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教材资源,培养唯物史观——校本研学课堂探究明亡于崇祯的历史启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3
/ 3

丰富教材资源,培养唯物史观——校本研学课堂探究明亡于崇祯的历史启示

马浩瑀

镇江市外国语学校  

摘要:围绕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中《明朝的灭亡》一课,以校本研学课堂形式丰富课程教材资源,尝试补齐崇祯个人因素与明朝灭亡存在的逻辑关系,以“不以成败论英雄”、“皇帝是历史的奴隶”引领学生探究其逻辑脉络,以“时势造英雄,时势同样留遗憾”、“人和虽为上,知人更会善用人”、“顺势尽力为,逆流坚毅显本色”的历史启示,培养学生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

关键词:课程教材  教材资源  研学课堂  逻辑设计  历史启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课程教材要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1]作为一名初中历史教师的我们就是要以学科教材为主要资源,传授基础知识,灌输唯物史观,突出学科育人,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时空观。《明朝的灭亡》是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的一课,笔者结合教学实践,通过史料补齐,运用校本研学尝试从崇祯帝个人因素探究“明亡于崇祯”的历史启示,化解教学中的难点重点,富集唯物史观。

一、课题确立缘由

2022版《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在目标要求中指出:学会在具体的时空下考察历史。能够将事件、人物、现象置于历史发展的特定或总体进程及具体地理空间中国加以考察,并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认识其地位和作用。[2]对于选择材料新课标又强调“历史课程内容的选择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和价值引领,精选基本的、重要的、典型的史实……增强课程内容的生动性”……初步学会依靠可信史料了解和认识历史……初步学会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对历史的看法[3]。因此笔者认为课程教材的整体建构是教学特色文化的承载与体现,是实现全面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发展的内涵动能与重力支撑笔者尝试以校本课程形式补充教材中薄弱或缺失的部分回应学生思考出现的疑问,以唯物史观的培养体现学科育人的教学追求。

选择校本课程探究明亡于崇祯的历史启示,是基于新课标将育人与教材相结合,时间与难点共突出,追求校本课程学科化的需要。关于明朝灭亡的原因,现有教材从明代中后期神宗万历开始追溯,涉及武宗熹宗言行荒诞,朝臣党同伐异,民间土地兼并,百姓惨遭盘剥,部分史事还以小字详细叙述等等,内容丰富,故事性强。表达出编者对于这段历史发展时期因果关系的定论,这就是政治腐败触发社会动荡,社会动荡助推政治腐败。这种逻辑关系学生们是容易理解,但这里有个资料缺失,就是作为亡国之君崇祯帝个人因素鲜有提及,难免有逃避历史责任之嫌。毕竟历史上接一手烂牌最终打成王炸的君王,不乏其人,因而明亡于崇祯与其个人因素难脱干系。有必要由此切入,挖掘资源丰富史料,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和宏大的时空观,故笔者确定将其放在以“立品课程”冠名的校本课程中并尝试以研学课堂形式实施。

研学课堂是基于教学体系重构的教学新样态,它通过重构体系要素相互关系以及某个内在环节,增强师生课堂体验感,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有效地达成学科育人的目的。笔者认为研学课堂在教学程序上的标志是将教学评价前置,将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同时整合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以达成“处处有目标,时时能评价”的价值追求。教学评价的前置侧重于对学生认知程度、育人效果和应用水平的测量,体现出教学评价的全过程,而且特别注意这种评价自身的逻辑关联和方式应时。研学课堂试图将教学评价视为“纲”,力图“纲举目张”,达到以评促研,以评促教,以评促训,以评促改的效果。同时这种体系重构在效果上强调学科的育人职能和学科知识达成的相融共生,在方式上强调通过“研中学”“学中研”在浸润、体验、探索中培养核心素养,在功能上将师生强烈体验感和获得感作为教学相长主要承载,在体系上强调单元整体、大概念和内容进阶的严谨、科学和完整。“研”是形式,“学”是目标,这个目标即是知识的传承,更是素养的凝炼。

