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手术室压力性损伤的预防与护理

/ 2

了解手术室压力性损伤的预防与护理

王丽,卢秀英

电子科技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手术室,四川成都  641000

    压力性损伤主要是由于人体局部皮肤组织受到了压迫,而产生的缺氧、缺血,进而导致的压迫部位皮肤出现的组织溃烂,这种现象在手术后的恢复中比较常见,因此如何进行正确的预防以及护理尤为重要。对此,本文就为大家详细科普医院中护理人员是如何解决压力性损伤的。

1.什么是压力性损伤

压力性损伤指的是病人在手术中由于局部皮肤受到长时间的压迫,导致了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发生了缺氧以及缺血的情况,使得压迫部位的皮肤组织出现了坏死,进而逐渐溃烂。术中压力性损伤一般会在手术期间或者手术结束之后的几个小时~6天内发生,通常在手术后的1~3天最为常见。

压力性损伤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指的是由于病人在治疗或者诊断期间,应用到了一些医疗器械造成的损伤,这种损伤的部位形状往往与器械的形状相同;另一种是黏膜压力性损伤,指的是使用医疗器械治疗的位置受到压迫造成了压力性的损伤,主要包括了阴道黏膜、鼻粘膜、口腔黏膜等。

2.手术室压力性损伤形成的原因

2.1手术时间

    一般来说,人体皮肤部位所能够承受的压力一般不能够超过2小时,若是超过了这一时间,并且压力大于69.87mm Hg时就会发生不可逆的损伤。而手术治疗中常常会出现时间较长的被动体位,因此很容易出现局部血液循环不通畅而产生压力性损伤。

2.2手术体位

    手术期间采取斜仰联合截石位、侧卧位、侧俯卧位、仰卧位、俯卧位都会比较容易出现压力性损伤。

2.3麻醉因素

    麻醉药物的使用往往会导致血流动力学出现改变,也会使人们的感觉功能受到限制,使得人体自主调节的作用消失,压迫局部血管,产生血压降低而导致的组织灌注不足,最终造成血液循环不通,局部组织缺氧缺血比较严重,出现压力性损伤。

2.4手术间温湿度

    手术期间若是温度过低的情况下,会导致人体外周血液循环不畅,降低了皮肤的抵抗能力;而若是温度过高,还会导致缺氧现象,这两种情况都会增加压力性损伤的几率。

2.5手术病人

    若是病人的皮肤潮湿,往往会导致身体与手术的床面贴合的过紧,增加剪切力而形成压力性损伤。而一些婴幼儿、老年人、营养不良极度消瘦、低血清白蛋白低体质指数、高体质指数皮肤温度、硬度、湿度、疼痛、水肿、外周血管疾病、糖尿病、肝肾功能合并症的人群都会比较容易出现压力性损伤。

2.6手术相关因素

    若是在手术期间出现大量出血、组织灌注不足、未脱完的衣服压于身下、冲洗液外溢、渗液过多等会增加压力性损伤的风险,此外医疗器械损伤皮肤如呼吸面罩、尿管、监测导线、气管插管、指脉氧夹、手术体位架等也会出现压力性损伤。

  1. 压力性损伤分期

3.1压力性损伤分期 —1期

    病人的皮肤部位完好,但是存在红斑,并且压之不变色;用手指按压是也可能够出现红斑变淡,或者皮肤温度、硬度的改变能够在颜色改变之前先行出现。但是这种颜色的改变并不包括栗色或者紫色,一旦出现这些颜色往往提示存在深部组织的损伤。

3.2压力性损伤分期 —2期

    一般会出现部分皮肤表层缺失并暴露真皮层,伤口部位呈现粉红色并且比较湿润,也会表现出比较完整或者已经出现破损的浆液性水泡,没有暴露脂肪的深层组织,没有腐肉、肉芽组织、焦痂等的出现。这一部分所产生的损伤主要是由于病人皮肤部位受到微环境破坏或者剪切力的影响导致。

3.3压力性损伤分期 — 3期

    全层皮肤缺失,通过肉眼可以见到肉芽组织、脂肪以及边缘内卷现象,能够见到焦痂以及腐肉。在临床解剖下,还会出现不同位置组织的损伤,脂肪相对丰厚的位置,会出现深度的伤口。但是不存在肌腱、筋膜肌肉、软骨或骨、韧带暴露。

