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弘扬非遗文化的群众文化理论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3
/ 3

基于弘扬非遗文化的群众文化理论研究

田俊文

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文化馆 山东临沂 276100

摘要:本文对弘扬非遗文化和群众文化的关系加以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加强重视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搭建平台做好弘扬非遗文化基础工作、强化宣传拓展非遗文化弘扬传播空间、创新方式提高群众弘扬非遗文化热情、还原本真防止信息失真情况出现、人才建设大力培养非遗传承人几个方面入手,重点探讨如何以弘扬非遗文化为导向落实群众文化工作。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群众文化;非遗传承人;弘扬

前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汇聚了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为载体,并由此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社会发展、民族壮大的历史见证,也是中华民族万千儿女的精神文化支撑。通过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可以促使我国文化朝着多样性的方向发展,对优秀文化传承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虽然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围绕非遗开展了一系列的保护、弘扬工作,取得可喜成绩。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在现实生活中依旧有部分非遗处于濒临消失的状态。而以群文活动为框架,可以开拓非遗文化的弘扬途径。在提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水平的同时,还可以更好地助力非遗保护工作的高效化开展。基于此,如何以非遗文化弘扬为导向做好群众文化开展工作,则需要引起相关人员的关注。

一、弘扬非遗文化与群众文化的关系分析

(一)群众文化是弘扬非遗文化的基础

    非遗以生产生活为基础,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生产实践保持密切联系,以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杂技、岁时节令、民间信仰、手工技艺为主要表现形式,涵盖于人民群众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并且在民族历史发展中处于不断贯穿的状态。由此可见,非遗在群众中产生,也必然要依靠群众进行保护和传承。从这一方面来看,群众文化是弘扬非遗文化的基础。

(二)弘扬非遗文化离不开群众文化

群众文化具有社会性、群众性的鲜明属性,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主要目标,根据群众的兴趣偏好,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弘扬正能量、凸显社会主流文化的活动[1]。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代环境下,外来文化日益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一部分非遗正在逐渐淡出群众的视界,处于消亡的状态。如果改变这一现象,则需要做好非遗文化弘扬工作,以群众文化为载体,夯实这一工作的开展基础。

二、基于弘扬非遗文化的群众文化开展路径

(一)加强重视,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群众文化以现实生活、生产实践为载体,通过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随之形成的一种社会主义文化类型,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核心目标。如果想实现弘扬非遗文化与群众文化之间的深层次融合,则需要相关人员增强非遗文化弘扬和保护意识,将其贯彻落实到群众文化工作开展环节中,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营造积极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

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政府部门要重视弘扬非遗文化,妥善处理好弘扬非遗文化与群众文化之间的关系,发挥好自身的主导作用[2]。具体来说,各级党委及政府要从思想观念中加以转变,重视非遗,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提高群众对非遗保护工作的认识理解水平,逐步丰富群众参与弘扬非遗文化的方式。与此同时,在贯彻落实党中央文件精神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对相关会议及重要讲话精神的理解,基于群众文化建设,落实弘扬非遗文化工作要求。需要说明的是,群众文化与弘扬非遗文化的有机结合是一个系统性长时间的过程,需要公共文化部门加强与政府机关之间的沟通交流,对国内外在文化传播方面的优秀成功经验进行借鉴,结合我国国情,形成完善系统的弘扬非遗文化工作机制。地方各级政府部门要明确弘扬非遗文化工作的重点,以群众文化娱乐项目为主要切入点,有效凝聚群众力量,弘扬非遗文化与群众文化的有机结合创造有利条件。

(二)搭建平台,做好弘扬非遗文化基础工作

以弘扬非遗文化工作为主要对象,如果想提高这一工作的开展整体实效性,则需要建立健全群众文化基础设施,以便为群众文化与弘扬非遗文化工作的深层次融合奠定基础,这对非遗工作效率的提升及整体质量的强化,具有积极推动与促进作用。

一方面,对于公共文化机构而言,要贯彻落实党的政策文件精神,加强与政府及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基于群文实践环节,对群文和弘扬非遗文化相结合的相关工作机制加以完善,构建传播平台,以更为直观的方式向广大群众展示非遗文化特色,深化群众对弘扬非遗文化工作的认同感。另一方面,以群众文化为基础,将非遗特色融入群众文化当中,成为这一文化活动开展的创作资源,实现非遗文化元素与群众文化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调动群众参与弘扬非遗文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在这一环节中要基于群文特色活动,从中寻找群文活动与弘扬非遗文化融合的衔接点。在提高地方文化魅力指数的同时,强化群众对非遗的认同感,以便为非遗宣传工作的有效落实奠定基础,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长远稳定发展。

(三)强化宣传,拓展非遗文化弘扬传播空间

对于公共文化机构而言,要明确自身所承担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加强与广大人民群众之间的密切联系。在对群众文化进行建设时,将弘扬非遗文化工作融入其中[3]。不仅如此,还需要加强宣传,以便更好地传承和弘扬非遗文化。

