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的城乡规划与智慧城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6
/ 2

大数据时代的城乡规划与智慧城市

李敏1  赵妮2

1.身份证号:370923198210260411

2.身份证号:370602198301021346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步伐的加快,对城市周边地区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了促进城市规划管理一体化工作的发展,应该加快城乡统筹规划工作,确保一体化管理的顺利进行。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工作是一项庞大而系统的工作,其中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利益权属,所以为了确保一体化工作的高效运转,应该明确规划的范围和内容,完善规划体系的建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组建专业的规划管理队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拉近城乡之间的距离,促进城乡经济建设的共同发展,从而创建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长效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城乡规划;智慧城市

引言

城乡规划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尤其是协调城乡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城乡规划改革已经成为地方发展的重点内容。目前我国的城乡规划改革创新工作遇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工作被动、发展不平衡以及缺乏科学的管理办法,这都导致城乡规划服务的效果不佳。因此相关部门人员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思考如何推进城乡规划改革,促进我国社会的协调共同发展,为人民生活谋取更多的福利。

1城市规划建设的基本要求分析

第一,城市规划建设要实现系统协调。城乡规划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想相关人员能够因地制宜的考虑实际情况,在人多地少、人力资源缺乏、城乡规模小的背景下,相关人员需要着重协调好城乡发展规划和城乡土地资源利用的相互关系,实现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矿产资源、人力资源等综合开发利用的协调性。第二,城乡规划需要秉承科学性的发展原则。在开展城乡规划的过程中要求能够对城镇现有的资本进行科学的管理。1)空间结合。城乡规划要在考虑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基础上实施以强带弱的发展方案,按照区域发展特点来采取措施降低中心城市的发展压力;2)小城镇结合。在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下,社会单位面积上的耕地需求人口减少,农村地区的一部分人口会转变为工人。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对小城镇资源实施整合利用,对重点城镇的发展要加大扶持力度。

2大数据时代的城乡规划与智慧城市

2.1鼓励公民参与,打造多元整合机制

智慧城市的建设是以人为本的,是群策群力后的结果,因此,应该提高公民的参与度。对于解决公众的需求问题方面,可以运用大数据等智慧技术进行舆情分析,以更加具有前瞻性和精准性的回应力去解决公众的公共服务需求,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同时,及时观察并反馈公众的实际需要,有效增强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运用大数据技术打造多元整合机制,及时灵活调整公共资源和政府治理过程,从而实现一种动态治理的效果。这种多元整合机制颠覆了以往的传统治理思维,能够通过过程评价和动态输出得到整体性治理,不断进行自我调整,改变以往分散、碎片化的治理手段,并且能够让各部门职能相互整合,构建政府内部与外部的信任,增强政府的公信力,推动智慧城市的顺利建设。

2.2自主可控的数据安全体系建设成为必然

智慧城市体系庞大且复杂,从底层基础设施、硬件设备、操作系统到数据库、应用系统,任何一层的数据一旦遭受攻击、窃取、非法使用等安全风险,都会对城市运行安全甚至国家安全构成致命威胁。目前,我国数据安全的底层技术与产品依然高度依赖国外进口或专利,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十四五”时期,在国家高度重视科技自立自强和产业链安全稳定的背景下,各地各部门都将加大智慧城市建设国产化软硬件产品的替代力度和范围,基础设施、数据中台、城市大脑等关键领域软硬件的自主创新力度将持续加大,全国产化的数据安全体系将加快构建,以支撑智慧城市建设安全稳定运行。

2.3因地制宜开展城乡规划工作

由于每个地区的历史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程度有所不同,城乡规划改革工作也应该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尤其要注重保护当地的民风民俗、历史特色和自然景观,这样才能彰显区域特色,而不是各地的规划方式千篇一律。针对民俗文化厚重的地区,做城乡规划时应该考虑最大程度发挥其特色,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体现文化底蕴;自然景观丰富的地区,可朝着景区旅游经济的方向发展,增强对外地游客的吸引力,以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繁荣。各个地区都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新时期城乡经济的发展增添活力和动力。

2.4加强农村现代化建设

纵观我国城乡发展现状,不难发现,城乡差距很大,是严重阻碍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应该能够以此为出发点,切实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首先,要加大新农村建设力度。要能够有效管理和改善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和村风村貌,有效拓展现代基础设施和相关公共服务视野,加大建设和发展力度。同时,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在线开发系统。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和文化环境,我们需要能够落实相关措施,构建合理的制度。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小城市的基础设计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正在向城市迁移。在一定程度上,围绕城市形成城镇,可以有效地实现大城市与小城镇的协调发展。此外,我们还应该认识到,我国基础设施相对落后,相应的规划建设体制和城乡发展建设体制还不成熟、不完善。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能够合理增加投入,改进和优化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方法,从而合理调整相应的技术手段和农业产业结构,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建设和发展。

2.5严格开发用地的原则规范土地管理

第一,保护土地供给。在土地资源高效率利用的过程中需要相关人员结合实际情况在其中适当的增加土地资源利用审批程序,在程序的规范作用下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对于新增建筑用地要着重优先发展先导行业、新兴行业、服务行业,通过将土地资源应用到这些领域来在最大限度上发挥出土地资源的社会功用。第二,认真审核土地资源的利用,优化结构调整。按照节约、集约的土地经营标准把关土地资源的利用,取缔一些产能过剩项目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项目。在现有土地资源利用的过程中相关人员还需要思考如何进一步盘活和高效率的利用存量土地,从而有效提升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率。第三,积极、合理开发建筑用地。农业是影响国家社会发展的根本,因此,为了能够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为农业发展提供足够的土地资源支持,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保证农业耕地面积不减少。第四,强化对土地资源利用的执法力度。对于一些不符合规范标准的土地资源利用模式,需要相关人员加大执法惩处力度。为了能够更好的宣传土地资源合理、高效利用等重要性,相关人员需要发挥出传播媒介的引导作用,在土地资源利用管理的时候选择一些典型的案例来在公众媒体平台上进行披露,针对土地资源管理利用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措施予以处理。

结语

大数据技术为智慧城市建设带来了很多发展机遇,但是,政府在利用大数据技术的同时,也要注意规避其中可能出现的隐私安全、成本等方面的问题。建设智慧城市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在实践中加以落实。在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从顶层设计、公民参与、信息建设、法律法规、评估体系等方面着手,对智慧城市的建设路径进行改进完善与优化创新,最终实现治理的智慧化、现代化、科学化和精准化。

参考文献

[1]杨蓉.新时期城乡规划改革创新探索[J].住宅与房地产,2020(5):251.

[2]刘晓芳.建筑学背景的城乡规划专业修建性详细规划教学改革探索[J].华中建筑,2019,37(3):114-117.

[3]俞滨洋,曹传新.新时期推进城乡规划改革创新的若干思考[J].城市规划学刊,2019(4):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