基于丰富教材资源的需要,“以古为镜,可以知兴衰”学科追求,研学课堂教学尝试,笔者确立此课题进行研究实践。

二、教学逻辑设计

由于初中生情认知水平、心理特征的制约,笔者在选择历史事件、人物作为研究对象时特别注意三方面条件:一是要具备复杂性,如果我们选择的对象过于简单,学生一眼便知其单调,缺乏吸引力,就没有探究意义了二是要具备知名性,如果选择对象的时代背景、历史资料非常冷僻,学生感觉很陌生,同样难以激起共鸣;三是要关注适龄性,初中生历史知识、评析能力尚为稚嫩,需要以适当方式去引领,逐步提升思维评析能力,因此实施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接地气,要适应学生年龄实际。明亡于崇祯有诸如电影、电视、书籍、小说等通俗资源,许多学生对此框架不陌生,细节不清晰,如此正符合开展探究学习。当然这个过程需要我们自觉地运用历史心理学去剖析历史人物,运用一定的社会学、地理学甚至农业学的知识去丰富学生的认知,激励其开动脑筋,共同去理清逻辑脉络,以达到培养核心素养的目的。在教学设计中,由于种种原因,我们不能够类似“研究生式”完全专题化,而是更侧重去教师的主动引领和归纳,避免变味、变质、变道。

笔者选择民间俗语和陌生警句作为主线,承担教学分目标、分评价功能,体现研学本质,利于研究探讨。

“不以成败论英雄”这是一句人们耳熟能详民间俗语,笔者以此论点为据。我们以已有的学生合作学习小组为依托,向他们推荐相关资料。其中有清代官修纪传断代《明史》、樊树志的《崇祯传》、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任世江《全面解读明朝灭亡》等书籍、文章,并特别标注出集选部分,鼓励学生分工研读,开展讨论,每小组推举一位代表发言。当然由于年龄、学识的制约,这些发言往往见地肤浅,结论单一,缺乏对历史人物心理活动的研究,缺乏个人心理与社会背景关系分析,但其故事场景叙述多,对研究对象情绪、能力、喜好、性格的线索搜寻和研判也有一定涉及,特别是崇祯帝当时所做的不少益事,学生也纷纷提及到,这就真正达到研学效果了。“成王败寇”是最通常的历史定势笔者则希望以更宏大的历史纬度引领学生客观、公正、理性地去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避免脸谱化二元式的简单粗断,为唯物史观提供正确的方法论支撑。

“国王是历史的奴隶这是俄国伟大文学家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中的警句,许多人对此是不认同或者有疑惑的。皇帝是封建时代最高权力的拥有者生杀予夺,尽快乐,岂能为奴隶乎?托翁则释言:“人类有意识的为自己而生活,但却在无意识之中,成为了全人类历史目的的一种工具,皇帝当然也不例外。[4],简单地说就是人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难免被那个时代所缠胁,其实我们的祖先早就认识到这种无意识形成的生活目标或方向的存在,并将其浓缩为一个字——“势”,由此出笼的“天下大势”、“势如破竹”、“势不可当”等众多成语便诠释了这个内涵。在人类历史长河中,顺势而为定鼎天下,大势已去落荒而亡比比皆是。崇祯帝的悲剧,有个人行为的因素,但大势难为则是根本,徒留多少沧桑感叹!

