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榆区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综合技术探讨

/ 3

赣榆区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综合技术探讨

马岚 高洁 宋琳 张伟平

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农技推广中心植保科

[内容简介]  近年来,赣榆区在甜糯玉米的种植过程中积累了广泛经验,在市级财政部门的经费支持下,建立赣榆区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植保部门大力会同作栽站搞好项目建设,提高甜玉米的产量质量。大力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玉米种植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在传统籽粒、青贮为主的常规玉米生产基础上,鲜食玉米异军突起,发展势头迅猛,种植面积自2019年开始以每年超过11%的速度增长。据统计,2023年市区鲜食玉米种植面积超过了3.7万亩,水果型甜玉米、甜加糯型等优质品种覆盖率达到了46.8%,以农科玉368高产栽培品种、京科糯 768高产栽培品种为例,探讨一下玉米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综合技术。

[关键词] 赣榆区  玉米病虫害 绿色防控示范区 综合技术  探讨

总体思路是坚持以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围绕农药使用减量化和农业提质增效目标,扩大近年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成效,通过持续3年省市区三级联动建设,建成能覆盖全区主要农作物和地方区域特色产业、生产管理水平高、绿色防控技术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绿色防控基地;培育一批“以农业措施为基础、封闭处理为重点、茎叶喷雾为补充”为模式的玉米病虫防治综合治理示范区,有效提升农作物绿色防控水平和杂草综合治理成效,保障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安全、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

1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要求

1.1要有明确的技术示范实施方案。建设期为3年,应用生态调控、农业防治、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和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集成优化和示范展示,按照建设要求提升绿色防控技术和辐射带动效应。

1.2示范一批绿色防控新技术和新产品。每年要结合生产实际和产业需求,至少开展一项试验示范,为不断优化技术模式、提高科学绿色防控水平提供技术贮备。

1.3建设一个绿色防控核心展示区。加大绿色、新型、高效防控技术集成应用,形成防控效果好、简单易操作、经济实用性强、可复制可推广的全程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并在基地推广应用,建设 30~100 亩的核心展示区,至少运用3项以上农业生态、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等非化学防控技术,绿色防控产品和主推技术到位率100%,并设立展示牌和应用说明。

2.绿色防控示范区玉米品种

2.1农科玉368高产栽培技术

农科玉368(原名农科玉301)是北京华奥农科玉育种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用京糯6和D6644作亲本选育的常规早熟半紧凑甜糯型玉米品种。2015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玉2015034。 [1]

农科玉368还通过了、苏审玉201504。 适应范围,适宜江苏各地种植。[2]

2.1.1特征特性

出苗整齐,苗势强,叶鞘淡紫色,叶片绿色,株型半紧凑。花药紫色,颖壳淡紫色,花丝淡紫色。果穗锥形,籽粒白色,果穗甜糯籽粒分离为1∶3,穗轴白色。江苏省区试平均结果:株高205厘米,穗位高84厘米,成株叶片数19片,穗长17.4厘米,穗粗4.8厘米,每穗13.8行,每行33粒,千粒鲜重331克,鲜穗出籽率65.7%,春季播种至鲜穗采收约88天。田间倒伏率3.4%。病害经中国农科院作物研究所接种鉴定:高抗茎腐病、中抗纹枯病、感大斑病、高感粗缩病。江苏省鲜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品尝鉴定:外观品质和蒸煮品质达到部颁鲜食糯玉米二级标准。扬州大学农学院检测:支链淀粉占总淀粉的97.6%,达到糯玉米标准(NY/T524-2002)。

2.1.2产量水平

2012-2013年参加江苏省糯玉米区试,两年区试平均亩产鲜穗804.4公斤,比对照苏玉糯5号增产7.2%;2014年参加江苏省糯玉米生产试验,平均亩产鲜穗805.2公斤,比对照苏玉糯5号增产8.5%。

