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血压监测昼夜节律异常与心律失常的关系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3
/ 2

动态血压监测昼夜节律异常与心律失常的关系分析

蒋玲

衡阳市中心医院心功能科,湖南衡阳,421001

【摘要】目的:分析动态血压监测昼夜节律异常和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医院接收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为对象,所有患者给予动态心电图监测和动态血压监测,统计相关监测数据。结果:在本次研究的100例患者中,出现异常昼夜节律患者46例,其中发生心律失常患者41例,占比89.13%;未出现昼夜节律异常患者54例,其中发生率心律失常患者5例,占比9.25%,显然昼夜节律异常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昼夜节律未异常患者,P<0.05。结论:动态血压监测昼夜节律异常和心律失常发生率有着较大关系,昼夜节律异常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较高,及时监测可做好各项防治措施。

【关键词】动态血压监测;昼夜节律异常;心律失常

高血压作为当前比较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如果没有加以控制,血压逐渐增高下,十分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心脏作为高血压重要靶器官,和高血压发生有着一定关系,若是血压长时间异常增高,会逐渐对心脏进行损坏,导致心脏结构与功能出现变化,因此及及时动态监测血压指标有着重要意义[1]。在动态血压监测过程中,可以获取到24小时持续血压数据,并得出血压昼夜节律反馈曲线,并同步连接心电图数据,可以及时发现心律失常情况,因此异常昼夜节律变化和心律失常发生之间伴有一定关系。基于此,本文研究选取高血压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分析昼夜节律异常和心律失常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研究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医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60例,女性患者40例,年龄范围在35-80岁间,平均年龄(54.37±3.56)岁,病程时间在1-4年,平均病程(2.06±0.33)年。

1.2方法

所有对象均给予动态血压监测与动态心电图监测,监测时间至少24小时,将24小时内活动日志表进行记录,统计相关数据。

1.3观察指标

观察高血压患者中出现昼夜节律异常情况,并记录心律失常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SPSS23.0处理分析,X2、t检验,并用(n/%)(±s)表示,P<0.05,则数据有差异。

2 结果

    本次监测的所有高血压患者中,有46例出现异常昼夜节律,54例患者未出现异常昼夜节律情况,并记录血压和心律失常数据如表1、表2所示,显然异常昼夜节律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未出现异常昼夜节律患者,P<0.05

表1血压指标

组别

SBP

DBP

平均脉压

日间

夜间

日间

夜间

日间

夜间

无异常昼夜节律

128.58±13.24

123.41±15.28

84.14±10.36

78.25±11.46

50.24±5.67

50.33±6.97

异常昼夜节律

146.27±15.22

143.53±15.39

88.52±10.75

86.74±9.75

65.33±8.47

67.24±2.96

t

6.2008

6.5601

2.0745

3.9899

10.4686

15.7903

P

0.0000

0.0000

0.0407

0.0001

0.0000

0.0000

表2比较心律失常发生率(n/%)

组别

n(例)

发生例数

发生率

无异常昼夜节律

54

5

9.25%

异常昼夜节律

46

41

89.13%

X2

63.7940

P

0.0001

3 讨论

高血压心脏病大多是由于受到高血压长期影响,且血压水平未能得到控制后,心脏受到较大程度负荷,心肌逐渐肥厚,进而导致心脏结构或者功能出现变化,最终引发心血管疾病[2]。动态血压监测是24小时监测患者血压的一种有效手段,在监测过程中配合心电图监测,可以及时发现患者心律失常发生情况。

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昼夜节律异常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高于昼夜节律未异常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分析如下:(1)昼夜节律异常会导致机体的神经-体液平衡失调,当血压增加时,机体的交感神经活性也会随之增加,而心血管是对交感神经兴奋最敏感的器官,此时,心房内会产生大量的儿茶酚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物质,这些物质在体内的含量也会随之增加,或者肾上腺素受体的兴奋性也会随之增加。心脏同时受到迷走神经的控制,也就是迷走与交感神经的控制,二者具有相互对立的功能。生物节律异常时,植物神经紧张度的变化会引起电不稳定性,从而导致各种心律失常。(2)长期升高的血压会导致其生物节律的改变,从而影响人体对其生理活动的适应性,进而影响到心血管系统的正常结构和功能。长时间的高压负荷会导致心肌肥厚。肥大的心肌细胞在延迟的情况下,其兴奋性和传导性存在着不同。在心脏肥大时,左室射血的持续时间会变长,心脏氧耗也会变大,从而会影响到冠脉的血流储备,从而引起或加剧心肌缺血,而在缺血低氧状态下,肥大的心脏具有异常的跨膜动作电位时间特征;对左室型患者,其交感活动过度活跃,可导致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3)在出现高血压昼夜节律异常的情况下,当出现左心室肥厚、舒张功能并发异常时,会出现左心室充盈压降低的情况,心房进行强化收缩,起到辅助泵的作用,同时还会出现左房压力上升,同时还会牵扯到左房肌肉,从而使心房代偿性分泌更多的心钠素,在心力衰竭患者中,心钠素中的致心律失常肽的分泌、释放会增加,这也有可能是其发生的原因

[3]。另外,对于心力衰竭患者来说,几乎所有的抗心律失常药物都会导致心律失常。如果病情持续时间较长,那么,由于心房肌的长期损伤,必然会造成心房几何特性的变化,从而导致左心房的代偿性增大,从而导致心律失常。

综上所述,昼夜异常节律和心律失常发生有着一定联系,昼夜节律出现异常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会明显增高,所以动态血压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处理,有效防治疾病。

参考文献:

[1]李国境,伍魏,郭涛等.动态心电图和动态血压同步监测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相关性临床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2,39(05):513-514.

[2]陈丽娜,赵凤.动态血压监测昼夜节律异常与心律失常的关系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16,38(05):123-125.

[3]于晶.动态血压监测昼夜节律异常与心律失常的关系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26):14-15.
作者简介:蒋玲(1983.11.10),女,汉族,湖南省衡阳市,本科,衡阳市中心医院,心功能科,副主任医师,湖南省衡阳市,主要从事心律失常,心脏起搏器的心电诊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