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交通工程管理中加强管线管理的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3
/ 2

市政交通工程管理中加强管线管理的措施

熊世洋

河南省商城县

摘要:我国地域辽阔,交通运输线路十分复杂,地下管线就是影响交通运输作业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经济发展迅速,现代化城市建设脚步逐渐加快,地下管线分布愈发密集,近年来由于管线问题引发的安全事故屡见不鲜。随着管道爆炸、污水管道渗漏、燃气管泄露等一系列事故的发生,国家以及各区域政府对于管线管理给予了高度重视,各大应对新策略频出,以地下管线安全治理作为管理工作开展主要内容。想要有效提升管理工作效率,就必须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针对性解决已经出现的问题,从源头入手,消灭管线管理这一“顽疾”,为我国交通事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提供必要保障。

关键词:市政交通工程;管线管理

1 交通工程管理中管线的概述

交通工程管理中的管线网络由各类管线构成,分别为电力管线、通信管线、供暖管线、供水管线、排水管线与天然气管线等等组成,各管线分布无规律,整体管线网络结构复杂。在地下管线施工当中,拥有着诸多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地下管线通常采取深基坑作业方式,所以对于支护结构有着特殊要求。部分施工单位在进行地下管线设计时,并未进行实地勘察,导致施工中缺少操作指导环节,致使交通工程建设中,管线损坏等情况频发,影响交通工程建设效率以及质量。

2 针对交通工程管理中管线问题的探测方式

2.1 管线探测

管线探测工作通常结束于设计前期,其中包含的内容诸多,以管线普查、管线协调、管线专项探测等工作为主。管线普查主要工作内容为调查现场情况、收集资料等形式,针对工程项目范围中涉及的管线进行排查与探测,最终制成管线普查成果表。最后依据成果表对管线种类、使用数量以及所了解区域用户等一系列信息进行详细统计,确保管线协调会的顺利开展。管线协调会主要是指由工程主管单位与管线权属单位进行普查结果检验,为专项探测工作开展提供基础支持。管线专项探测与管线普查存在较大差异,主要是针对必要管线进行精细化探测,以此保障管线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管线专项探测需要全面分析管线问题,其中包含效率、精度等方面。在交通工程设计阶段应注意避开必要管线,防止交通工程施工过程当中的管线损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大程度上减少非必要的管线迁改,减少交通工程资金投入成本,实现缩短工期的最终目的。管线探测通常情况下采取物探方式,主要包含直连发、夹钳发、三维陀螺仪、探地雷达等等形式,在具体选择上需要以工程实际情况为主,选择最为适宜的物探方法,提高探测工作效率,确保探测数据的准确性,比如,电磁法具有高精度、高效率的特点,但在非金属管道当中,电磁法的使用具有限制性,所以需要使用地震映像等手段。

2.2 土壤勘探

在开展交通工程的地下管线施工前,还需要对施工范围内的土壤进行勘探,明确建设地下方土壤实际情况,以勘探数据为基础,对地下管线施工进行全面优化,保障交通工程顺利开展。在进行土壤勘探过程中,能够使用的技术手段种类多元化,其中钻探勘察技术有着重要作用,在整个土壤勘探工作当中,该技术具有实用性与高效性。钻探勘察技术是针对土地纵向变化进行全面考察与分析,在土壤勘探工作当中具有普及性。钻探勘察技术是十分常用且可靠的土壤勘探技术之一,相较于其他方式有着显著优势[3]。在运用该技术过程中,工作人员能够对钻孔点进行合理应用,以分布规律为重点,勘探施工区域深部岩土,从而反映出岩土层的分布以及自然变化,以便于交通工程地下管线施工设计的改进与优化。在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对于建设得土壤土质能够我拥有明确认知,从而进一步确认管线防护材料,以此作为优化设计的重要基础。在利用勘察技术进行地下土壤土质勘察时,必须重视工作过程中的安全性,保障勘察人员生命安全,在此基础上,得到具体准确的土壤数据信息,为管线施工提供参考。

