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怎么办?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3
/ 1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怎么办?

严丽娜

简阳市人民医院  新生儿科 四川简阳   641400

什么是新生儿母乳性黄疸?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是指由于新生儿肝功能不完全成熟以及胆红素代谢能力较弱,导致在母乳喂养过程中胆红素蓄积引起的黄疸。母乳性黄疸分为早发型和迟发型。早发型通常在出生后的3-5天内出现,持续7-14天;迟发型则在出生后约一周左右出现,持续时间可能达到4-12周。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主要表现是皮肤和眼白眼睑出现黄染,大小便颜色正常,体温正常,精神状况活泼,体重持续增长。无神志不清、抽搐等其他症状。这些特征可以与其他胆红素代谢障碍导致的黄疸进行鉴别。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处理与治疗

常见的处理和治疗方法:

1. 增加喂养次数:新生儿每2-3小时喂养一次,确保奶量充足。经常喂养可以帮助刺激胆红素的排泄和清除。

2. 日光照射:进行定时的日光照射有助于降低胆红素水平。将新生儿暴露在间接的阳光下,如在早晨或傍晚的阳光下,避免中午太阳最强烈的时候。

3. 保持充足的睡眠和水分:确保新生儿有足够的休息和水分摄取,以帮助胆红素的代谢和排泄。每日适量增加水量(10-20ml)。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新生儿的生命体征,观察黄疸的变化,以及注意大小便的变化和神情状态。如果黄疸持续时间过长(超过14天),或者出现胆红素过高(大于220μmol/L)、抽搐、意识模糊等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以排除其他疾病。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注意事项

新生儿母乳性黄疸属于良性病变,对大多数新生儿的身体发育无明显影响。但对部分胆红素代谢功能较差的新生儿,如果治疗不当或诊断延误,胆红素水平过高可引起脑损害。因此,家长一定要监测新生儿的黄疸情况,掌握皮肤和眼睛黄染的变化,一旦超过正常范围或持续时间,应及时就医检查。

运动新生儿日常护理,加强室内外日光照射,适当按摩促进新生儿体循环,这些对新生儿代谢功能发育都很有帮助。在母乳喂养的同时,要根据新生儿胃容量及吸吮情况适当添加清水,以防脱水及电解质失衡,母乳喂养要每2-3小时进行,尽量不间断。

家长也要注重自己的饮食,哺乳期妈妈要摄取充足营养,尤其是蛋白质和维生素。忌口高胆红素食物,少食动物肝脏、葱、姜、芝麻等。定期到医院进行产后复查,并根据新生儿情况进行体检。如果新生儿黄疸时间过长,出现皮肤萎黄、神经兴奋、惊厥等其他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儿科就诊,排除高胆红血症或胆道梗阻等疾病。

此外,有些研究显示,哺乳母乳的新生儿合理服用草莓酸等营养素可以促进胆红素代谢,早日消除黄疸,这也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补充预防措施。而一些传统中医手法,如穴位按摩等也有一定疗效,但要由专业人士指导操作,防止对新生儿造成伤害。

总之,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是一种常见的生理性病变,经过妈妈和家长的精心照料与观察,加上医生的随访检查,大多数新生儿的黄疸在1-2周内就可消退,对新生儿发育没有显著影响。但任何时候,宝宝的健康状况都是家长最关心的问题,一定要密切关注,发现任何异常都应及时就医。这就是成为人父母的责任,也是对新生命最大的关爱。

你不知道的新生儿出现的生理性黄疸

新生儿出现的生理性黄疸,其实也是人体一种自然的生理调节机制。人体的胆红素主要由血红素代谢产生,而新生儿出生后红细胞大量破坏,血红素释放量迅速增加,这导致胆红素生成量暴涨,加上新生儿肝功能和胆红素清除能力还较弱,因而出现一过性的高胆红血症及黄疸。

本质上,新生儿母乳性黄疸是一种生理性适应过程。随着新生儿肝脏逐渐成熟,代谢功能日益增强,胆红素清除率不断提高,一般在7-14天内黄疸症状就会消失。这也是人类进化的必然,要逐渐适应外界环境,调节各种生理机能。

除生理因素外,一些其他影响因素也与新生儿黄疸的产生及消退有关。如宝宝出生时的胎龄及体重,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其肝脏发育及代谢功能往往较差,更易出现黄疸并持续时间更长;室温过高或过低也可影响新生儿的体温调节及代谢;妈妈的劳累及营养状况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对新生儿黄疸的发生产生一定影响,值得家长注意。

因此,对新生儿母乳性黄疸要采取整体观点,除了密切监测宝宝的情况外,还要注重妈妈的休息与膳食,强化新生儿的日常护理与日光照射,营造温和舒适的环境。这些综合措施,配合医生的正确诊治,是消除新生儿黄疸的关键。当生理性黄疸在正常时间内消退,新生儿的身体各项机能逐步成熟,这也是新生命健康成长的重要标志。

通过全面了解新生儿母乳性黄疸的病因、发病机制、影响因素以及正确的护理方法,家长才能妥善应对,促进宝宝早日康复。总之,耐心与爱心,是照料新生命最好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