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本区冬小麦提质增效绿色高产种植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3
/ 2

浅析本区冬小麦提质增效绿色高产种植技术

方芳             赵春

睢宁县农业农村局    睢宁县邱集镇农业农村办公室

摘要: 小麦是我县重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方式有两种,即水田和旱田茬口轮作种植,其中水田茬口约50万亩,旱田茬口约60万亩。食用小麦面粉是本地人们的生活习惯,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健康饮食成为风尚,冬小麦绿色高质量种植十分必要。采用“控肥增效、控药减害、巧浇三水”等措施进行减本增效,实现饮食安全,稳产增产,是本区小麦生产的必由路。

关键词: 小麦品种、种植、绿色、防控、高质、高效

  1. 选用优质高产稳产,适应性、抗逆性强的小麦品种

1.1.严把种子质量关,小麦种子在收割和加工过程中,常有籽粒机械破损、混有草籽、杂物和带病的籽粒等,并且同一品种不同花位形成的籽粒也不同,多花型品种更明显。 要选择籽粒饱满均匀,纯度大于99.0%,净度99.0%以上,发芽率大于85%以上,保证播种出苗质量。

1.2.本区种宜选择弱冬性、半冬性、筋中强筋的小麦品种如烟农19,中麦895,徐麦30,徐麦33,怀麦44,怀麦50,济麦22,百农207等。

2.种子处理

2.1晒种:播种前3-5天,选晴好天气晒1一2天。避免在高温水泥场上晒种,防止高温伤胚。

2.2药剂拌种,是防治地下害虫与苗前期病虫害,保证播种全苗齐苗壮苗的有效措施。可选用27%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20mL对水180mL拌种或包衣10kg麦种,或31.9%戊唑·吡虫啉悬浮种衣剂40mL对水200mL拌种或包衣10kg麦种,或2.3%吡虫·咯·苯甲悬浮种衣剂60q兑水150mL拌种或包衣10 kg麦种:或选用杀虫剂与杀菌剂混合拌种或包衣,如选用40%辛硫磷乳油50q或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20mL加6%戊唑醇悬浮种衣剂5 mL兑水180mL拌种或包衣10kg[1]。拌种力求用药量与浓度和用种量比例准确,要按药品使用说明进行,不要随意增加或减少。拌种后要堆闷4-6小时阴干后播种。

3、标准化播种。

采用旋免耕机条播,播种深度2.5-3.0厘米,适宜的播种量,“灭三籽,争五苗”。秸秆还田要耕翻埋草。耕作层要做到“深、透、实、平、细”上虚下实,播种后随机镇压,保证种子与土壤密结,及时吸收水肥气热,促苗齐、匀、快、全、壮生长,为培育冬前壮苗促大蘖争大穗奠定基础,避免分蘖过期不侯现象发生。

3-1秸秆还田技术:无论是水稻、玉米等秸秆,收割后趁鲜立即粉碎,碎草长度5厘米左右,深翻耕作层30厘米左右(不超过犁底层),将碎草埋入耕作层下,之后旋耕细耙。秸秆还田改善了土壤理化性状,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微生物群落,促进土壤三相物质协调,提高土壤蓄肥保水能力,满足小麦根茎叶生长,为小麦高产搭好丰产架子,奠定了良好的地力条件。

3.2.适期播种:根据茬口、品种特性,推算适宜播种时间,一般测定连续5日平均温度16-18℃可播种冬性品种,14-16℃可播半冬性品种,12-14℃可播弱春性或春性品种。本区正常气候年份旱作茬口小麦一般播种适宜时间是10月5日—10日,亩小麦播种量是10—12.5公斤;水稻茬口小麦播种时间是10月10—16日,每亩适宣播种量15-17.5公斤,秸秆还田要适当增加播种量5%一10%,每亩播种量不宜超过20公斤,适播期后每晚播1天,要增加0.5公斤麦种。

3.3.合理配方施肥

为保证小麦优质高产稳产,满足各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元素的需求,采用测土配方法施肥,做到有机无机相结合,氮磷钾微相配合的原则。每亩施商品有机配150公斤或优质腐熟有机肥1000公斤,秸秆还田田块增施尿素氮肥5公斤,满足秸秆腐烂前吸收氮素与幼苗争肥的观象。水稻茬口亩施45%(N25Ρ15K5)50公斤,旱作茬口亩施36%(N22P10K4)50公斤,拔节孕穗期视苗情施好孕穗肥,以补氮和钾为主。基追肥比例按7:3比例施入。