2.1.3技术要点

2.1.3.1适期播种。根据上市时间及不同栽培方式,合理安排播期,播种须保证土壤温度稳定在12摄氏度以上。

2.1.3.2合理密植。适宜密度3500株/亩左右,注意与其它类型玉米隔离种植。

2.1.3.3加强肥水管理。有机肥与氮、磷、钾合理搭配,每亩施肥总量一般不低于纯氮20公斤、五氧化二磷10公斤、氧化钾15公斤。肥料分配一般为基肥40%,苗肥20%,穗肥40%。结合施肥及时中耕,做好培土壅根以防倒伏。做到田间沟系配套,注意防涝防旱。

2.1.3.4病虫害防治。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及时防治地下害虫、食叶害虫、玉米螟、粗缩病、大斑病等。

2.1.3.5适时采收。一般在授粉后20-22天采收青穗。

2.1.3.6栽培要点

春播出苗至鲜穗采收日数为81.7天,比对照苏玉糯5号短0.7天。幼苗芽鞘浅紫到紫色,花药紫色,颖壳淡紫色。株型半紧凑,平均株高210.1厘米,穗位高76.5厘米;花丝浅紫色,穗型长锥型,穗行数13.4行,行粒数37.1粒,秃尖长0.9厘米,白粒白轴,鲜百粒重35.8克,果穗甜粒与糯粒分离约为1:3。两年田间调查抗大斑病、中抗小斑病、中抗锈病、中抗纹枯病、抗茎腐病、抗粗缩病;纹枯病接菌鉴定为感。品质评分85.6分,与对照品种相当。经扬州大学农学院鉴定,皮渣率为8.0%,支链淀粉占总淀粉比率97.0%,达到部颁糯玉米标准。一般春播3月中旬至4月上旬,秋播7月底至8月中旬,与其它玉米采取空间或时间隔离,防止串粉。每亩适宜密度3100-3300株。施足基肥,重施穗肥,增加钾肥量。注意预防纹枯病和防治地下害虫,适时采收。

2.1.3.7产量表现

:2012年参试,鲜果穗平均亩产897.92公斤,比对照苏玉糯5号增产17.8%,增产极显著;2013年续试,鲜果穗平均亩产967.49公斤,比对苏玉糯5号增产21.50%,增产极显著;两年平均亩产949.29公斤,比对照增产9.37%。2014年全省生产试验鲜果穗平均亩产946.9公斤,比对照苏玉糯5号增产11.1%。

2.1.3,8审定意见

农科玉368属鲜食型糯玉米单交种。春播出苗至采收82天左右,比对照苏玉糯5号短1天;产量较高,品质较优,感纹枯病。适宜春播种植,栽培上注意防治纹枯病,增施磷钾肥。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宜江苏淮北、安徽淮北、陕西关中灌区作鲜食糯玉米夏播种植。注意防治小斑病、矮花叶病和瘤黑粉病。 [4]

2.2京科糯 768高产栽培技术

   2.2.1特征特性: 本地种植的鲜食糯玉米组出苗至鲜穗采收期 87.0 天,比对照京科糯 569 早熟 1.0 天。幼苗叶鞘浅紫色, 叶片深绿色, 叶缘白色, 花药浅紫色, 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 株高 269 厘米, 穗位高 127 厘米, 成株叶片数 21-22 片。果穗长锥形,穗长 21.7 厘米,穗行数14-18行,穗粗5.2厘米,穗轴白色,籽粒白色、糯质,百粒重38.0 克。接种鉴定, 感大斑病、丝黑穗病, 中抗瘤黑粉病,皮渣率 6.93%, 品尝鉴定 88.0 分, 支链淀粉占总淀粉含量 98.16%。赣榆区鲜食糯玉米组出苗至鲜穗采收期 75.0 天,比对照苏玉糯 2 号晚熟 1.0 天。幼苗叶鞘浅紫色,叶片深绿色,叶缘白色, 花药浅紫色,颖壳绿色。株型半紧凑,株高247厘米,穗位高113厘米,成株叶片数19-20片。果穗长锥形,穗长20.4厘米,穗行数14-16 行, 穗粗4.9 厘米,穗轴白色,籽粒白色、糯质, 百粒重 36.3 克。接种鉴定, 感丝黑穗病, 中抗小斑病, 高感瘤黑粉病、矮花叶病, 皮渣率 7.25%, 品尝鉴定 88.3 分, 支链淀粉占总淀粉含量97.84%。

