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压疮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1
/ 1

手术室压疮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

马旭

武警四川省总队医院 四川省乐山市614000

压疮,也就是压力性损伤。近几年来,伴随着专科护理小组的快速发展,压疮专科护理已经获得广泛应用。但与此同时,就手术室而言,有关压疮的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等,始终不如病区。因此,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手术室压疮的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

  1. 什么是压疮?

所谓压疮,也叫压力性损伤,是指由于受到压力或压力联合剪切力作用的影响,造成皮肤或皮下组织出现局部损伤,一般情况下,常发生于骨隆突处,也可能是受到医疗器械或其他物体的影响。

  1. 手术室压疮风险评估
    1. 风险因素与风险评估

在压疮/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临床实践指南中,进一步扩展了压力性损伤风险因素的推荐意见,包括移动受限、活动受限和承受摩擦力等患者,同时也包括既往压力性损伤史以及糖尿病患者等,均存在压力性损伤的风险。因此,建议临床工作者应注意压力性损伤史,以及压力点疼痛患者。在临床实践指南中,还将糖尿病作为一条正式推荐意见,证明强度及推荐强度都属于最高等级,提醒临床工作者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应当对糖尿病患者提高警惕,特别是要注意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此外,针对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的过程,指南中还提出了相应的推荐意见,其中就包括对患者进行压力性损伤风险因素筛查,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风险预防计划。

风险评估工作,提供了一种结构化的评估方法,然而,随着压力性损伤危险因素的逐步更新,当前尚未出现一种能准确反映出所有风险因素的评估工具,所以,对于压力性损伤发生危险程度的估计,还需要依据专业人员的临床判断。

2.2皮肤与组织评估

可使用皮下湿度或水肿测量装置等,作为常规临床皮肤评估的辅助方法,另外,在讨论部分中,也涉及到多种皮肤评估技术,比如超声或是激光多普勒血流测定等等。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详细对患者皮肤的评估也会变得更加准确。

据相关研究发现,对于皮肤颜色较深的患者,在2-4期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将会远远超出皮肤颜色较浅的患者,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皮肤颜色较深时,难以准确观察到1期皮肤的变化程度。

在对颜色较深的皮肤进行评估时,建议可以将皮肤温度与皮下湿度等,作为重要辅助评估手段,同时也要对受检部位的水肿、硬度以及疼痛变化进行密切观察,也可以借助相应的颜色图标,以此来对肤色进行客观评估等。

  1. 手术室压疮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3.1合理摆放手术体位

关于手术体位的摆放,应严格按照人体力学原理。在摆放体位时,应做到规范操作,动作轻柔,不宜出现拉、拖、推等相关动作,否则容易导致皮肤表层的损伤。除此之外,还要考虑到各种衬垫物和支撑物的摆放、支撑点以及着力点等等,在满足手术要求的基础上,还要确保患者的各项功能不会受到损害。在使用约束带时,应加衬垫,保证松紧适宜。

3.2 减压护理

首先,关于体位垫的使用。选用适合的体位垫、垫衬物以及硅胶垫等,以起到保护患者受压部位的作用,进一步扩大受压面积,减少局部压强。其次,关于防压疮用品的使用。结合实际情况,可选用的防压疮产品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比如赛肤润、安普贴及泡沫敷料等,以此来保护受压部位。第三,改善术中受压部位。当手术时间在3h以上,可在主刀医生允许情况下,对手术床角度进行适当调整,手术部位进行动态减压;手术床可左倾或右倾15°-30°。第四,在不影响手术的前提条件下,平均每隔2h,帮助患者放松约束带,以此来加快局部血液循环。最后,仰卧位头部,每隔30min转动减压。

3.3预防低体温

体温过低,外周血运不良,容易造成受压区域血供减少。因此,应尽量减少患者的肢体暴露,可使用布单或盖被等方式,遮盖患者的裸露肢体;提前调节手术室室温,术前术后温度控制在24-25℃左右,术中温度控制在22-24摄氏度左右;对患者体温进行动态化监测,以实时掌握患者的体温变化情况;在手术过程中,可使用加温补液、冲洗液等,以免出现人为降低患者体温的情况;可借助体温管理装置,比如体外加温仪等,帮助患者保暖。

3.4受压部位的皮肤护理

在开始手术前,可在受压部位喷涂赛肤润,通过这种方式在皮肤上能够形成一层油性保护膜,以保障皮肤正常屏障功能;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手术环境,床单平整,无细小异物等;避免受压部位有导线或是其他管道通过;不能将消毒液浸湿到消毒区域以外的皮肤上,同时也要避免手术过程中血液、体液以及冲洗液等,外溢浸湿皮肤;尽量减少摩擦,可适当使用过床板。

3.5预防低血压

在开始手术前,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合的套管针和血管,创建静脉通道,并对输液速度进行合理把控;在手术过程中,注意观察血压出入量,并及时告知医生患者的出入量,以免因低血压而导致组织灌注不足,进而造成组织缺血缺氧等等。

3.6术后及时检查受压皮肤

在手术结束后,及时查看皮肤状况,若是有继续压疮发生,应立即采用有效措施进行处理;跟病房护士进行交接班,并对患者压疮病情进行持续跟踪。

总结:采用合理的手术体位,并放置衬垫物与支撑物,同时也注意保护患者局部受压皮肤,营造出良好的手术环境,确保患者的正常体温,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来完成各项护理操作,对患者皮肤情况进行仔细观察等,这样才能有效预防术中患者出现压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