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文化舞蹈创作的困境及突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0
/ 2

群众文化舞蹈创作的困境及突破

眉山市彭山区人民政府观音街道办事处,四川 眉山 620860

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为着力深化新时代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供了基本遵循,也为推进群众舞蹈助力社区文化建设明晰了方向。近年来,在全国各地群众文化机构的强劲推动下,群众舞蹈已经成为群众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作品紧扣时代特性,在保留地域特色的同时,内容和形式更多样化,逐渐完成了“去分化”与“舞台化”的进程,在助力社区文化建设方面成效显著。可以说,群众舞蹈不仅对强身健体、涵养素养、增强凝聚等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且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前社区群众舞蹈仍面临着人力资源不足、系统管理缺乏以及专业指导缺少等问题,如何找到更有利于当下社区群众舞蹈的发展路径,实现群众舞蹈和社区文化二者融合发展,有效提升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成为音乐舞蹈学和精神文明建设领域值得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

关键词:群众文化;舞蹈创作;困境;策略

引言

当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尽快解决这一矛盾,全国各地政府和有关部门越来越重视和鼓励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但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任何事物在发展过程中都需要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阶段,基层群众文化舞蹈也不例外,其中创新不足是当前群众舞蹈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1群众文化舞蹈创作的困境

1.1群众人员舞蹈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群众舞蹈团队成员复杂多样,那么大家的舞蹈水平便有高有低。舞蹈艺术受天赋影响较大,一些有一定的舞蹈天赋或者受过专业训练的群众,舞蹈水平较高,很容易掌握难度一般的舞蹈;但有的群众只是单纯热爱舞蹈而参加舞蹈团队,便会体现出动作不协调,跟不上舞蹈节奏等现象。加之群众舞蹈团队一般情况下没有专业的舞蹈老师进行指导,所以团队的整体水平较低,难以保证舞蹈团体的活动质量。

1.2基层群众舞蹈创新的基础投入不够

在现如今人民群众开展舞蹈活动的过程中,一般来说都会有一块较为固定的场地,随后播放音乐,就能够开展舞蹈活动,这种形式被称为广场舞。但是人民群众在这一过程中跳的舞蹈属于已经经过编排形成的成熟舞蹈,这导致人民群众虽然每天都在跳舞,但是终究较为枯燥。未来基层群众舞蹈想要得到创新,就需要深入到群众当中,聆听群众的意见,将群众的喜好进行融合,才能够打造出创新的基础。想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就需要给予基层群众参与舞蹈创新的平台以及环境,一般来说这需要一定的基础投入,具体来说其中包括硬件环境、软件设施等等。但是这些基础设施和投入当下的情况是这方面内容严重缺失,首先是舞蹈场地方向,很多基层群众舞蹈场地仅仅只有简陋的室外场地,没有相应的舞蹈氛围。其次,音乐设施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舞蹈是一种音乐类的艺术,很多时候舞蹈都需要音乐进行输入与输出,而一些基础的音响无法达到这一目的,这对于舞蹈创新来说首先设施上就存在着严重的不足。现如今发展的过程中,舞蹈这一种类的艺术已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未来如果人民群众仅仅针对以往的传统舞蹈进行学习,那么舞蹈创新也就无从开展。

2群众文化舞蹈创作策略

2.1贴近群众创编舞蹈内容

在开展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时需要准确分析舞蹈内容不够新颖的根本原因,以群众的兴趣和喜好为参考开展动作创编活动。比如,舞蹈创新动作的设计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进行分别规划,具体而言,针对儿童、青少年,可融入游戏化元素进行舞蹈动作设计;针对中老年群体,可融入一些难度逐渐增加的动作,以满足中老年群体强身健体的需求。只有这样,创作出的作品内容才会丰富,才能符合不同年龄阶段群众的兴趣和锻炼需求。另外,背景音乐也是舞蹈创作中的重要元素。在进行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时,还应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在保留传统音乐特色的同时,适当融入一些现代感较强的音乐元素。

