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制造质量的控制措施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3
/ 2

汽车零部件制造质量的控制措施研究

秦臻 祝闽琼 杨祎妮

上海新跃联汇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200233

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汽车需求量较之以往大幅增多,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的发展。本研究重点探讨了汽车零部件制造质量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进一步提升制造质量的措施,以期能够为汽车零部件制造质量水平的提升和汽车零部件制造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引。

关键词: 汽车;零部件;制造;质量控制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民众物质生活水平较之以往大幅提升,人们对汽车的需求量同步增加。对于汽车来说,零部件是关键的组成部分,其质量会对汽车整车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汽车零部件产业是需具备技术、资金要求为一体的劳动密集型特殊行业,某种程度上代表了某一地区的技术水平和经济实力。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同时依然具备很大的发展空间,虽然汽车零部件制造质量较之以往有了明显的提升,但是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表现为耐久性较低、缺乏可靠性、产品质量不高等,因此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提升汽车零部件制造质量的策略,推动汽车行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

1 汽车零部件制造质量的影响因素

1.1汽车零部件质量体系的影响

对于汽车零部件加工、采购、材料选定以及销售等环节的质量来说,质量体系是前提基础。质量体系涵盖多方面的内容,通过内部审核、工装检验、设备维护以及人员培训等工作,对支持过程、实现过程以及管理过程等方面进行了质量体系维护。质量体系针对不同方面的运行效率和侧重点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而对于产品生产来说体系执行力是关键要素。组织通过对IATF16949质量体系的有效实施,通过对生产现场、物流和供应链进行管控,最大程度的对产品质量问题进行规避,促进产品合格率的提升,保障客户需求的满足,才能够使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的经济和生产效益得到提升。在质量体系运行时,应当予以问题的发现和解决高度重视,持续改善,不断对质量体系进行优化,促进汽车零部件产品质量的全面提升。有利于企业的知名度扩大,在市场中打造良好的品牌。

1.2汽车零部件制造材料的影响

汽车零部件制造过程指的就是从采购一直到生产加工、出厂的每一个环节。汽车零部件的质量也紧密关联于材料和工艺。一般情况下,汽车零部件的生产可以通过塑料成型、粉末冶金、焊接、冲压、锻压、铸造等各种类型来实现。通过对不同类型的制造工艺和材料种类进行运用,将会对汽车零部件质量产生差异化的影响。说对于汽车来说,铸造件是仅次于钢材用量的零部件,生产的零部件都有着复杂的形状,特点在于精度高、质量轻、有着较好的可靠性。锻造件的力学性能较为突出,一般情况下都是用于需要复杂受力的关键钢制零部件中,包括了转向器、变速箱、汽车发动机等零部件。焊接件的特点在于有着较好的密封性和力学性能,质量较轻,节省材料。而冲压件一般用于汽车支架制动器等零部件中,在整车总质量中其质量所占比重可达40%以上,因此对于汽车来说,冲压件是基础所在。粉末冶金件的特点在于成本较低,且有着较高的精度和强度,一般情况下都在粉末冶金链轮、气门座等零部件中运用。塑料成型件主要是在保险杠、车门护板、仪表盘等零部件中运用,其特点在于有着较好的刚性和较高的生产效率。

1.3汽车零部件最终检验的影响

汽车零部件最终检验可以进一步保证整车质量,避免汽车受稳定性和安全性不合格的零部件影响。在最终检验时,需确认终检项目,其中针对性能、密封性等测试项目一般是对自动化检验技术进行运用,100%进行检验,保障检验效率,同时降低错、漏检率,能够更好识别不良品。同时也需要针对车门、车身的零部件展开相应的防碰撞检验,提升抗干扰、抗老化能力。汽车零部件最终检验需要针对特定产品进行识别,判定必须的检验项目,形成具有可行性的检验方案,有效判定汽车零部件的质量。

2汽车零部件制造质量的控制措施

2.1完善设计理念,增强汽车零部件质量

对于汽车零部件的检验标准、生产工艺、原材料来说,设计环节的重要作用不容忽视,是有效把控汽车零部件质量的前提基础。所以应当对设计理念进行完善,对国内外前沿的设计理念进行引进吸收。基于各方面零部件的需求,以此对来料检验、生产工艺和材料选取严格把控,保障汽车零部件设计质量的全面提升。如在对汽车连杆零部件进行产品设计开发时,应对使用需求有全面的把握:选择合适的材料,以保障两改材料具备较为突出的抗拉强度和韧性;对模具的尺寸和形状合理设计,进行必要的模流分析;进行工艺过程设计开发时,应通过DOE试验等方法,对加温过程中应当对温度、压力、时间等关键参数进行合理得设置。才能够使得模具的加工水平和制造精度得到提升,促进零部件质量的提升。

2.2采用前沿的制造技术,严格把控生产质量

汽车零部件材料方面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且有着较为繁多的种类,关键在于其生产技术水平。制造企业应当对市场上较为前沿的制造技术进行引用,同时保障工作人员具备较为突出的专业素养。基于图纸严格执行,比如说通过对智能控制技术进行引用,能够切实保障数控机床的加工效率和精度,达成自动化生产目标。同时也能够最大程度的对制造过程中的偏差进行消除,和现今汽车零部件大批量生产要求相适应。另外也能够有效的检测成品、半成品的质量,保障制造环节能够和各方面要求标准相符合。

2.3运用自动化检测技术,强化质量检测

对于汽车零部件不良品识别来说,质量检测是核心环节。

以往汽车质量检测都是通过人工的方式展开。欠缺有效的控制精度,且效率低下,和新时期汽车零部件批量生产的需求出现了不匹配之处。基于信息技术与自动化技术的有机结合,通过高精度的检测终端和传感器,能够系统化的检测生产过程中的汽车零部件,能够对不良品进行及时得识别和剔除,进一步保障了检测的效率和准确度。如汽车零部件生产中广泛运用的AOI检测,其原理是通过传感器上的信号来扫描汽车零部件,之后以计算机系统进行相应的影像对比分析,对零部件是否属于不良品进行判断。自动化的生产线检测运行能够对批量生产的产品100%进行检测,在保证生产节拍的同时使得汽车零部件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优化产品质量标准,推动企业良性、稳定发展。

近些年来,汽车市场需求量就以往大幅增多,也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的发展。为了对生产汽车零部件质量进行规范,就需要对相应的产品质量标准进行统一和完善,这样才能够保障良性、稳定的发展,形成规模化、规范化发展模式。另外组织应当予以质量管理培训高度重视,保障内部人员具备较为突出的质量管理意识。对质量管理机制全面落实才能够使企业运行过程中基于相应的质量标准来生产汽车零部件、针对产品展开有效的检测,促进企业良性稳定发展。

3结语

新时期背景下,汽车零部件的检测技术、工艺以及材料都应当紧跟时代步伐。零部件制造企业要严格把控制造质量,基于检测、制造、设计等不同环节来对产品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对产品质量标准进行统一完善,形成系统化的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汽车零部件质量,促进企业在市场中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海旭 . 汽车零部件制造的质量管理研究 [J]. 内燃机与配 件 ,2019(15):195-196.

[2] 文颖 , 叶青 , 严虹 . 汽车零部件制造质量的控制措施分析 [J]. 汽车实用技术 ,2020(13):249-251.

[3] 刘银光 . 汽车零部件制造质量控制措施探讨 [J]. 时代汽 车 ,2019(10):109-110.

[4] 陈刚 . 汽车零部件制造质量的控制措施分析 [J]. 南方农 机 ,2019,50(2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