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户外混龄体育游戏的组织与实施——以四川天府新区xx幼儿园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2
/ 2

幼儿园户外混龄体育游戏的组织与实施——以四川天府新区xx幼儿园为例

谭艳、曾叶红、李昌琼

四川天府新区开元幼儿园 

摘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导》提出,要促进幼儿的健康发展,在一日活动中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锻炼身体的平衡感、协调性、敏捷性,以及良好的身体素养。本文以笔者所在幼儿园为例,从户外混龄体育游戏的意义和价值、组织与实施、教师的观察、多维度评价建议个方面介绍了园所特色的户外混龄体育游戏

关键词:幼儿园、户外混龄体育游戏、组织与实施

一、户外混龄体育游戏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将多样化的活动内容和多样的游戏材料提供给幼儿,让他们摆脱时间和年纪的束缚,进行更加有趣的户外混龄运动。这些运动可以让他们更好的适应环境,更好的发挥潜能。

促进幼儿体能发展

通过户外混龄体育游戏,可以让幼儿更好地参与体育活动,这种方式既能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又能培养他们的协调性和灵活性。他们可以在不同的区域里自由选择,比如跑、跳、钻、爬、攀等,这样不仅能锻炼身体,还能提高他们的体质,从而满足他们的生长发育需求。

)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在混龄游戏中,各个年龄段的幼儿可以进行有益的沟通和协作,从而促进他们的社会能力的迅速成长。特别是对于那些小班和中大班的幼儿来说,他们可以从玩耍和对比的经历中获益,并且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体验周围的环境。此外,当他们和其他幼儿一起玩耍时,也可以更好地发展出友好的态度和品质。通过混龄游戏,能够更加熟悉彼此,并且发展出和谐的社交能力,从而养成健康的人格。

二、户外混龄体育游戏的组织与实施

(一)确定 “小中大”的混龄方式

我园一开始以全园幼儿借助手环(对应游戏区域有对应的手环颜色)制定游戏计划,再根据手环颜色自主选择对应游戏区游戏,开展混龄体育游戏活动,但这样的开展方式缺乏中大班幼儿运动技能的锻炼,小班幼儿游戏难度过大等,仅浮于表面的集体游戏。因此,我园采用以班级小循环、年级中循环、全园大循环逐步混龄、循序渐进的策略。

1.小循环:划分区域,重点研究

将幼儿园区域划分为六区(ABCDEF),每个区域两个班级组成,六个区域聚焦八大技能和幼儿共同选择游戏材料,制定游戏场地布置图,每日一小时户外体育运动时间作为游戏玩法探索,教师通过视频、照片记录幼儿的探究,游戏后师幼进行玩法梳理,形成区域游戏集。

2.中循环:年级组2个区域混龄

大班或中班同年龄幼儿在各区域中开展活动,在他们熟悉区域规则、材料和操作方式后,同龄幼儿能相互合作完成一个任务,则加入异龄幼儿。

3.大循环:大、中、小班幼儿全园混龄

大班、中班、小班幼儿按照小班混合中班,中班混合大班开展混龄体育活动,当小班幼儿熟悉区域环境与规则能与中、大班幼儿有效互动,协作完成一个任务时,则尝试全园混龄,全面开放幼儿园混龄区域和班级区域,大班、中班、小班幼儿随机混龄,到园内各个区域进行区域游戏。

(二)确定活动开展混龄频率

1.以教师区域招募,幼儿自主报名的方式组成各混龄区域团队。

各混龄区域负责人制作本区特色海报,面向全园幼儿宣传各自区域,帮助幼儿了解各自混龄区域的玩法与要求;各班老师组织本班幼儿逐一参观混龄区域,亲身体验该区域游戏,进一步了解各特色区域的活动内容;最后,每一个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在报名单上相应的混龄区域下面挂上标识手环,根据报名先后顺序组成不同的活动组。这种幼儿自愿报名的方式,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尊重了幼儿自然发展规律。

2.以任务驱动作为开展混龄区域游戏活动的方式。

不同年龄段幼儿在任务驱动下完成游戏,针对一个任务,开展协商、计划、探讨、分工、合作等活动,期间不能随意更换区域,直到任务完成才能通过再次的招募报名参与另外一个感兴趣的区域和完成相应任务。避免以往混龄游戏中幼儿无目的的玩耍,不能深入探究的状况。