    2.2.2产量表现: 2019-2020 年参加南方(西南) 鲜食糯玉米组联合体区域试验, 两年平均 亩产 897.9 千克, 比对照渝糯 7 号增产 7.4%。2019-2020 年参加南方(东南) 鲜食糯玉米 组联合体区域试验, 两年平均亩产 860.3 千克,比对照苏玉糯 5 号增产 24.2%。 2019 -2020 年参加北方(东华北)鲜食糯玉米组联合体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 1041.4 千克, 比对照 京科糯 569 增产 0.8%。 2019-2020 年参加北方(黄淮海) 鲜食糯玉米组联合体区域试验, 两年平均亩产 885.8 千克,比对照苏玉糯 2 号增产 15.1%。

2.2.3栽培技术要点: 一般春播4 月上旬至 5 月上旬,与其它玉米采取空间或时间隔离, 防止串粉。每亩适宜密度 3000-3500 株。施足基肥,重施穗肥, 增加钾肥量。注意防治病 虫害。适时采收。糯玉米采收鲜果穗, 采收期较短, 授粉后 22-25 天为最佳采收期。,与其它玉米采取空间或时间隔离,防止串粉。夏季每亩适宜密度3500-4000株。施足基肥,重施穗肥, 增加钾肥量。注意防治病虫害。适时采收。糯玉 米采收鲜果穗,采收期较短,授粉后 22-25 天为最佳采收期。该品种符合国家玉米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适和江苏省淮河以北地区种植。

3综合防治技术

3.1玉米喇叭口期至抽雄期病虫害防治技术

该期是玉米真菌性病虫害重发生期,搞好防治方法。

(1)病害主要有:玉米大、小斑病褐斑病、弯孢霉叶斑病、茎腐病、纹枯病细菌性青枯病等。可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粉500倍、12.5%烯唑醇可湿粉1000倍喷施青枯病可用噻菌铜500倍、1000万单位农用链霉素3000倍液喷施玉米基部。

(2)虫害主要有;玉米虫、蓟马、红蜘蛛、和玉米蚜。防止玉米虫可用褔戈400倍液、48%毒死俾800倍液、1%甲维盐1000倍液,最好用褔戈,褔戈用一次可防止到成熟期的玉米虫。蓟马和蚜虫。也可用3%克百威颗粒剂丢心;防治红蜘蛛可用1.8%阿维菌素1000倍液、20%哒螨灵800之1000倍液,也正反两面喷均。

(3)在玉米8—12片叶时,根据不同品种适当控旺,可用玉乐丰100倍均匀喷雾。

3.2玉米抽惠至成熟期病虫害防治技术

7月中旬后,玉米进入惠期及灌浆期,是玉米丰收关键时期

(1)虫害主要是玉米虫,防治时除用上面方法外,还可在玉米授粉后,剪掉花丝,用50%辛硫磷乳油50倍液加黏土拌成药泥,涂抹剪口。

(2)病害主要有玉米锈病和玉米灰斑病。可用15%三唑酮粉500倍液、12.5粉唑醇1000倍液喷施2至3次。这时期用药一定要加磷钾动力或磷酸二氢钾用以增加灌浆,提高产量。

项目资金来源:连财农(2022

50号,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建设项目。

参考资料

1卢柏山,史亚兴,徐丽,赵久然. 新型甜加糯鲜食玉米品种农科玉368的选育. 《种子》 , 2016.9.10  

2陈艳萍,赵文明,孟庆长等.甜糯型玉米新品种'苏科糯3号'选育技术报告.《VIP》,2013  

3潘春丹,陆晓莉.玉米新品种秋季试种试验初报.《vip》,2017.6.9  

作者简介

马岚,性别,女,出生日期1975年05月,学历本科,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农技推广中心植保科,研究方向是农作物病虫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