首先,要深入到实际当中,对地区的特色非遗文化价值进行深层次挖掘。通过现代化手段的应用,为群众及游客更为直观地展示非遗,帮助群众深化对非遗文化特色和价值内涵的理解。以剪纸、手工刺绣、皮影戏等非遗文化为例,可以通过VR、3D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强化非遗文化的生动性和直观性,刺激群众的视觉感官和听觉感官,丰富群文活动内容,强化非遗文化弘扬效果。其次,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新时代环境之下,在加强非遗保护与群众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可以强化两者在内容方面的衔接,将其推送到移动客户端,使得弘扬非遗文化的传播空间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有效拓展,这对两者的有机结合效果的强化,具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此同时,应用“互联网+”技术的应用,逐步拓展网络空间平台的建设范围,形成更为现代化的非遗文化传播体系,打破传统非遗保护工作在时间、空间、地点等方面的限制,为更多的人民群众提供了解非遗文化的机会。最后,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宏观调控作用,围绕群众文化和弘扬非遗文化建立健全相应的传播机制,引导群众自觉主动走进非遗文化传承环节中。例如:加强文艺队、文体队、演唱队等群文组织建设,覆盖不同年龄段的群众,强化所在地区特色文化的知名度,进而实现群文与弘扬非遗文化护的融会贯通。

(四)创新方式,提高群众弘扬非遗文化热情

应用合适的方式方法,是群众文化与弘扬非遗文化工作深层次融合,并获得理想效果的关键所在[4]。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发挥群众文化在弘扬非遗文化方面的独特作用。不仅如此,还可以使得群众文化的内容及形式在原有基础上逐渐丰富,朝着多样性的方向发展。

一方面,开展各种类型的传统民俗活动。在生活历史实践当中,对于民族或社会群体而言,会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及所在地区的文化特色,形成相对稳定的文化活动,并对其进行传承,由此形成民俗活动、民间文化活动。因此,基于群文活动传承和保护非遗文化时,要善于利用这些民俗活动,增强非遗项目的生命活力,实现传统民俗文化艺术传承与群众文化活动之间的深层次融合,充分彰显地方文化特色。需要说明的是,在这一环节中,要调动群众参与传统民间文化艺术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对非遗传统活动的可持续及创新化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与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开展文化遗产日主题活动。在对非遗进行保护和传承时,要对非遗项目的特征进行深层次分析,利用特定的节日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如表演、比赛、展示等,调动群众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强化群众的活动体验感。在活动参与中深化对非遗独特魅力的感知和理解,进而自觉主动成为非遗的传承者、弘扬者和保护者。例如:公共文化机构可以利用“中国文化遗产日”这一节日契机,开展主题为“文化保护,你我同行”“薪火传承,千秋万代”等活动,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其中,加深对非遗项目的理解,强化群众的情感体验,实现弘扬非遗文化与群文活动的紧密联系。

(五)还原本真,防止信息失真情况出现

当前,以群文活动为载体,开展弘扬非遗文化工作时,会出现文化遗产失真的现象,探究其中的主要成因包括商业利益诱导、传统文化传承断裂、宣传不合理等。因此,为了更好地实现非遗保护与群众文化的有机结合,则需要基于现实生活实践,有效呈现还原非遗的本真,避免信息失真现象的形成,强化非遗文化弘扬效果。

首先,商业元素作为群文活动、非遗保护活动的附加元素,需要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着手点,秉持真实性、客观性的基本原则,如实介绍文化遗产,将商业元素对非遗保护工作造成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小范畴内。其次,在开展群文活动时,要以非遗项目为主要对象,做好历史研究、民间调研等工作,获得真实可靠的数据,确保非遗原貌处于尽可能圆环的状态,消除非遗在传承保护期间的断裂现象。最后,利用现代化手段尽可能地展示非遗项目原貌。对于无法展示原貌的非遗项目来说,相关人员要以图片、语言等多种方式进行说明介绍,深化群众对非遗项目的全面了解。

(六)人才建设,大力培养非遗传承人

非遗保护与传承是一个系统性、全方位、全过程的工作,需要后续力量的支持,从而强化非遗保护与传承效果。但是现阶段,深入到实际当中,可以发现,非遗继承人所占比例属于相对较少的状态,且绝大多数非遗继承人年龄相对较大,倾向于老龄化,年轻群体相对较少。

因此,政府及相关文化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组织引导作用,重视对非遗继承人的大力培养,对于非遗继承人进行适当性的奖励和补贴,调动非遗继承人带领团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群众文化活动当中,也需要将非遗融入其中,夯实群众支持基础。在其中挑选出更多的优秀继承人,从而提高非遗保护继承工作的整体效率。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强化非遗继承人的培养效果,要做好顶层设计工作,对非遗及继承方面的法律法规加以完善,对继承人的合法权益进行切实有效的维护,引导非遗继承人明确其自身的权利和义务,确保非遗继承人在保证非遗项目原汁原味的基础上,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加以创新,从而实现非遗的可持续发展。

结论:综上所述,弘扬非遗文化与群众文化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弘扬非遗文化离不开群众文化,群众文化是弘扬非遗文化的基础环节,并且通过群众文化的呈现可以充分彰显非遗内涵。现阶段,弘扬非遗文化与群众文化结合面临群众非遗保护认识浅显、群众非遗认同感较弱、群文活动中非遗保护失真等困境。因此,这就需要公共文化机构妥善处理好群众文化与弘扬非遗文化之间的关系,借助加强重视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搭建平台做好弘扬非遗文化基础工作、强化宣传拓展非遗文化弘扬传播空间、创新方式提高群众弘扬非遗文化热情、还原本真防止信息失真情况出现、人才建设大力培养非遗传承人等策略的实施,实现两者的深度融合,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参考文献:

[1]闫慧.探讨非遗保护传承和群众文化有机融合的有效策略[J].百花,2023(06):83-84+88.

[2]周彦恭.加强群众文化工作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探讨[J].青春岁月,2022(21):23-25.

[3]陈圣洁.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群众文化属性,大力提升非遗保护和公共文化服务双重效能[J].中国民族博览,2021(04):98-100.

[4]杨文娟.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群众文化中艺术价值的体现[J].艺术品鉴,2020(29):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