3.4压力性损伤分期—4期

    会出现全皮肤的组织缺失,并且能够直接观察到肌腱韧带、筋膜肌肉、软骨或骨头,一般还会存在窦道、边缘内卷的现象。

3.5不明确分期压力性损伤

    会出现全皮肤组织的缺损,但是会被腐肉以及焦痂掩盖住,并不能够直接的确认缺损的程度,只有清除掉焦痂以及腐肉才能够判断具体的损伤程度。但是若病人的焦痂比较干燥,并且紧紧贴合于皮肤,完整没有红斑并且没有波动感,则不能够去除。

3.6深部组织压力性损伤

    破损部位的皮肤在按压之后出现了紫色或者栗色,或者在表皮往往会出现黑色的伤口以及充血的水泡,温度以及疼痛变化往往会在颜色发生改变之前出现。

  1. 手术室压力性损伤的预防与护理

    对于手术室所出现的压疮现象,护理人员会根据不同病人的情况,进行精细的护理服务,接下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护理人员都会从哪些方面进行预防以及护理。

4.1术前预防措施

4.1.1低风险病人

对于低风险的人群,会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护理:

第一,需要保持受压迫的部位皮肤的干燥、清洁,避免病人床单部位出现褶皱或者潮湿的现象。

第二,在手术期间,护理人员会为病人更换能够预防出现压力性损伤的专用手术床垫,具有良好的支撑度,避免手术床过硬对皮肤产生的损害。

第三,会使用比较合适的体位辅助用具规范病人的手术体位,并且随时观察手术期间受压位置皮肤的变化情况,保证病人的躯干以及肢体处于功能位,并且尽量减少出现牵拉力。

第四,护理人员会在病人的肢体部位垫置一些海绵、凝胶等材质的软垫,用于将病人的身体部位垫托起,避免由于手术较长而造成的长时间压迫,减少皮肤与手术床接触的面积,分散压迫的力量。

第五,手术期间,护理人员还会根据病人手术的具体情况,保护病人的生殖器官、乳房、眼睛等一些容易收到压迫的部位,避免术后出现一些功能性的损伤。

    4.1.2中风险病人

对于中风险的病人,在上述护理的基础上,还会增加两项护理措施:

第一,使用规格较高的记忆海绵泡沫手术床垫,这样能够将压力分散。

第二,在安置体位之前,护理人员会帮助病人使用体位垫进行提前预防,增加支撑面,扩大压力的分布面积,降低对身体以及骨骼发生的压力。

   4.1.3 高风险病人

    对高风险的病人,会在基础的措施上额外对于病人各种骨骼突出的位置用预防性的辅料进行局部的减压处理。

4.2术中预防措施

4.2.1低风险病人

在手术期间,对于低风险的病人,护理人员会进行以下三方面的护理:

首先,为病人盖好被子、包裹不需要手术部位的肢体、调节手术室内的温度等,使病人的体温能够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其次,护理人员会严格的观测病人手术期间的生命体征,确保各项循环稳定。

最后,若是在手术中需要更换体位,会在相应的位置垫置软垫进行更好的预防。

    4.2.2中风险病人

对于中风险的病人,在上述措施的基础上,还会在增加两项措施:

首先,护理人员会将血制品、输液药物等进行加温处理,保证病人的体温稳定。

其次,若是手术中大量出血,护理人员会快速的建立多条静脉通道,使用血制品、晶体液体、胶体等,维持病人的循环稳定。

4.2.3高风险病人

对于高风险的病人,会额外增加一项措施:

若是手术时间超过了3小时以上,在手术中,护理人员会将病人的肢体、头部等一些受压部位进行定时的体位微调,例如改变或者抬高受压的部位、调节手术床的高度等,从而减轻压力。

4.3特殊手术病人预防措施

    针对糖尿病、中风险并且极度肥胖、年龄大于75岁、手术时间大于6小时的人群,护理人员会使用泡米辅料对病人的皮肤进行保护,并根据不同的压力性损伤分期来选择相应的措施。

   总而言之,手术室压力性损伤虽然能够对病人的术后产生严重的影响,但是护理人员会在术前以及术中充分的利用自己的专业技术,为病人进行全面的预防以及护理,因此,希望通过本篇科普文章使人们对手术室压力性损伤拥有一定的认识,并积极的配合护理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