不以成败论英雄”、“皇帝是历史的奴隶”通俗中有辩证法,陌生里含归因性,容引领学生在纷繁复杂的资料感知个人与时代的关联,触摸唯物史观的精髓,建立正确历史观、时空观。

三、历史价值启示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5]历史上的崇祯帝虽谈不上英雄,却也是一个重要历史人物,他辜负了时代,时代也拖累了他。笔者将研学过程中归纳得出的历史价值启示,直接以标题的形式灌输给学生,虽未必言简意赅,但也通俗易懂,特别是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程度方面还是大有裨益的,从实践效果上看学生还是接纳叹服的。

时势造英雄,时势同样留遗憾。《明史》道:“故论者谓明之亡实亡于神宗(万历),岂不谅[6]此言不虚。神宗帝朱翊钧近三十年不理朝政,再有援朝抗倭消耗国力,极大牵制了社会的发展。泰昌帝一年而终,天启帝朱由校继位。但天启帝不务治国正业,专迷木匠活,于是大宦官魏忠贤独霸朝政,朝延上下乌烟瘴气。天启帝临终选择兄终弟及,遗诣“吾弟当为尧舜”,这使得本无缘皇位的信王朱由俭成为崇祯皇帝。应该说崇祯上位是天启帝临终唯一圣明之事,国有长君社稷之福,客观上说崇祯帝也算得上是位励精图治,有所作为的皇帝。

崇祯的时代,历史已经进入了新的动荡阶段。首先是气候发生较大变化,干旱、飞蝗、地震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人民正常生活难以维持。此时明朝立国二百余年,人口数目剧增,民生压力巨大,而当时生产关系调整、变革也由于主客观原因出现停滞甚至倒退。例如朝廷裁撤驿站本是缩减开资,但客观上也将不少人从体制内挤出,沦落为流民,后来大明的终结者李自成便是其中之一。民遍野缺乏赈济,难免挺而走险,拉杆子占山头,加剧社会的动荡。其时北元蒙古各部落不甘偏隅,蠢蠢欲动,建州女真也趁机征伐兼并,势成尾大不掉。内忧如此,崇祯帝虽有对策,但收效并不持续显著,更谈不上乾坤扭转之效。

历经百余年的治理,明朝中后期的农业、手工业、商业已经高度发达,海中贸易特别是民间贸易已经规模超大,影响甚远,社会机体中资本主义萌芽已经显现,农耕文明渐入鼎盛。1633年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的荷兰军队曾在金门岛与明朝守军交战史称“料罗湾海战”结果是荷兰告负,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大败西方海军。三年后英国试图借助葡萄牙对华贸易垄断而打入中国市场,英军6艘船舰在威德尔上尉率领下袭扰中国沿海最终被明军击败史称“明英战争”。最终交战双方谈判和解,英方赔偿中方白银2800两,明廷也适当让步准许英方在广州开展贸易活动。由此可见,前工业革命时代的国家并不足以撼动农耕发达的大明帝国,明末社会危机主要来自民生凋敝和外藩崛起。这攘外安内的双重危机,让一个无缘皇位却登顶,且在宫闱中长大的崇祯去承担,确实也太难为了。时势造英雄,时势同样留遗憾,最终也是这些遗憾,演绎成了甲申亡国悲剧。

人和虽为上,知人更会善用人。孙子兵法将“天时、地利、人和”归纳为成功的三要素,其中人和为首。其实人和也是动态的,具有变化性和阶段性,主政者的知人善用和持之以恒才是成功的关键。套用现代管理学的一句话“三份创意七份落实”,没有有效的持续的落实再高明决策都难免归零。

挽狂澜既倒,扶大厦将倾,既需要当政者有非凡气魄,更需要有霹雳手段。在波诡云谲,变幻莫测的历史舞台上崇祯帝也曾才华施展,气度不凡。他勤于政务铲除阉党,平息党争,关注民生起用袁崇焕为兵部尚书,赐予尚方宝剑,托付辽东镇守重任。平反冤狱,重新启用天启年间被罢黜的官员为惨遭迫害的东林党人昭雪,让社会正气得以恢复,朝野生机为之一振,似有中兴气象。