  1. 麦田化学除草:

化学除草以越冬前为主。具有用药量少,防治效果好,对下茬作物安全间隔时间长等特点。根据小麦田间草相,选择相对应的化学除草剂,于播后苗前或播后小麦3叶期杂草一叶一心期,选择晴暖无风天气施药。以阔叶杂草为主的麦田,播后苗前施用.50%异并隆可是性粉剂,每亩150克;小麦3叶期杂草一叶一心期用40%唑草酮水分散剂4-5克,或36%二甲双氟油悬乳剂30-40毫升,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田块,播后苗前用异丙隆或乙草胺或苗后小麦3/1叶、4/0叶期施用3%甲基二磺隆悬浮剂20-25毫,兑水30公斤均匀喷雾;单双子叶混生田块,播后苗前用50%异丙隆150克或苗后小麦3/1叶、4/0叶期先喷施3%甲基二磺隆悬浮剂20—25毫升,间隔5—7天再喷雾氯吡氟氧乙酸、苯磺隆或适宜的复配剂,兑水30公斤喷雾防治。

  1. 巧灌麦田“三水”

小麦浇水和肥料同期,小麦一生耗水量400-600毫米,高产小麦一生耗水约300方/亩,生育期间降水50-100方/亩,小麦春季依目前地力,管理水平,苗情有三水可满足高产要求 ,三水是小麦生长前中后三个生长阶段对水分的需求规律。尤其是秸秆还田麦田,当麦苗长到3叶一心时,土壤夜冻日消来临之前,灌好一次苗水,此次灌水,不仅使土壤与秸秆机互沉实,加速秸秆腐烂,更利于小麦根系与土壤密结,吸收肥水,形成壮苗越冬,土壤蓄积水份达到冬水春用效果。拔节孕穗抽穗生长旺盛对水分需求较多,此阶段浇灌拔节孕穗水满足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的需要,满足幼穗发育形成穗大粒多的需要。小麦杨花灌浆期受旱易形成籽粒空瘪,此期灌好杨花灌浆水对增加千粒重十分必要。灌好此“三水”是提高小麦品质和产量的重要措施。

6.绿色防控、综合防治病虫草害。

本区小麦主要病虫害有纹枯病、白粉病,绣病,蚜虫,红蜘蛛,吸浆虫等,草害主要有看麦娘、播娘蒿等,依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首先加强农业防治,选用抗病耐病品种,精选种子,标准化播种,培养壮苗,建立高质量群体,提高小麦自身抗逆能力,其次,加强小麦病虫草害监测做好预测预防,一旦达到防治指标即选用相应药剂,做到精准施药,及时防控。使用高效植保器械,减量增效防治。如自走式喷杆机,无人机,提高防治效率和效果。

7遵守“一喷三防”

小麦生长中后期,因“农业三角原因”,多种病虫害相继发生,并伴随干热风影响,对小麦正常生长发育造成危害,结果影响小麦品质和产量,因此将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混合喷施可达到防病、防虫、防干热风、防早衰的作用。一般在第一次施药后7—10天再喷一次,可达到增强小麦抗逆性和增加粒重提高品质的作用。主要防治白粉病、纹枯病、锈病、麦蜘蛛、麦蚜及麦田杂草。

7.1防治小麦纹桔病:可在3月上旬每667m2用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32-64g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75-10加水50-70kg喷雾,药液要尽量喷到麦株基部,以提高防效。

7.2防治小麦黄花叶病:可追施尿素5kg/667m2以补偿营养,再加5%氨基寡糖素75ml或2%菌克毒克200ml,对水5雾或每667m2用0.5kg尿素加0.2kg磷酸二氢钾对水50kg喷雾,加速苗情转化。尚未发生的日喷施病毒灵和一些杀菌的药物,提高抗性,预防发生。

7.3防治小麦红蜘蛛:每667m2可用1.8%阿维菌素乳油8-10ml,对水40kg喷雾,或20%哒螨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

7.4防治小麦蚜虫: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或3%啶虫脒可湿性粉剂10-20g/667m2,加喷雾,可兼治麦叶蜂等[2]。

  1. 适时收获,蜡熟末期及时收获,晒干水分。

参考文献:[1]吴政春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0第3期

            [2]程春爱   河南农业         2010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