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支架基础施工及成本控制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5
/ 2

光伏支架基础施工及成本控制策略分析

蒋永前 王玉隆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省 杭州市 310012

 摘要:光伏支架稳定性和耐久性,是保障光伏发电系统能够稳定运行的重要基础。只有当支架结构牢固且能够保持太阳能电池板始终维持在正确倾斜角度时,才能发挥光伏发电系统的作用。支架基础设计则是地面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施工人员通过合理的施工流程、选用适当的材料和设备以及加强质量管控,可以保证灌注桩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防止在风沙、暴雨等极端天气下出现倒塌等情况,从而确保电站的正常发电和运营。虽然基础在光伏电站的成本占比不高,但在设备价格一定的情况下,合理控制支架基础的成本,可以为项目创造增值条件。

关键词:支架基础;灌注桩;成本控制

一、前言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能源战略目标,中国的能源结构将因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光伏发电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必然是国家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光伏发电技术在国内外均得到了广泛地研究、发展与运用。近年来,随着光伏电站的大规模兴建,学者及部分工程师已涉足光伏支架结构设计及其基础形式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本文以实际工程出发,对支架基础的施工控制及成本控制进行研究,以期对同类型项目进行参考。

二、光伏电站组件支架基础灌注桩的施工工艺

2.1支架基础选型及稳定性验证

2.1.1支架基础选型光伏电站组件支架种类较为丰富,每一种支架其施工工艺以及适宜的地理环境均存在差异。因此,相关研究人员要根据项目所在地实际的地理、气候情况,选择适宜的支架基础类型。本次研究中,光伏电站所在地,其地势属丘陵地带、山间盆地、山前冲沟地段,根据勘探钻孔揭露和现场岩土性鉴定,场地岩土层按其成因、物质成份、力学强度自上而下可划分为第四系填土层、第四系冲积土层和白垩系基岩。考虑到项目所在地地貌以及气候特点,研究人员采用锚杆灌注桩作为光伏电站组件支架基础。

2.1.2支架基础稳定性验证

从类型上看,光伏电站组件支架桩基础属于微型桩基础,为确保其稳定性与可靠性符合设计要求,相关工作人员对支架基础稳定性进行验证。

2.2准备工作

灌注桩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至关重要,应包括人员准备、设备准备、配料准备和现场勘测等方面。其中人员准备至关重要,现场施工人员必须持有相应的证书,特别是进行高空作业、电焊等特殊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和持证上岗才能进行施工。此外,设备准备也是灌注桩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施工前需要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如钻机、混凝土搅拌机等,检查设备是否完好,安全可靠,并对其进行必要的维修保养工作。

2.3具体施工流程

2.3.1打桩

(1)现场勘测。在进行打桩前,需对现场进行勘测,以确定灌注桩的位置、数量和规格等参数。这些参数根据土壤的情况而异,一般需由专业的工程师进行勘测和设计。(2)清理地面。为了方便打桩操作,在地表使用植物剪刀、铁锨等工具清理出一些小坑洼,为钻孔操作做好准备。同时,还需要清理掉一些杂物和残留物,以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3)钻孔操作。施工人员使用钻机在这些预设的位置上进行钻孔操作,钻孔深度要达到规定深度。在钻孔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清理,以防止堵塞和卡机。同时,还需要注意控制钻孔的速度和深度,以保证灌注桩的稳定性。(4)动态观测。实际施工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还要对打桩过程进行动态观测,以确保灌注桩的垂直度、偏差度等参数达标。

2.3.2钢筋加工

钢筋的加工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其具体施工流程如下:(1)钢筋成型。根据灌注桩的设计图纸上的要求,将钢筋弯曲成设计要求的形状。(2)钢筋安装。在灌注桩施工的过程中,钢筋的安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进行钢筋安装之前,需要根据设计图纸上的要求,先将钢筋的数量和位置等参数确定好。(3)钢筋连接。在钢筋加工过程中,钢筋的连接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步骤。钢筋连接是将两根或多根钢筋用专业的连接器连接起来,以达到设计图纸上的要求。

2.3.3浇筑混凝土

(1)混凝土搅拌。混凝土搅拌是浇筑的核心环节。混凝土搅拌需要注意比例和搅拌时间,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稳定性。(2)混凝土输送。在混凝土原料搅拌完成后,需要通过输送设备将混凝土输送到灌注桩内部。(3)振捣。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进行振捣操作,以去除混凝土中的空气和水分,并加强混凝土的密实度和稳定性。

三、伏成本管理策略

3.1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强化费用控制

首先,在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建设过程中,计划期的规划是其决策与经营的关键环节,也是整个项目的关键环节,需根据工程的施工、投资规划,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在太阳能光伏电站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结束后,要对该项目进行选址,进行土地审核,同时还要对项目的投入进行调查,对各项经济指数进行评价。当地相关部门要对工程的施工是否会对生态造成一定的影响进行评价,工程施工前须经相关主管机关核准。另外,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也要寻求设计单位对电力工程进行深入地探讨,在此期间,投资人及政府均应积极配合,为后续工程建设打下坚实的地基。其次,做好工程设计与分析。依据可行性研究,在太阳能光伏电站工程的前期,由业主按工程的可行性分析,对工程的质量、工期进行评价。确认与工程合同相关的资质条件,公布投标资料。强化招投标工作,把工程建设的质量作为工程建设的关键环节,以实现社会环境的利益最大化。再有,提高施工管理水平。在工程施工中,施工的管理水平对施工的质量和费用有很大的关系。在这个时期,特别是在这个时期的经营方式,在设计与执行的过程中,业主应与总包进行协调,协调设计范围、施工时间及施工队伍,明确项目的总体作用。对项目工期进行明确的控制,需要对项目的进度进行有效的控制。强化设计审核,材料审核,强化采购和物料的采购,保证物料达到设计的质量,达到合同约定的质量;强化工程施工的进度控制,严格执行合同有关规定,在特殊时间内,当出现不可抗拒的情况下,必须及时办理进度表的更改,以免引起评审意见的质疑。

3.2 强化成本管理理念

企业应加大对职工的成本管理,强化对职工的成本管理。为了达到对工程造价的全面控制,从管理到一般职工,必须切实落实到工程造价的控制。首先,必须使管理者认识到控制成本的重要作用。在实施成本管理工作时,应加强对各种费用的管理,并在实施中不断探索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益的方法。其次,充分调动员工对费用控制的主体认识。一是通过有关活动或专题的培训,让员工们了解目前的光伏发电公司所处的困境,并从观念上提高对成本控制的重视程度。二是在员工的管理中,要重视对员工的专业能力的培训,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能,从而有效地减少公司的运营费用。三是把成本管理与业绩考核有关的考核指标结合起来,通过激励和考核,激发员工对费用的热情,进而提升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

结束语

光伏电站组件支架基础灌注桩是光伏电站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对电站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具有重要影响。光伏电站组件支架基础不仅要考虑灌注桩施工技术包括混凝土浇筑、灌注桩挖掘和钢筋安装等工序,还要在各个环节上,对其成本进行控制,良好的成本管理策略,可为光伏电站创造增值条件。

参考文献

[1]郭小农,王昆,赵宪忠,等.光伏支架柱平面内有侧移失稳计算长度系数研究[J].力学季刊,2015,36(3):502-508.

[2]黄华,张梅,何银涛.基于SAP2000的光伏固定支架结构承载力分析[J].太阳能,2015(8):47-49.

[3]张庆祝,刘志璋,齐晓慧,等.太阳能光伏板风载的荷载分析[J].能源技术,2010,31(2):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