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历史文化保护街区规划研究—以昆明古城文明街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2
/ 3

经济新常态历史文化保护街区规划研究—以昆明古城文明街为例

宋官菲 白瑞丽

宋官菲  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云南省昆明市  东川区654100

白瑞丽 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云南省楚雄州永仁县651400

摘要:随着新常态的提出,中国经济正朝着高水平、高标准的方向兴荣发展。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环境中,城市更新过程中,会影响到一个城市原有的风貌,特别是历史文化街区传统风貌的改变。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文化遗产的载体,展现出了一个城市的魅力,一旦破坏,很难恢复。本文阐述了粗放经济模式新常态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影响以及发展趋势,以昆明古城文明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为例。通过对文明街历史文化街区发展分析研究,提出对街区文化遗产,完善质的提升、把握理念的转变、规范历史文化街区编制制度,加快体制创新等策略。

关键词:新常态、文明街、历史文化街区

一、引言

历史文脉的沉淀不是某个时间段的就能形成的,而是在时间的沉淀下不断进行历史文化演进所展现出来的的事故感和吸引力。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城市文化表现的重要体现,不仅见证了城市演变的历程,还绽放出城市多样化元素,为城市历史文化留下浓厚的一笔宝贵财富。令人遗憾的是,长期处于新经济模式下的历史文化街区,在绽放某个美丽的瞬间,被无情的摧毁城市历史文化价值,盲目无知,不了解和调查中国城市历史,不深入听取群众意见的方式,盲目的抓经济建设搞开发而破坏历史文化街区,使街区逐渐消失。在新常态多元化经济体制环境中,我们在城市化发展的同时也要与历史文化相结合起来,将历史文化元素在现代文化中表现出来。

二、粗放经济模式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影响

文化遗产在时间长河的沉淀,在某个时间段下,一旦遭到破环,不可能失而复得。近年来中国为了加快GTP的发展,政府对土地和历史沿程下的古建筑进行肆意开发,用如今的土地居民用地规划保准来推翻历史上遗留的土地现状问题,使历史遗物难以保护,导致很多古建筑、文化特色、民风民俗被当作不符合现代城市要求妨碍城市发展进行清理,取而代之的是仿古和结合西方建筑特色的现代建筑,违背城市发展的规律和消除地方独特的历史文化,使民众在难找到儿时的情怀和乡愁。

2.1历史文化街区功能的商业化

在新常态下的变革中,城市化的不断推进,过度开发土地和拆除历史文化街区,进行商业开发,发展旅游业,破坏历史文化街区原有的特色文化底蕴。而原来的传统居民和商户在政府主导下搬离,使得历史文化街区得到保护。虽然保护了历史文化街区,但丢失了传统的居民生活氛围,丢掉地区城市特色文化的传承,使历史文化街区失去了原有的生活气息,失去了民众的向往之心。

2.2居民参与的边缘化

随着现代化城市的更新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政府对历史文化街区的建设注重现代经济的发展,忽视了文化传承的发展与保护,忽视原住居民的重要性,把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居民当作阻碍物,人口大量外迁,重建古建筑,使原有特色和古建筑风貌尽失。

2.3建筑风貌的仿古化与西方化

为了迎合城市更新和旅游开发,政府盲目的追求经济建设而不重视保护历史留下的古建筑和传统特色建筑,将其拆除重建,其原因是:与现代建筑相冲不协调和实用性差,以及不满足现代居民居住要求;建筑年代性久远,易坍塌,以及容易发生火灾。

三、新常态经济条件下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趋势

在经济新常态下的时代变革中,一味的追求经济基础的建设,往往会渗透到意识形态的文化建设中去。确定文化建设的方法与步骤,充分利用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规律,把握文化转变方式、调整结构,抓住新常态下文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逐步确立自身文化新常态。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发展也不例外,应主动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探索新常态,找准与新常态相适应的契合点,抓住机遇。