3.采用相对固定和灵活随机相结合的方式安排游戏时间。

每周三下午和周五上午为开展混龄区域游戏活动时间。各区域根据幼儿发展情况提供适宜的活动材料,在大班或中班幼儿熟悉玩法的基础上带领小班幼儿开展,达到以大带小、仿大辅小的目的。其余时间段由教师灵活选择时间开展游戏。

三、户外混龄体育游戏中教师的观察要点

   (一)对幼儿的观察

教师应该定期观察每一名幼儿,记录他们在游戏中的表现,包括他们对材料的偏好、如何使用材料、与同龄伙伴的交流情况等。这样,就能够更好地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案,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二)对材料的观察

在混龄区域游戏中,丰富的材料是吸引孩子们参与的关键因素。教师需要密切关注这些材料的使用情况,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提高游戏效果。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应该定期检查材料的数量、使用情况、投放方式和幼儿的参与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材料的使用,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

(三)优选并记录观察内容

首先是导入环节,教师应该密切关注幼儿对新内容的反应,并记录下他们的兴趣水平、理解能力和个性差异。这些信息将为我们在未来的游戏中更好地选择材料、增加内容层次和完善游戏形式提供重要参考。

其次是操作环节,教师应该关注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他们是否能够运用自己的经验和技能来创造新的东西,以及他们在使用材料时的安全状态。此外,还应该关注他们与其他同龄人的分工合作情况,以及遇到困难和问题的解决方式。

    最后是评价环节。通过观察幼儿与其他同龄人的交流,教师可以了解他们对自己作品的理解和解读,并了解他们与作品之间的互动情况。这些信息将为教师进行评估和创建有趣的作品展示区域提供参考。

(四)选择适宜的观察方法

1.在幼儿园的混合年级的游戏课堂上,老师的观测方法通常包括: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的、互相交流的、和无关紧要的。

(1)通过结合丰富的教学经历以及幼儿的智力发展,教师能够更加准确地捕捉到幼儿在玩耍中的表现,从而更好地指导他们的活动;

(2)通过参与式的观察方法,指导教师可以以游戏者的角色,深入探究幼儿的行为和情感,从而更好地了解他们;

(3)通过采用无形式观测,老师可以根据事先制订的观察计划,以及实际活动,仔细而完整地检查并记录下幼儿参与活动时所发生的一切。

四、户外混龄体育游戏中教师的多维度评价建议

通过从多个角度来评估,发掘幼儿的优点,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并通过强项来弥补弱项,这不仅能够促进孩子的成长,还有助于培养健康的人格;在混龄体育游戏活动中,教师需要关注不同年龄幼儿发展的每一个环节,注重个性化和发展性,尊重幼儿,客观的对幼儿发展作出评价。在小班,由教师来评估幼儿的表现,在中大班,鼓励幼儿使用自己制定的评估图表来评估他们参与的活动,并且允许他们彼此交流。这种以幼儿自评为主,教师评价为辅的方式对幼儿的发展也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我园在“趣玩慧动”的园本课程理念下,遵循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目标,充分调动师幼参与户外混龄体育游戏的积极性,教师有效观察,科学指导,有序推进我园户外混龄体育游戏的开展。我们在过程中不断反思研讨,不断优化和调整,不断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不断提升我园户外混龄体育游戏开展的质量,有效促进我园幼儿的身心健康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若阳. 幼儿园混龄体育游戏推进策略的行动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20.

[2]李佳纹. 幼儿园户外混龄游戏的教师支持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20.

[3]陈大琴. 幼儿园户外混龄区域体育活动的价值与实施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7,(04):67-69.

[4]王瑾. 幼儿园户外区域混龄体育活动实施策略探讨[J].亚太教育,2016,(27):3.

[5]刘欣. 谈幼儿户外混龄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实践[J].才智,2018,(29):74.

[6]杨亚平. 在户外混龄体育活动中促进幼儿健康成长[J]. 科技视界,2018,(31):246+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