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备故障分析及预防维修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8
/ 2

机械设备故障分析及预防维修措施

1王高峰2王程

神木富油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 719319

摘要: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机械设备是企业生产过程的核心,其稳定运行对于生产效率和质量至关重要。然而,机械设备故障的发生可能导致企业的生产中断、产品的成本上升和安全隐患,因此预防和解决机械设备故障是工作人员的日常任务。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机械设备故障的类型、原因,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预防维修措施来降低故障风险,保障工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机械设备;故障分析;预防维修

引言: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机械设备故障是一个常见且关键的问题,可能导致生产停滞、成本增加和安全隐患。本文探讨机械设备故障的类型、常见原因以及预防维修措施。通过定期检查与保养、操作培训与规范化操作、环境控制等方法,可以降低机械设备故障的风险,保障生产的连续性和效率。

一、机械设备故障的类型

(一)机械故障

常见的机械故障包括断裂、磨损和变形。断裂通常在遭受重载或突然冲击时发生,导致零部件破裂,进而影响整个设备的正常运行。磨损是常见的机械故障,长时间的摩擦和磨损可能导致部件表面的损伤和变形,从而降低设备的精度和性能。而变形往往由应力、温度变化或加工工艺不当引起,可能导致部件之间的不配合、密封失效等问题,影响设备的稳定性和性能[1]

(二)电气故障

常见的电气故障包括电路短路和断路。电路短路指电流在非预期路径上流动,可能引发过热、电弧甚至火灾等危险情况。而电路断路则导致电流无法流通,影响设备正常工作。此外,电气元件损坏也是电气故障的主要问题,如开关、继电器和传感器等元件可能因长时间使用、过电压或过电流而损坏,影响设备的正常操作。

(三)液压故障

液压故障方面,液压泵故障是常见的机械故障问题。泄漏、内部损坏和气蚀是液压泵常见的故障类型,可能导致液压系统失效,无法为执行机构提供足够的液压能力。阀门故障是另一个液压故障类型,因为阀门控制液体的流向和压力,故障会导致液压系统控制失效,影响设备操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另外,油液污染会影响液压系统的可靠性和寿命,因为污染的油液可能导致阀门卡阻和泵损坏等问题[2]

二、常见故障产生原因

在工业生产中,机械设备故障是一项常见而严峻的问题,其发生往往源于多重因素的复杂交织。首先,长时间的运行使得机械设备的零部件不断经历摩擦和应力,特别是在高速运动的部件如轴承、齿轮,磨损和疲劳现象可能导致零部件最终失效,严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而材料缺陷和加工工艺的不良可能引发零部件缺陷,这些缺陷可能在使用过程中导致零部件断裂、变形等问题,进而诱发严重的设备故障。另外,操作不当、缺乏维护和恶劣的工作环境等因素也会对设备产生负面影响。不正确的操作和使用方法可能使设备承受超负荷负荷或应力,从而导致零部件损坏;缺乏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则会使设备的零部件逐渐老化,甚至失效。恶劣的工作环境,如高温、高湿度、腐蚀性气体等,对机械设备造成严重损害,影响其正常运行。此外,过载运行、设计缺陷和振动等因素也潜在地对设备的可靠性产生不利影响。超负荷运行会导致零部件过度应力,最终导致损坏;设计上的缺陷,如不合理的结构或配件选择不当,在设备使用过程中引发问题;而震动和振动则可能影响设备的稳定性,甚至导致零部件松动、断裂或脱落,导致设备故障[3]

三、机械设备预防维修措施

(一)定期检查与保养

定期检查和保养机械设备是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行和降低故障风险的关键措施。首先,企业应制定详细的保养计划,规定何时进行检查和保养,以及具体的保养任务和频率。计划的制定应考虑到设备的使用频率、工作环境以及制造商的建议。合理的保养时间表能确保保养工作不会干扰到正常的生产进程。其次,企业应针对每台设备建立检查清单,清单应包含每个零部件的检查项目、维护任务和润滑点,确保保养人员不会遗漏任何关键步骤,从而有效地减少故障的风险。同时,适当的润滑能够减少零部件之间的摩擦和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企业应制定合理的润滑计划,选择适用的润滑剂,确保每个润滑点都得到充分照顾。最后,定期清洁可以防止积尘和杂物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工作人员应及时清洁,并进行零部件的检查,能及早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以防止问题恶化。此外,企业应根据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制造商的建议,定期更换易损件能够防止因零部件失效而引发的设备故障,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设备故障的风险,提高生产效率,确保工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二)操作培训与规范化操作

为了降低人为因素导致的故障,企业必须进行操作培训和规范化操作。设备操作人员应该熟悉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了解设备的性能特点以及如何正确操作。规范化操作有助于减少误操作、过载和不当操作,从而延长设备的寿命。首先,针对每一台设备,企业应制定详细的操作培训计划,涵盖设备的功能、控制方式、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确保操作人员全面了解设备的各个方面。同时,培训内容应包括设备的正常启动、运行、停止步骤,以及异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理方法。操作人员应了解各个控制面板、按钮、开关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各种指示灯的含义。此外,企业应制定规范化操作程序。针对每台设备,建立详细的操作规程,明确列出每个步骤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操作规程应该简明扼要,易于理解,避免术语过于复杂,以确保操作人员能够轻松理解和遵循。最后,操作规程应包括设备的启动顺序、运行参数的设定、停止程序、常见故障排除等内容。规程中还应强调严禁非授权人员操作设备,培养操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责任感

[4]

(三)环境控制

设备的工作环境对其性能和寿命有着直接影响。为了确保设备能够稳定运行并降低故障风险,企业必须对工作环境进行有效的控制。首先,不同类型的机械设备对工作环境有不同的要求。温度、湿度、尘埃和振动等因素都可能影响设备的运行。企业应该根据设备的规格和制造商的建议,明确设备的工作环境要求。对于在恶劣环境下工作的设备,可以采取措施进行隔离、密封或设置风道,以保护设备不受外部环境的干扰。例如,在高粉尘环境下,可以安装防尘罩,减少粉尘进入设备内部;在高湿度环境中,可以使用防潮措施,防止设备受潮受损。其次,定期的清洁对于维护设备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企业应该定期清理设备周围的环境,防止尘埃、杂物等堆积影响设备。特别是在要求严格的环境下,定期清洁可以降低设备的磨损和腐蚀风险,维持设备的性能。另外,对于需要特定温度和湿度的设备,企业应该使用空调、除湿机等设备来维持稳定的工作环境。恒定的温湿度有助于降低设备的热膨胀和收缩问题,从而维持设备的性能和寿命。最后,企业可以安装温湿度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等监测设备,定期收集环境参数的数据。通过收集数据,企业可以及时发现工作环境的异常,采取必要的调整和修复措施,从而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维护成本。

   四、结束语

机械设备故障给生产过程带来严重影响。企业应深入了解机械设备故障的类型和常见原因,以及采取定期检查与保养、操作培训与规范化操作、环境控制等预防维修措施,有效地降低故障的风险,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行,实现生产效率的最大化,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彦标.基于化工设备管理的化工机械维修保养技术分析[J].化工设计通讯,2019,45(8):86-87.

[2]刘健.化工机械设备的故障分析及维修管理措施[J].化工设计通信,2018,44(12):107. 

[3]李西锋.浅谈化工机械运转设备中常见故障分析及预防措施[J].化工管理,2017(36):188.

[4]林仁华.谈化工机械运转设备中常见故障分析及预防措施[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6(07):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