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的常识看这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3
/ 2

献血的常识看这里

马米莎

自贡市中心血站 四川自贡  643000

全世界范围内已经将6月14日定为献血日,可见献血的意义非同一般。那么作为公民的我们需要为献血事业做些什么呢?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血液资源是很宝贵的,也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对一些因车祸、坠落、孕妇生产等导致的大出血需要紧急输血才能拯救其生命的患者而言,我们进行的每一次献血都是在为他们重获新生创造机会,同时对于献血者而言,我们也送出来最为珍惜和宝贵的生命礼品。也正是基于这种理念,很多人将无偿献血是作为闪耀着光辉荣耀的行为,并且献血者也将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推崇。世界卫生组织以及红十字会为了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到献血事业中,因此将每年的6月14日定为献血日。其主要的目的就在于通过纪念这一特殊的日子,为那些需要通过输血治疗的患者创造生命的机会,同时也是对进行无偿献血者优良行为的美好歌颂。也希望整个社会能够对献血工作引起重视和关系,引导和鼓励更多的人才遇到无偿献血中,为临床提供更多的血液资源,为需要的人给予满足。

输血是临床实施治疗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越来越多的人积极参与到无偿献血事业中,也标志着人类社会文明的程度正在不断的推进,是我们共同营造和谐社会实现救死扶伤的具体展现。但是,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总体无偿献血率仅为10%,其血液资源仅能满足临床用血的较低标准,因此我国的献血形势还比较艰巨,需要更多的人参与到无偿献血中。今年的献血日即将到来,作为普通公民的我们能够做些什么?我们应当根据自己的情况,通过实际行动积极参与到献血活动中,用每个人有限的力量,为面临死亡的患者创造无限的可能。

无偿献血是一项伟大而光荣的事业,我们要积极参与成为伟大的人,同时我们还需要带动身边的人参与,每多一个人献血临床缺血的形势就能缓解一点,只要我们都共同努力,就能为患者赋予再次生命的机会。我们应当清楚在为别人给予便捷的同时,我们自己的健康最为重要,在献血的过程中需要我们保障献血的科学性和安全性,需要我们了解献血前、献血中以及之后的注意事项,一来可以保障献血效率,二来可以保障自身安全,避免出现不良反应,影响到自己的健康。

我国对献血的要求是什么?

我国规定进行无偿献血的人群年龄需要在18~55岁以内,如果在55岁之前已经有多次献血并且55岁之后还想献血,那么可以申请献血至60岁;献血者男性体重不能低于50kg,女性不能低于45kg;献血者的血压必须正常即:12~18.7/8~11.8kpa,脉压差:≥4kpa或90mmHg~139mmHg/60mmHg~89mmHg,脉压差:≥30mmhg;脉搏需要为60~100次/分钟;体温正常,无感染;普通全血献血间隔时间为6个月;单采血小板献血间隔:不少于14天,不大于24次/年;单采血小板后与全血献血间隔:不少于1个月;全血献血后与单采血小板献血间隔:不少于3个月。

什么情况下不能进行献血?

存在传染性疾病的患者不能献血,常见的包括:乙型肝炎、获得性免疫缺陷病、梅毒、淋病、结核病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易感人群,有吸毒史、多性伴侣人群;存在过敏性疾病以及敏感体质的人群不宜献血,比如寻麻疹、支气管炎等,一般的,不在急性发作期的单纯性寻麻疹可以献血;存在各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比如高血压、心力衰竭、病毒性心肌炎等不宜献血;存在呼吸系统疾病等患者比如支气管扩张、慢性支气管炎、肺阻塞等不宜献血;存在消化系统疾病的患者比如严重的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肠炎等不宜献血;存在泌尿系统疾病的患者比如急性肾盂肾炎、肾病综合征等不宜献血;存在学业方面的疾病患者比如血友病、贫血、白血病等不宜献血;存在内分泌疾病的患者比如:垂体疾病、甲亢、肾腺疾病等不宜献血;存在器质性神经系统或精神疾病患者比如癫痫、精神分裂症、脑炎等不宜献血;出现寄生虫疾病不宜献血包括:丝虫病、血吸虫病等;存在各种恶性肿瘤以及影响健康的良性肿瘤的患者比如骨肉瘤、恶性黑色素瘤等不宜献血;做过肾脏、肺脏等重要器官手术的患者不宜献血;存在慢性皮肤疾病等患者尤其是存在感染性和传染性的患者比如牛皮癣、广泛性湿疹等不宜献血;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等不宜献血;患有克-雅病者、有克-雅病家族史者,以及接受可能是来源于克-雅病原体感染的组织或组织衍生物的治疗者,不宜献血;某些职业比如长期受放射影像出现的职业病、尘肺以及有害物质导致中毒的患者不宜献血。

献血对于献血者身体健康的影响

经过大量的医学研究以及临床实践得出:一个健康的成年一次失血不超过总量的10%不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一次失血达到总量的20%可产生严重影响,超过30%则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很多认为,献血会导致血容量降低,出现贫血,使身体变虚弱,因此献血对身体有害。这种说法不正确,献血时会导致血容量降低,但是由于我们体内存在造血干细胞,造血干细胞就是生产血液的场所,血液是可再生的。因此当身体内血液减少时,只要做好饮食护理,全面社区营养物质就能将失去的血液补回来。

一般情况下,成年人的血量在4000~5000ml之间,献血规定,没人一次不能超过400ml,仅占总体血量的5%~10%,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科学的进行献血不但不会影响身体健康,相反还能促进身体健康。骨髓是我们人体的造血器官,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如果人体中血量长期稳定不变,就会导致骨髓造血功能下降,就好像是不常用的机器,时间一长就会生锈、老化,影响其功能。人体的造血细胞也如此,长时间不进行造血功能,就会导致造血机制的下降,白细胞数量下降等。但是偶尔献血就不一样了,一年进行1~2次献血可以有效激发人体的骨髓,促使造血机能保持高效,可以使造血干细胞长期保持活跃。并且时常献血可以促进包细包含量的提高,这样对于全身性的免疫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可以减少人体患病。

随着我们生活生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大部分地区已经摆脱了营养不良的情况,反过来营养过剩却成了困扰我们的一个问题,如我们常见的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等等都与我们日常饮食有着巨大的关系。尤其是部分不上班,运动量少的人群中患有这些病的患者更多。献血可以使身体内的血量减少,这样身体补水就将血液一定程度的稀释了,从而达到降血脂、降血压的目的,还可以防治动脉硬化等。

除此之外,进行献血还有防癌的作用。血液中富含铁元素,当铁元素不足时可导致缺铁性贫血出现,影响身体健康导致营养不良。但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一般情况下身体不会出现缺铁的情况。当血液中铁元素增加或含量过高时就对身体不利,研究显示体内铁元素的水平超过10%就会大大增加患癌风险,因此献血能够降低体内铁元素含量,起到预防癌症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