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公共卫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3
/ 2

医务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公共卫生

姜华

民政部培训中心

摘要:类似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公共卫生危机事件督促我国公共卫生体系的不断完善,而我国社会工作在此次公共卫生危机事件应对和治理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中对此做出了明确肯定,并提出要进一步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充实社区力量的指导性建议。由此可见,社会工作作为关联基层治理、协作卫生保健等方面的专业,在公共卫生体系中所能发挥的潜在能量是值得挖掘的。以此为研究契机,文章探析了医务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公共卫生的相关问题,首先概述了医务社会工作与社区公共卫生的相关内容,接着指出医务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公共卫生的现状,最后提出医务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公共卫生的工作建议,旨在为医务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公共卫生建设过程中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方法论支撑。

关键词:医务社会工作;社区公共卫生;现状问题;工作建议

1医务社会工作与社区公共卫生

1.1医务社会工作

医务社会工作内涵:医务社工的任务:解决因疾病所导致的社会心理问题,关注重点是在医院里开展对病人个体的服务。医务社会工作是指综合运用医务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和方法,为有需要的个人、家庭机构和社区提供专业医务社会服务,帮助其舒缓、解决和预防医务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的职业活动。它与人们把本职工作之外的福利性、公益性和非专业性助人活动称为的医务社会工作有本质的不同。

1.2社区公共卫生

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中心任务就是维护社区居民健康,并以家庭为单位提供疾病预防控制等综合公共卫生服务。其服务对象是社会全体居民,老人、妇女、儿童为重点服务人群,将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和疾病治疗结合在一起,全面贯彻落实“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服务模式,有效的分流患者,减轻大医院的压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对社区卫生服务进行管理,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重要内容,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可以使卫生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有效的调整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布局、功能、结构,提高看病效率,降低医疗成本,推进我国公共卫生计划的实施。

2 医务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公共卫生的现状

2.1 从事社区公共卫生工作的专业社工资源紧张

在社区公共卫生治理的过程中,社区工作者承担了多重角色,包括服务提供者、资源链接者、政策倡导者、社区管理者等,这就大大降低了社区工作的专业性,一方面没有将医务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和方法应用到社区实际的工作中,另一方面也没有将公共卫生的专业知识落到实处。

2.2 社工和志愿者之间界限不清晰

就目前情况来看,医务社会工作专业在我国仍是一个较为小众的专业,民众对其了解甚少,常常将其与志愿者混为一谈,认为“社工就是义工”。这样的社会认知导致社区在开展公共卫生社会工作时,很难将社工同志愿者区分开来,这给实际工作造成了一定困难。

2.3 工作组织行政化现象仍旧存在

当前我国社区治理中行政化现象依旧存在。一方面社区的组织、资金的安排受到上级政府的影响,另一方面在社区开展服务的社工除了受到所在机构的管理外,还受所在社区治理组织的管理,社区的具体工作过程需要符合标准化要求,这就导致社区公共卫生医务社会工作者在实务过程中不得不做出一些妥协,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社区医务社会工作者在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处置能力,最终影响社区在面临公共卫生事件中的适应能力。

3医务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公共卫生的工作建议

3.1 积极完善社会工作职业发展机制

增强社区在公共卫生事件中的适应能力,需要社区拥有专业性较强、处置范围较广的社工队伍。这就需要建立职业发展机制,以社会工作为专业化职业化导向,创新人才培养、激励与使用机制,鼓励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扎根社区。同时,也需要有经验丰富的社工督导起到整合性作用,结合政府出台的处理方案与社区的实际情况,形成有针对性的行动指引。

3.2 构建社工与志愿者相结合的联动机制

针对社区人力资源在公共卫生事件中不足的情况,

在应对社区公共卫生事件中,针对于人力资源不足的情况,可以采取社工与志愿者相结合的形式,构建“社工+志愿者”的社区服务模式,丰富社区在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可用资源。这样在未来可以为防控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坚实保障,社工和志愿者可以在此机制下在社区一线及时开展专业服务活动。

3.3 减少社会工作者的行政事务

社区和社工机构应当认识到社会工作者真正的优势和使命,一切工作应以助人为导向。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减少对社区组织程序的限定,将权力下放至社区,充分发挥社区的自治能力。同时相关部门应认识到社区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基础防线作用,协调可支配资源,为社区提供资金、人力物力支持。此外,社区作为社区居民和社工资源之间的协调者,应重视社工的实务属性,做到去流程化,减少社会工作者的行政性工作。

3.4构建社区干预模式

发挥社工的专业优势,要清晰明确社区的所需,制定社区发展的计划,动员社区资源,推动社区的发展,这样就可以逐步实现服务型治理的目标。在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初期,社区社工在进行患病个案工作的同时应对其有一个病理学层面的认知,并结合社区情况,对社区未来受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程度做出预估,实现社区联结,形成社区整体的处置方案。

结束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挥医务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支持广大社工、义工和志愿者开展心理疏导、情绪支持、保障支持等服务。在后疫情时代,社区在社会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仍不容忽视。通过问题解决及经验总结,社会工作者可以形成完善的应对模式,进而推动基层治理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于海妹. 后疫情时期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公共卫生韧性提升路径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2022.

[2]梁玮霖,张艺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社会工作介入社区公共卫生治理的研究——以“社工+志愿者”模式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21,42(32):122-123.

[3]杜宇.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社会工作介入社区防控的路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21.

[4]俞宁,陶斯敏.社会工作介入城市社区的治理问题——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思考[J].开发研究,2020(06):145-15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课题编号JBKYYB20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