3.1着力于质的提升

新常态下经济的发展趋于平稳化,大众化,实用化。拆除重建不再是人们追求的目的,而是生存环境的“质”被更多的人重视起来。这种无形的文化与传统节日活动、宗教信仰、地方特色等等相辅相成,共同反映城市历史文化底蕴,共同构建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把握质的提升,展示新常态下城市文化中独有的色彩。

3.2着力于理念的转变

如今全国各地申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只是为了得到国家财政拨款来进行旅游开发,加快GDP的增长,并不是为了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正确的保护理念,我们应该尊重先辈留给我们的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保留住历史文化街区的原生态生活结构和传统生活气息。在原有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元素,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居住环境,提高居住质量,实现良性循环的可持发展。

3.3着力于制度的创新

适应经济新常态,要有改革创新的思维。在保护原来的历史文化、传统习俗、古建筑等前提下,优化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方法和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取其精华,去除糟粕,将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结合起来,打破文化保护障碍,制度创新,使之成为新常态下制定战略举措的有机组成部分。

四、昆明古城文明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

昆明古城现位于云南省,是首批国家级历史保护文化名城,文明街历史文化街区在昆明市盘龙区华山南路以南,正义路已西,景星街以北,五一路以东,占地21公顷。街内共有文明街、景星街、光华街、甬道街、市府东街、文庙直街6条主街道,有东卷洞街、西卷洞街、吉祥巷、大营港巷、小营港巷、幸福巷、通城巷、直到巷、孝子巷、邱宗巷、郭家巷、曙光巷、四知巷、正义巷、海天阁15条巷道。占旧城面积的3%。文明街历史文化街区是昆明古城内仅存的的老街区,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对于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的昆明古城来说,文明街反映了这一地区独有的特色及民族传统文化。

4.1明街历史文化街区文化价值

文明街区的历史可以上溯大理国时代,经元朝、明朝、清朝、民国、新中国建立,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岁月变迁,使文明街积累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以传统居民为主的多元建筑文化,以儒学传播、抗战文化传播、名人为主的精神文化,以封建王朝的灭亡、抗战胜利,民族解放、昆明解放、共和国新生等重大历史事件所反映的制度文化和民间民俗文化特色,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以及保护和研究价值。

4.2文明街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沿革

文明街片区的格局是从清代康熙时期云南总督府建立开始渐渐形成的。总督府的建立,周围道路应运而生,以总督府为中心,分别连接了四个主要衙门成工字形道路,构成文明街片区的骨架。经过几百年的变迁,没有多大变化,一直遗留至今。

4.3文明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策略

在当今时代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平稳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进入新阶段,迎接新的机遇与挑战。文明街作为昆明市历史遗存丰富、文化积淀深厚的地区之一,当务之急是要实施怎样的保护策略。

4.3.1对历史文化街区的文化遗产,完善质的提升

历史文化街区在城市文化传承过程中扮演着及其重要的角色,他浓缩了这个城市在一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筑特点、生活情况等众多信息,是展示当地风貌的重要宝库。只有挖掘街区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建筑元素,塑造历史文化街区形象和风貌特色,才能使街区保持永衰不竭得生命力。在保护历史文化街区文化遗产的同时,我们应充分研究历史文化街区的内涵,以满足人们对历史文化的感怀,更是为了从物质本身和精神层次方面延续城市文化,使民众都能触摸到城市文化的精髓,感受到传统文化带来的魅力。在文明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中,对历史文化街区特有的街巷肌理、古建筑元素、空间形态、居住环境等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梳理整合,深入挖掘街区所特有的文化资源,把这些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融入到空间塑造。建筑修复、街巷布置中去。

(1)历史文化街区风貌

在当今时代下历史文化街区建筑完整度很少,在经历战火的洗礼后,大多建筑都变得十不存一。为了恢复历史街区原有的风貌,在对街区整改过程中应当按照文物保护原则,保留其真实性,从建筑形式,建造材料和工艺等方面,做到整旧如故,改善现状;采取修复为主的措施,反对盲目大拆大建,对街区进行选择性的修复,如:墙面、门窗、屋顶、柱子等方面,最大程度的保持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风貌。