崇祯帝的个性是棱角分明缺乏圆润,锋芒毕露,鲜有通融。复杂多变的形势,层出不穷的难题,强大的压力使得他性格发生裂变,机与愚蠢,胆略与刚愎,高招与昏,交替而行。他励精图治,自律甚严,但求成心切,结果适得其反。他不拘一格起用人才,但用而不专,疑神疑鬼,翻脸无常。从内阁大臣到封疆大吏,更调频繁,惩罚严酷,君臣之间实质上离心离德,“人和”更无从谈起。袁崇焕遭冤杀就是典型例子,袁崇焕抗清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宁锦大捷但在北京保卫战紧要关头,却被崇祯帝以“擅杀岛帅(毛文龙)”、“与清廷议和”、“市米资敌”等罪名凌迟处死。史书云其是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但崇祯本人狐疑作祟却才是根本。

崇祯帝勤于政务,在位十七年微稍懈怠,但其刚愎自用,实质上是孤家寡人。当时的自然灾害严重,朱朝朝廷和李自成大顺军经济都很困难,而后者更甚。由于“闯王不纳粮”的承诺,李自成大顺军钱粮紧缺,直捣黄龙的真正内驱是摆脱经济窘境。当时大顺军兵临北京,是希望通过城下之盟,让朝廷屈服进而能赔付钱款并允其割让陕西自立,所以当时大顺军方面开出的政治条件还是比较优厚的,大明国祚延续应该问题不大对此崇祯帝内心是有数的,也是愿意接受的,但他希望内首辅魏藻德出面主持。当时朝堂君臣之间猜忌已经非常严重了,内阁不愿意背负丧权辱国的骂名,他们也清楚崇祯帝事成后一定会推诿问责,故朝臣们一律噤声回应,于是大明最后一线续命机会就在这内卷中丧失了。“上下同欲者胜”,何况各怀诡异!人和做不到,善用更难为,于是煤山拐柏成了崇祯帝归命之所,除太监王承恩外竟无一人相随,也是太凄惨了。

顺势尽力为,逆流坚毅显本色。崇祯那个年代虽然矛盾交织,但机会也是伴随而行的。顺流尽力为之,逆境本色坚毅,是成功者应有的品质。崇祯帝自小生于宫闱之中,没有真正生活的历练,遇上惊涛骇浪,进退失据,很难真正有所作为。纵观中国历史上帝王改变历史走向的不乏其人。西汉武帝刘砌就是凭一之力扭转了历史前进的轨迹,当然其前有高祖、惠帝、吕后的一江山,恢复经济,中有文景剪灭诸侯之患,积存经济红利,政治文化走向统一。但更凭借的是武帝个人素养品质,于是方能沐先祖余荫挟天下财富,开疆拓土,奠定强汉伟业而明经神光熹三帝衰微,烽烟四起,满目疮痍,崇祯帝虽有振兴之志,呖血之勤,但优柔寡断,缺乏坚毅,逆境之时更是昏招不断当年京城被困之时,各地勤王之师何止百万,却没有实质举动,崇祯帝魅力不够,缺乏杀伐决断是其主要原因。当时曾有大臣提议护送太子或王子赴南京监国,留后路以应变局,最终崇祯仍心存幻想,当断不断,以至不了了之。故明亡于崇祯,虽有种种偶然,却也是历史必然。明亡于崇祯,体会到其背后的个性缺陷,也感慨灾难来临时的那份茫然与无奈,有同情有惋惜,更信服势不可挡的历史必然。

“读史使人明智”。从历史教材出发,丰富、挖掘、整合、开发教材资源,应该成为我们每位历史教育工作者的行为自觉。让我们在历史教学实践中,渗透立德树人的教育思想,为学生的成长涂抹上唯物史观的靓丽底色。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版
  2.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社,2022版
  3. 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版
  4. 罗贯中.《三国演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版
  5. 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9版
  6. 樊树志.《崇祯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版

 


[1] 习近平.用心打造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精品教材[N].新华社,2020—11—29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4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2—3

[4] 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20.1066

[5] 罗贯中.《三国演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1

[6] 张廷玉.《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