2.2将多种舞蹈形式进行合理有效组合

我国地大物博,文化底蕴丰富,56个民族拥有各自不同的文化资源和风俗习惯。近些年,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群众舞蹈的社会功能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作为地域文化的代表,独具特色的民族舞蹈让全世界为之惊艳。例如,蒙古族的抖肩舞、藏族的大鼓舞等,皆通过群众舞蹈让更多人了解当地的文化。同时,群众舞蹈因参与人数众多、门槛较低等特点,有着其他文化活动无法企及的广阔发展空间。但文化发展不应止步于此,应借助良好的社会氛围,进一步丰富其内容。针对群众舞蹈表演者年龄跨度大这一特点,舞蹈编排者应充分满足各个年龄段群众对舞蹈的需求,例如老年人更喜欢能够体现社区文化的舞蹈,青少年对表现校园文化的舞蹈情有独钟,而人数较多的家庭则对家庭氛围和睦等内容更有兴趣。如此复杂多变的舞蹈编排对广大编排人员提出了更高的专业要求。他们在进行舞蹈编排和创作时,既要充分考虑作品本身,还要把舞蹈表演者的年龄、喜好和舞蹈风格等作为重要参考因素,在充分发挥自身舞蹈技巧及丰富的舞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可将民族舞、国风舞、拉丁舞、现代舞等多个舞种进行合理编排,从而最大限度地创作出符合表演者风格的舞蹈。普通参演人员应努力提升自己的舞蹈技巧和文化素养,用心体会舞蹈主题和角色特点,从而更好地将舞蹈作品的内涵精准传达给观众。

2.3融合社区文化,延伸群众舞蹈场域与空间

提升群众舞蹈融入社区文化建设的具体成效,还应延伸群众舞蹈创作运用的实践载体和空间场域,同时在推进社区文化建设的时代进程中,重视舞蹈自身所传播感情的大众性和生活化,融合社区文化,以“接地气”的艺术气息感染观众。为此,要使群众舞蹈更好融入社区文化建设,需要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支持,特别是需要社区委员会提供相关群众性精神文化生活的创作蓝本,在不断完善和优化公共空间的基础上,为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提供合理的空间保障,满足人民群众的公共文化需求。群众舞蹈融入社区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场域空间的延伸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尝试:一是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群众舞蹈与社区文化建设全过程。这一推进过程,应首先明确社区文化建设重要性,特别是要把文化活动的场地设施、专项经费、人才招聘等纳入城市社区建设总体规划,改善和盘活现有群众舞蹈的文化资源。二是针对不同群体素质提升,从大众核心需求出发,制定不同年龄层次人群的素养提升计划,定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激发群众热情,扩大参与面,提升群众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可邀请群众艺术馆、文化站的专业社会工作者、舞蹈老师,定期给非专业的群众舞蹈教学人员进行集中培训,提升教学能力和水平,鼓励专业舞蹈文化志愿者参与到群众舞蹈的教学事业中来,提升总体鉴赏水平。三是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工专业人才为支撑,以社区文明建设为落脚点,发挥社区多元主体的管理机制作用,引入非盈利性组织,与传统政府主导的管理方式形成互补之势。通过有规律地开展相关群众舞蹈活动,唤起社区居民对群众舞蹈的认同感,重塑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建设的主人翁意识。

2.4加大保护力度,落实保护工作

为有效解决当前基层群众文化舞蹈保护和传承难度大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建立专业培训机构。建立专业的文化艺术培训机构,引进专业人员对基层群众文化舞蹈创作者进行指导和培训,提高其文化艺术水平和保护传承能力。二是加强对社区组织和文化艺术团队的建设,同时加强其自身管理和发展能力,保障文化艺术活动的持续性和发展性。三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传承和推广。创作者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录制视频、创建网站等方式,将基层群众文化舞蹈传承和表演推广到更广泛的观众中,提高其知名度和影响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基层群众文化发展的过程中,舞蹈辅导工作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发展的重要前提和顺利开展的基础,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郭自华.舞蹈辅导对基层群文发展的意义及途径浅谈[J].2021,000(2016-8):196-200.

[2]张凯.舞蹈辅导对基层群文发展的意义及方式研究[J].中国文艺家,2019,00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