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制度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3
/ 2

文物保护工程管理制度探析

向东海

来凤县文物事业发展中心  湖北省来凤县   445700

摘要:文物是承载历史底蕴的重要载体,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加强文物的保护,对于研究历史、展现民族风貌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博物馆需要做好文物保护与安全管理工作,与时俱进来提升整体工作质量,确保博物馆文物得到科学、妥善的保护。通过加强博物馆馆藏文物管理,一方面可以使博物馆社会价值得到充分发挥,另一方面还可以满足文物保存的客观需求,有效传承民族文化。由于受到各种因素带来的影响,进而导致在博物馆馆藏文物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相关问题,不利于文物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需要结合当前博物馆馆藏文物管理现状,采取有效的管理对策,合理优化和完善馆藏文物的管理体系,使馆藏文物的整体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使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得到保证。

关键词:文物;保护;管理

引言

文物的既有性决定了文物保护工程项目的特殊性、唯一性,需要针对性地对保护对象开展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工作对于传承、研究和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日益凸显。但是,在相关工作开展过程中,博物馆普遍存在文物保护工作创新能力不强和文物修复技术水平不高等问题。

1博物馆在文物保护工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

精品陈列展览和社会教育活动是博物馆为人民

群众提供的重要公共文化服务,因此其对相关工作的

投入力度较大。 笔者发现博物馆在开展相关工作的

过程中,对文物保护的重视程度不高,主要表现在以

下两个方面:一是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制度不健全。 大多数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制度制定时间较早,不符合新时代博物馆文物保护要求。 二是文物保护宣传力度不够。 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宣传工作形式主要为会议,召集业内人士在文物保护工作方面进行研讨交流,辐射人群少、研究不深入,仅在行业内部宣传了文物保护的重要性,难以调动全社会的文物保护积极性。

1.2文物保护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不足

专业人才是博物馆开展文物保护和修复工作的核心,因岗位专业性强,博物馆的文物保护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文物保护专业人才数量较少,二是文物保护队伍的整体工作能力有待提升,三是文物保护专业人才队伍的结构不合理。 以某博物院为例,一方面,其文物保护部门的人员构成以聘用人员为主,在编人员的数量较少,重要的文物保护修复工作主要由在编人员承担;另一方面,聘用人员的流动性较强,其难以留住岗位能手和专业人才。

1.3文物保护技术水平不高

博物馆开展文物保护和修复工作的基础是配齐专业的文物保护修复设备。 受文物保护修复场所和专项资金的限制,大部分博物馆都无法及时更新老化的设施设备,难以利用最新的设备和技术开展文物保护修复工作。 一方面,河南博物院的文物保护修复设备陈旧,文物保护部门的办公用房建成时间较早,开馆时购置的专业设备已老化,存在功能缺失、易出故障等问题,难以对新出土文物器物进行有效的保护和修复;另一方面,河南博物院的文物保护场所面积较小,导致相关工作场所的空间布局不够合理,难以摆放大型的专业设备,不利于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高效开展。

2博物馆文物保护工作提升策略

2.1优化配套制度和保存环境

(1)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博物馆应建立科学、严密的管理体系,包括人员组织管理、文物档案管理、文物保护技术管理等。通过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可以确保博物馆的文物保护与安全管理工作有序、高效地进行。(2)加强文物保护技术研究。博物馆应加强文物保护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如无损检测技术、数字化文物保护技术等,提高文物保护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此外,还可以通过与国内外文物保护机构和科研院校的合作,推动文物保护技术的创新和发展。(3)完善文物保存环境。保存环境是文物保护的关键因素之一。博物馆应采取措施,优化文物保存环境,包括控制温湿度、光照和空气污染等因素对文物的影响,确保文物保存环境稳定,并且符合文物保护要求。此外,博物馆还应建立完善的文物储藏管理制度,确保文物储藏环境的定期检测、维护和管理。

(三)提升管理队伍整体专业素养博物馆应

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这包括不断更新文物保护与安全管理的最新理论、技术和政策,加强对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应用,提高管理人员对文物保护与安全管理的认识和理解。博物馆应鼓励团队合作和沟通,促进管理人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定期举办工作会议、组织专题研讨和交流活动,可以促使管理人员之间相互借鉴经验、分享问题和解决方案,提升整体管理团队的专业素养。博物馆应提供持续的培训机会,包括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内部培训可以通过举办定期的培训课程、工作坊和实践经验交流等方式,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外部培训包括前往外地统一接受培训,参观其他地区博物馆,在对外交流和学习中,逐步提升博物馆工作队伍整体专业素养。

(四)推进文物管理智能化改革

信息时代背景下,博物馆在文物保护和管理中也要紧跟时代发展趋势,积极引入信息技术创新变革,提升文物保护和安全管理智能化水平。博物馆可以引入先进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包括文物档案管理、文物库房管理、文物调查与鉴定、文物修复与保护等方面的管理。通过信息化系统的应用,可以实现文物管理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提高文物管理的效率和精确度。采用先进的文物安全监测技术,包括视频监控、红外线监测、气候监测、智能报警等。这些技术可以实现对文物的实时监测、预警和报警,帮助博物馆及时发现文物安全隐患,采取措施进行保护。利用先进的数字化保护技术,包括数字化文物影像、三维扫描与建模、虚拟展览等。这些技术可以帮助博物馆实现对文物的数字化保护和传播,减少文物长期展示和操作的风险,同时,也方便了学术研究和公众参与。

结束语

数字化保护与管理是博物馆文物保护重要手段之一,能有效促进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提高文化产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公众对文物的认识和理解,助推文物文化的普及和发展,有效推动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等领域的应用和创新,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未来,数字化保护将继续发展和创新,为博物馆文物保护和文化遗产传承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惠荣 , 闫宇骋 . 基层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和人才队伍建设分析 [J]. 文化产业 ,2022,(27):115-117.

[2]朱彩婷 . 基层博物馆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的相关问题探析 [J]. 参花 ( 下 ),2022(9):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