3 交通工程管理中加强管线管理的措施

3.1 对轨旁设备管线进行综合布置

综合布置轨旁设备管线是交通工程管线管理中的主要措施之一。由于对既有盾构隧道之内设备的布置太过紧凑。因此,维护操作的空间就比较狭窄,伴随着对各种新技术的运用,轨旁设备数量越来越多,管线布置的拥挤程度也越来越大,不仅敷设面临着很大困难,同时运营、检修工作中也会面临很多不便。因此,相关人员应该以标准作为基础,针对相关设备进行科学合理的综合性设计。通常情况下,管线的布置应以车流的实际方向为准,在其左侧,之后以相关数据以及电压要求为准,确保管线预留拥有足够的空间,并将安全电线放置于行车方向右侧。因为民用5G的进一步推广,漏缆的安装数量越来越多,设置弱电管线时,应综合考虑其抗干扰间距方面的要求。采用专用回流轨技术,可解决由杂散电流所引发的隐患,采用专用回流轨线路,应根据回流轨布置设备界限。

3.2 对污水管设施引排保护

污水管引排保护是交通工程管线管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措施,通常情况下,没有经历迁移施工的管道在封堵后,需有一段时间恢复,其施工状况为:并未实行封堵的基坑工作中,一旦出现管道渗漏情况,就必须进行破口处理,将污水引流,确保污水不会影响交通工程基坑作业,该环节中需要保障具有破口处的整体平整性以及角度。一般来说,管道埋藏深度并未达到3米的情况下,可使用开挖修复技术进行处理;而管道埋藏深度大于3米的情况下,可优先选择非开挖修复技术进行处理,同时还需要考虑周边原有环境是否复杂,在建筑物数量比较多、各类管道纵横交错的地区,一般应选用非开挖修复技术来避免的施工风险,而对于建筑物数量较少、几乎没有地下管线的位置,一般可以选用开挖修复技术进行处理。特别需要提到的是,在选用开挖修复技术的情况下,必须要同步确定人员安全保障制度,通过仪器检测等方法确定开挖位置是否安全,并要求工作人员全程佩戴相关保障设备,将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降至最低,在选用非开挖修复技术的情况下,需要做好仪器设备调配、以及设备的检查与保养工作等,以此确保技术能够得到有效应用[6]。当管线的整体施工完成后,必须针对污水进行封堵,同时及时做好清理打扫工作,最后需要将土方回填,保障交通工程施工进度。

3.3 加大政府行政管理力度

建设部门应该增加管理力度。由于政府监管不力,各专业管线单位都自行设计、施工与验收,这样极易造成野蛮施工的发生,对地下管线造成不必要的破坏。因此必须要求行政主体对其实施统一的协调和管理,对管线建设进行制约,并且注意加强竣工验收的管理。因此在以后的交通工程建设中,应该对管线建设工作引起重视,由建设单位进行统一的协调和管理;还要加强城市规划管理。地下管线的审批、竣工以后的验收等方面的工作还应进一步加强,有效提升规划、审批的工作效率以及管理的能力。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管线问题对于交通工程建设的施工进度、预算与安全等方面的管控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在开展交通工作管线施工前,必须进行管线检测,不能盲目施工,并合理选择探测技术,还应该积极引入先进技术,对管线施工进行全面设计,保障管线探测工作的高效开展,从而实现缩短工期、减少预算的实际作用,并且还需要加大行政管理的力度和效用,切实做到交通工程期间的零投诉率,保障交通建设的稳步发展[10]。

参考文献

[1] 祝关翔,杨坤平.交通工程管理中管线问题的探讨[J].浙江建筑,2020,37(6):54-56.

[2] 王垒.交通工程管理中管线问题的探讨[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1(10):3028.

[3] 徐涛.交通工程管理中管线问题的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1(10):1177.

[4] 郭娟.市政工程施工中地下管线的保护探讨[J].传奇故事,2022(34):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