(2)建筑保护规划

对建筑物翻建、新建、扩建要政府要严格把控,建筑物层数不超过两层,檐口高度不超过七米,新建建筑的高度、色彩、表现形式要与整体建筑相呼应,建筑高度应小于九米。

4.3.2保持历史文化街区的生活氛围,把握理念的转变

原住居民作为历史文化街区的继承者和生力军,他们的存在保留住街区的原生态生活结构和传统生活气息,是街区中独特的一道风景线。在新常态下,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原历史文化遗产的丧失,因此在街区规划建设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服务设施建设的情况下,把历史文化元素与现代元素融合起来,即满足现代需要,又继承街区原有的传统空间结构,居住环境得到改善,居住质量提高,实现良性循环的可持发展。

(1)道路交通规划。为迎合城市建设发展的需要和保护街巷的风貌,考虑文明街内外交通的联系,将道路划分等级,在现有的基础上,完善道路网系统和集中设置停车场,并标注交通导向标识别方向,增强街区内外的通达性和街区内部活动的便捷以及保障行人安全。

(2)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完善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建设,为居民和游客提供提供休闲娱乐空间场所,主要包括休闲和广场、餐饮、居住及商品特色店;开发小型居民院落作为饭店和民宿,满足游客需要;建立旅游信息服务中心,为游客想去的地方提供各种旅游信息服务。

(3)市政服务设施规划。对原来老化的管网、电力、自来水等基础设施进行从行安装,确保安全保障。在街道设置垃圾箱,公共厕所,把历史文化街区与当代城市建设需求相结合。只有把工作做好,才能把更好的展现出来,满足个体情感需求,并最终获取体验经济带来的经济高附加效益,从而促进文明街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更新。

4.3.3规范历史文化街区编制制度,加快体制创新

1、 健全行政管理,加强政府监督管理与引导。文明街作为昆明仅存的历史街区,长期处于无人看管的状态,街区风貌和建筑遭到严重破坏,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流失严重;政府需要进行实施监督管理保护,并制订完善的街区保护制度,对街区的破坏和建设进行查处与引导,规范其标准。

2、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政策。严禁在街区新建现代建筑、非法进行土地流转和产权交易、自由改造和装修传统建筑,由规划部门统一管理和控制,统一进行规范的改造与装修。制定相关政策对商户产业进行税费减免。

3、政府加大资金投入。由于国家和地方政府财政拨款有限,仅够少量文物古迹的修缮,而大部分文化遗产则面临着巨大危害;加大投资,吸引外资,能够更好的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完整性。

4、居民参与度。当地居民是历史文化街区的主人,他们对街区具有独特的感情。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政府要广泛宣传,让公众和居民认识到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价值的重要性,鼓励居民参与到街区的保护、建设和发展中,激发居民对街区的热爱和价值认识。

五、结语

历史文化街区作为文化的载体,它见证了朝代的兴衰与发展,蕴含着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信息。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快速发展,历史文化街区面临着诸多挑战,我们在发展的同时也要留住街区文化,与现代城市文化相融合,延续街区文化遗产。因此,我们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的保护管理机制、建立科学的保护规划规划编制体系、科学决策,加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街区才能得到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赵蕾. 屯溪老街旅游开发战略研究[D]. 合肥工业大学, 2008.

[2]龙慧. 体验经济视角下北海骑楼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研究[D]. 清华大学, 2013.

[3]赵娜. 经济新常态下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以广府古城历史文化街区保护[J]. 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5.

[4]高雪梅. 昆明文明街历史街区保护更新规划管理反思[D]. 昆明理工大学, 2008.

[5]钱兰铃. 城市发展进程中历史文化街区功能演进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 云南大学, 2017.

[6]孙鹤瑜. 昆明城市历史街区的文化保护与发展[D]. 云南艺术学院, 2010.

[7]张红,刘扬,曾宇浩. 基于空间句法的昆明文明街的功能优化[J]. 云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 昆明理工大学建规学院, 2017.

[8]程金龙. 昆明老街夜间休闲旅游开发的优势条件浅析[J].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1.

[9]孙继国. 济南近代建筑的生存与发展研究[D]. 天津大学,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