戏,满足幼儿情感需求

区域游戏为幼儿提供了与同伴互动的机会,能够促进幼儿之间的友谊、合作和沟通能力的发展。研究表明,幼儿参与区域游戏后,他们的合作能力、解决冲突的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这对于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是非常有益的。例如,当幼儿在区域游戏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并与其他幼儿进行互动时,他们学会了倾听和尊重他人的观点,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此外,区域游戏还为幼儿提供了表达情感的平台,帮助幼儿学会识别、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通过实践发现,幼儿参与区域游戏后,他们对自己的情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并能够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角色扮演作为区域游戏中的一种常用方式。幼儿通过在角色扮演中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模仿和表演,他们能够体验和表达各种情感,如喜悦、悲伤、愤怒等。比如,在幼儿园里,教师可以开展一次名为“家庭”的区域游戏活动。幼儿在游戏中扮演父母和孩子的角色,通过模仿和表演家庭生活的场景,学会了理解和表达情感,并体验到了家庭的温暖和情感支持。在游戏中,幼儿们积极参与角色扮演,分享他们的想法和感受。通过游戏的互动,幼儿们的情感认知、合作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二、借助游戏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游戏是幼儿十分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园开展教育活动重要方式。在开展各项游戏活动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开展文化方面的教育,还可以借助游戏活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幼儿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或转变思想认知,使游戏教育活动发挥更大的价值。实际工作中,教师要根据游戏活动内容,结合幼儿的表现对其加以心理引导,并鼓励其积极参与游戏实践,体验到成就感,会有效落实心理健康教育,并提高游戏教育的活动质量。

比如,在“老虎拔牙”的自主游戏中,教师在将幼儿分成小组后,幼儿在商讨扮演角色过程中发生了争执。一些幼儿想要扮演“老虎”,一些幼儿想要扮演“牙医”。意见不能统一,使自主游戏不能顺利进行下去。此时,教师就需要根据这一情况,分别调和幼儿的意见,并同步渗透分工合作、默契配合、互相谦让的心理教育,促进幼儿心理发展,从而使游戏活动良好开展。又如,在开展“两人三足”的游戏活动中,教师在讲解游戏规则后,一些幼儿并不遵守游戏规则,在教师还未下发“开始”口令后就提前参与到游戏中,或是并不准确绑住双腿,使游戏活动欠缺公平性。此时,教师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对幼儿展开心理教育,渗透规则意识,让其懂得要遵守游戏规则,并将教育延伸到实际生活中,引导幼儿认识到遵守规则、秩序是美德等良好思想。

三、设置运动游戏课堂,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运动是幼儿在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身体免疫力,培养幼儿良好的运动意识,同时在运动过程还能很好的锻炼幼儿的意志力,为幼儿未来的成长提供不同的能力。幼儿健康地成长,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发展,还关系到社会与国家的发展。所以,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极为重要,是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着重探究的内容。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设置运动游戏的课堂,为幼儿构建良好的运动环境,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

例如,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幼儿进行踢毽子、跳房子、寻宝等运动游戏的方式,同时赋予竞赛的规则与制度。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帮助幼儿进行正确的运动,让幼儿在运动中保障自身的健康成长。幼儿在进行踢毽子的竞赛中,有利于提高运动的积极性,构建竞赛的意识,形成良好的品质。教师在运动竞赛的游戏中,需要运用平等的语言方式,引导幼儿进行正确的竞技,构建幼儿公平、公正的运动精神,提高幼儿的精神品质和心理素质。在春季或夏季,教师还可以构建运动会,让幼儿进行不同的运用竞赛,以发展幼儿整体的运动能力,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

总而言之,通过游戏化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这种方式既能够帮助幼儿提高学习的效率,也能够帮助教师降低教学的难度,促进幼儿的良好发展。幼儿的成长与教师密切联系,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幼儿对事物的理解与认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结合幼儿的学习状态与心理状态对幼儿进行科学的教育,以构建幼儿良好的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 冯武仙.试析日常游戏对幼儿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J].亚太教育, 2020.DOI:10.12240/j.2095-9214.2020.02.148.

[2] 赵文雅.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沙盘游戏的运用与组织实践[J].好家长, 2017(16):1.

[3] 邹菲.魅力体育 健康心理——浅谈幼儿园体育游戏促进幼儿心理健康[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7(12):1.DOI:CNKI:SUN:KXDH.0.2017-12-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