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药物的杂质分析及检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5
/ 2

浅谈药物的杂质分析及检查

李泽立

河北智恒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摘要:本文主要是对药物中的杂质进行分析和检查,主要是从药物的杂质来源和分类、杂质的检查规则、杂质的检验规则、检验方法特点和总结等方面进行描述,如果药品中杂质含量过多,会影响到药品的功效,甚至会导致产品一系列的毒副作用,严重的不仅不能帮助到人体的健康甚至会加重人体健康,所以药品杂质检测对于提升药品纯度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药物;杂质分析;检查

大家经常说“是药三分毒”这句话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因为没有绝对纯净的物质,药物中的杂质也不可能完全除掉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使用的药物也有会有药物杂质存在的,只不过是这些药物杂质含量低或者符合国家药物杂质含量的要求,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才会在市面上流通,药品杂质的含量过多过少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最严重的就是会影响人体健康。本文主要探讨了药物的杂质分析与检查,以此提升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从而为生产和经营管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二、药物杂质来源和分类

1、杂质的来源

1.1生产过程中

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引入杂质,比如:一是原料、反应中间体和副产物等等。二是试剂、溶剂、还有催化剂类等等。三是生产中使用到的金属器皿、装置或者是其他不耐酸、碱的金属工具,在使用过程中起反应可能会带来新的杂质。

1.2储藏过程中

除了在生产中可能引入的杂质外,在储存过程中,也可能会引入杂质。常见的就是水解、氧化、分解、异构化、晶型转变、聚合、潮解或者霉变等等情况。

注意:容易发生水解的反应的结构是酯、内酯、酯胺、卤代烃和苷类等等。药物中含有这些成分的时候,要做好储存环境。

2、杂质的分类

杂质按照来源分为:一般杂质、特殊杂质

一般杂质指的是在多种药物中普遍存在的杂质。像:氯化物、硫酸盐、铁盐、重金属、砷盐、酸、碱、水分、易炭化物、炽灼残渣等。一般杂质的检查方法收载在中国药典的附录中。

有害杂质有(铅、砷):有害杂质超量则是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情节严重的会导致人体出现肝硬化、骨质疏松、软骨钙化、糖尿病以及癫痫,也可能导致急肠坏死或穿孔,严重的甚至死亡。

信号杂质(氯化物、硫酸盐):则是考察生产工艺中用来反映药物的纯度水平的试剂。

特殊杂质是指在药物生产或是储存中,个别药物引入的杂质。

三、杂质的检查规则

一般杂质检查规则也是要按照《药品检验操作标准》进行的,文中规定一定要遵循平行操作的原则、正确的比色和比浊的方法、包括检查结果不符合规定或者是这个结果是在限度的边缘时,应如何应对这类情况的规定等。

1,遵循平行操作原则

(1)仪器的配对性:如纳氏比色管应配对,刻度线高低相差不超过 2mm,确盐检查时导气管长度及孔的大小要一致

(2)对照品与供试品同步操作

2、正确的取样及供试品的称量范围

3.正确的比色、比浊方法

    常见的比色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目视比色法一种是光电比色法。这两种比色法都是以郎伯-比尔定律为基础的。常见的方法,就是标准系列法也就是目视比色法,就是在完全相同的一组比色管内加入不同量需要测量的标准溶液,按分析步骤显色,配成的颜色渐渐变成标准色阶。测量试样溶液中所含标准溶液的量,也就能计算确定试样中待测组分的含量。

光电比色法只适用于可见光谱区和只能得到的一定波长范围的复合光,还有一些其他的局限。测量的准确度、灵敏度上以及实际应用范围上,光电比色法比不上分光光度法,渐渐的也就被分光光度法代替。

  比浊办法是将所有试剂同放于黑色的背景下,自上向下认真观察。

4、若供给品有色,那就需要处理后才能检验检查。

5、检查结果不符合规定或在限度边缘时,规定我们应再次对供试管和对照管各进行复查,复查二份

三、检验方法和特点

3.1标准对照法

关于药物的限量检测,一般是使用标准对照法的,也就是取一定量的含有杂质的待测对照品,将其配制为标准对照溶液,同时将一定量的供试品配为标准供试品,让其在完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并通过比较最终结果来判断供试液体中含有的杂质量是否在可控的含量范围内。

特点:不需要知道杂质的准确含量,就能知道杂质的含量是否超标。

注意点:采用对照法时,更应该遵循平衡的原则,要求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的溶液所处的环境要一样,(加入的试剂、量的多少、反应的温度、还有放置静置的时间等等)只有所有的条件都接近完全处于相同的条件下,这样的结果才有可比性,才能让人信服。

3.2灵敏度检测法

  灵敏度法指的是在一个溶剂中加入一定含量的试剂,在反应中不能出现正反应,并以此来判断供试品中所含的杂质是否超量。

特点:更快速、可以利用反应的灵敏度控制杂质限量问题,更方便易操作。

灵敏度检测法操作方法步骤是在一个供试品溶剂中加入一定量的试剂,使其在测试的条件下正常的进行反应,但是在过程中出现的结果不能发生正反应。

例如,检查蒸馏水中氯化物的含量,比如在 50毫升的水中加入硝酸和硝酸银试液,现实情况下,没有出现混浊的情况和可疑的物质。然后当50毫水中含有0.2毫克的氯化物,这时再加入硝酸和硝酸银试液后,就发现很是浑浊了,所以,氯化物含量的浓度是50毫升的溶剂中不能超过0.2毫克的氯化物,在该条件下不产生硝酸银的浑浊程度为限。

3.3含量测定法

含量测定办法指的是通过使用一定的方法测出杂质的浓度和与其含量有关的物理量,以便有效地控制杂质。

滴定法是一种常用的含量测定方法,它是通过滴加一定量的标准溶液来测定待测物质中所含有的某种成分的含量。滴定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准确度高,但需要使用标准溶液,且对于某些物质来说,滴定法的准确度可能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

特点:高效、精准性高、操作简单

注意:准确度可能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导致不是很精准,

总结

  通过学习查阅大量的文献,也请教了一些在行业内有权威代表性的教师,得出世上没有绝对纯净的药物,针对于药品杂质,只要是杂质的含量不会危害到人体健康,就可以正常的使用。要是真正的要药品的杂质都除掉,肯定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的,那药品的价格肯定会上涨的,得不偿失。

    本文也分析了杂质的来源,最好的是在来源上解决问题,把事情扼杀在摇篮里,虽然完全除掉是不大可能了,希望也能减少药品杂质的引入。

参考文献:

[1]张安林,许慧,孙喜爱等.一种单分散聚乙二醇药物修饰剂的合成和杂质分析方法研究[J].化学研究,2023,34(01):71-76.DOI:10.14002/j.hxya.2023.01.011.

[2]王先龙.HPLC-MS联用技术在药物杂质分析中的应用[J].化工设计通讯,2021,47(07):197-198.

[3]张煜. THP药物杂质及其分析方法研究[D].南京大学,2021.DOI:10.27235/d.cnki.gnjiu.2021.00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