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中西医联手,共抗病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6
/ 2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中西医联手,共抗病魔!

李萍

  内江市东兴区中医医院(641000)

近年来,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简称IM)在儿童群体中逐渐增多,呈现出不容忽视的趋势。它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群体中,尤其是10-19岁的年龄段。这种疾病不仅给孩子和家长带来了身体上的困扰,还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因为它会导致孩子出现发热、乏力、淋巴结肿大等不适,严重影响孩子的生活质量。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中西医联手已经成为治疗该疾病的重要方法。随着中西医联手的治疗模式的推广应用,我们可以更加有效地应对这一挑战,治疗效果较为显著,本文将对中西医如何治疗进行探讨,具体如下。

一、IM的特征、病因及发病机制

在西医学上,IM是由爱泼斯坦-巴尔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EBV是通过唾液和其他呼吸道分泌物传播的,主要途径包括口-口传播、飞沫传播和偶可经血液传播。EBV属于单纯疱疹病毒家族,是一种DNA病毒,感染EBV后,它首先侵入口腔黏膜上皮细胞,并通过B淋巴细胞进入淋巴系统。在淋巴结中,EBV会激活B淋巴细胞并促使其增殖,导致单核细胞数量异常增加。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以将其分为典型型和非典型型两类,典型型IM主要表现为发热、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和淋巴结肿大等,同时伴有外周血液中单核细胞数量的明显增加;非典型型IM则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并且在实验室检查中单核细胞增多程度较轻。

           

单核细胞增多症

中医学认为,IM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湿邪和毒邪的侵袭,湿邪是外感因素之一,常见于潮湿环境、不洁饮食等,进入人体后易引起脾胃功能失调;毒邪则是由于体内湿气郁滞而产生的有害物质。当湿邪与毒邪相互作用时,会导致体内阴阳失衡,从而引发IM。因此,中医学认为,治疗IM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一般来说,治疗应以清除湿邪和毒邪为主要目标,同时调整脾胃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常用的中药包括黄芩、连翘、板蓝根等,具有清热解毒、祛湿利水等功效。

二、中医治疗方法

根据中医理论,在治疗过程中首先需要辨证施治。通过观察患者的舌苔、脉象等指标,可以判断出患者所处的具体阶段和证型,并针对性地进行治疗。针对不同的证型,辨证施治原则也有所差异。

1、辨证思路

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发生、发展、转归呈温病演绎,具有卫气营血的一般规律。

2、论治方法

“传单时邪”是本病的主要致病因素,热毒痰瘀是基本病理特征,清热解毒、化痰祛瘀为本病的基本治则。

3、分证治疗(常见证型)

(1)邪郁肺胃证,推荐方剂:银翘散加减。主治:疏风清热、清肺利咽

(2)热毒炽盛证,推荐方剂:普济消毒饮。主治:清热泻火、解毒利咽

(3)痰热闭肺证,推荐方剂:麻杏石甘汤合清宁散。主治:清热解毒、宣肺祛痰

(4)痰热流注证,推荐方剂:黛蛤散合清肝化痰丸加减。主治:清热化痰、 通络散瘀

(5)湿热蕴滞证,推荐方剂:甘露消毒丹加减。主治:清热解毒、行气化湿

(6)热瘀肝胆证,推荐方剂:茵陈蒿汤加减。主治:清热解毒、利湿行瘀

三、西医治疗方法

然而,单纯依靠传统中医对IM的治疗效果可能有限,因此,西医的干预也是非常重要的。西医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手段。通过对孩子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和询问病史,医生可以观察到一系列典型的临床表现,如发热、咽部红肿、淋巴结肿大等;此外实验室检查也是诊断IM的关键步骤之一,血液常规检查可以发现淋巴细胞增多、异形淋巴细胞出现等特征,而EB病毒抗体检测则可以提供确诊的依据;此外,如果患者出现肝脾肿大等情况,医生还可以通过B超或CT扫描来进一步确认诊断。西医通常采用抗病毒药物和对症治疗的方法来应对这一疾病,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解热镇痛药:主要用于缓解孩子因发热和全身不适所带来的不适感,常见的解热镇痛药有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它们能够有效地降低孩子的体温并减轻头痛、肌肉酸痛等不适感。

抗病毒药物:主要是为了抑制病毒的复制和增殖,减少病毒对机体的损害,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更昔洛韦、阿昔洛韦等,它们能够有效地抑制EB病毒的复制,并缩短患者的发热时间。

免疫调节剂:这些药物可以调节孩子免疫系统的功能,提高机体对抗感染的能力,常用的免疫调节剂有丙种球蛋白、干扰素等,它们能够有效地减轻孩子的临床症状,并促进康复。

四、中西医结合的优势以及挑战

许多临床实验表明,采用中西医联合治疗能够显著提高孩子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缩短发作时间和恢复期,并降低并发症的风险。同时,该方法还能够减少对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的使用,降低药物副作用。

1、优势

中西医结合治疗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中医认为,该病属于“传单时邪”侵袭人体,导致脾胃功能失调;而西医则从微生物学角度认为,该病是由EB病毒感染引起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兼顾了两种理论观点,能够全面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其次,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明显的优势,中医药能够调理人体气血阴阳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病情康复;而西医则通过抗病毒药物和支持治疗来减轻病情,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治愈率、缩短病程以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都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

2、面临的挑战

然而,中西医结合治疗IM也面临一些挑战。首先中西医理论的差异导致了治疗方案的选择和调整上存在一定困难,其次中西医结合治疗需要医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临床经验,这对医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解决这些挑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理论研究,促进两种医学理论的融合与发展;其次在临床实践中加强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协同效应;最后,加强对医生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的专业水平。

结语

中西医联合治疗IM具有明显的优势和潜力,通过充分发挥中西医各自优势,并解决面临的挑战,我们相信能够更好地共同抗击这一疾病魔鬼,为孩子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然而我们也应该意识到,中西医联手治疗仅仅是一种方法,对于IM的预防和控制更加重要。家长们应该注重孩子的个人卫生习惯、合理膳食安排,并及时就医以便早日发现并治疗这一疾病。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对IM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该疾病的认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