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槟榔栽培管理技术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8
/ 2

海南槟榔栽培管理技术的探讨

杨艳

海口市美兰区大致坡镇农业服务中心 海南海口  571135

摘要:当前,海南槟榔产业年产值超过百亿元,已经成为海南省重要的支柱产业,槟榔已经成为海南农民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随着海南槟榔产业蓬勃发展,新增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槟榔产业已经发展成为海南省扶贫攻坚的重要力量之一。

本文结合了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主要对海南槟榔栽培管理技术的进行了探讨,可供大家参考交流。

关键词:槟榔  整地选种  定植  田间管理

1整地

槟榔栽培,平原地区多以起垄方式规模栽培,有利于灌水排涝。山坡地多以梯地方式栽培。林间生草栽培,有利于保肥保水、防止水土流失。选好地后, 犁、翻、耙, 精耕细作, 整平。

2 选 种

槟榔的种质资源迄今尚不清楚,只能从外观上加以区分,如长椭圆形、椭圆形、球形、卵形、倒卵形、心脏形等。选种一般采用海南本地种。

2.1催芽

收果后晒1~2 d,使果皮略干,再行催芽,方法如下:将果实放在箩筐内,上面用稻草封口,然后把箩筐放在凉棚内,淋水保湿。到果皮发酵腐烂时、取出稻草,将整个箩筐用水冲洗,然后再盖稻草,种子发芽后方可育苗。

2.2 育苗

用高30 cm,宽25 cm的塑料薄膜袋,底部打孔,先装入3/5的营养土、然后放进萌芽的种子。芽点向上,再盖土至满袋并撒少许细砂以免板结,上面再盖草覆盖,淋水至全湿为止。每天淋水1次,苗床上空架设遮阳网以减少阳光直射。待苗有4~5片叶时,便可出圃。

3定植

雨季定植最好,易成活。在定植前两个月于选好的地上,按株行距2.7 m×2.7 m(间作园可采用4 m×6 m)先开挖60 cm×60 cm×60 cm的穴。定植时,选阴天将表层肥土填入穴内,并在底部填充15 cm厚的肥土,苗木放置穴中央,高出地面约15 cm覆盖土壤至根际,覆土压实即可。若种植季节光照强,定植后将已展开的叶剪去一半,并根据阳光强度适当在周围插小树枝遮阴。每天适当浇水,到成活长出新叶,方可减少浇水次数。在槟榔定植园西南面种植速生高大的树种,既可防风,又可待成树后防止日灼发生。

4田间管理

4.1 中小苗管理

(1)做好幼苗阶段的荫蔽及除草工作。槟榔苗期及幼龄阶段需要适当的荫蔽。如光照过强, 则易伤嫩叶, 影响幼苗生长, 重则造成死亡。但过度的荫蔽会造成植株徒长纤弱。定植1~2年内在幼苗行间保留一些矮杆作物保护幼苗, 避免灼烧。一般定植后2~3年内保持荫蔽度为30%~40%, 随着苗木的长大逐步减少。每年除草3~4次, 于春、秋2季进行, 除净幼苗周围的杂草, 把露出土面的根埋入土中。

(2)施肥。有机肥与化肥相结合, 少量多次, 这样才能满足植株各生长阶段的需要。幼树每年可结合除草施速效肥3~4次;定植2年后施有机肥, 每年1~2次。

4.2 结果树管理

(1)养树肥。在采果结束后的11~12月施重肥, 占全年施肥量的50%, 每株施复合肥0.75~1.00 kg、硫酸钾0.25 kg, 补充槟榔树采后养分,促进树势恢复及花序分化。

(2)壮花肥。3~4月槟榔花盛开期,每株施复合肥0.4~0.5 kg, 以提高槟榔树开花结果稔实率。

(3)壮果肥。(1) 在6~7月幼果期, 每株施复合肥0.50 kg、尿素0.25 kg, 供果实发育的养分需要;(2) 喷施叶面肥及病虫害防治。在选择叶面肥时, 应选有机类, 同时在喷叶面肥时加入一些防治病虫害的农药。

5槟榔常要病虫害的防治

5.1槟榔炭疽病

症状:感病叶片初期出现暗绿色、水渍状小圆斑,继而变褐色。随着病害的发展,其形状、大小和颜色变化较大,常呈圆形、椭圆形、多角形或不规则形,病斑长0.3~20cm不等,后期病部呈灰褐色或深褐色,具云纹状,其上密布小黑粒(病菌分生孢子盘)。

防治方法:加强槟榔园管理,合理施肥,促使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能力;搞好田园卫生,对槟榔园中的病死叶片和落地的花枝、果实要清除干净,集中烧毁;在发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或8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药液喷雾防治。发病中期可用60%甲基、异菌尿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药液喷雾防治。

5.2根腐病

症状:根部腐烂,叶片黄晕,嫩茎萎缩变细,最后茎干疲软倒伏。防治方法:可用15%食盐水施于基部,或在发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每隔15d从基部施用1次,连续2~3次。

5.3 槟榔黄化病

症状:槟榔黄化病是指槟榔树受外界自然条件影响、病毒感染、管理不当等影响引起的生理失调,造成槟榔的叶片黄化,随之引起槟榔产量降低,最终绝产并导致植株死亡的毁灭性病害。

防治方法:(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预防为主、绿色防控”的方针,以试验先行、成效为准的原则,以科技创新为手段,通过购买药物免费发放和技术培训等措施,技术指导槟榔种植户科学地开展黄化病防治工作,促使槟榔种植户从粗放管理向精细管理方式转变,控制槟榔黄化病的蔓延,促进本市槟榔产业健康发展和农民增收。(2)清除槟榔园灌木杂草,在槟榔树头撒石灰,补充钙肥,改良土壤,杀灭树头部分病虫害。(3)根据地形、地势的条件不同,在平缓地带有条件的槟榔园,采取高压叶面喷药;在地势陡峭且没有条件采取高压叶面喷药的槟榔园,则采取在槟榔树体上挂药包输液的方式进行杀虫、杀菌。同时要补充植株营养,诱导槟榔树产生抗体,提高槟榔树体的抗病虫害能力。

5.4红脉穗螟

红脉穗螟也称蛀果虫、钻心虫,是槟榔的重要害虫。4~5月、8~9月是其为害槟榔的高峰期,可造成落花落果。主要钻食槟榔的花穗和果实,红脉穗螟虫钻入槟榔的花苞使其不能开放而慢慢枯萎。已展开的花苞也会被虫危害,幼虫把几条花穗用其所吐出的排泄物筑成隧道,幼虫隐藏其中。取食雄花和钻蛀雌花,花穗被害率为30%~40%。钻食槟榔的幼果和成果,主要从果蒂附近的幼嫩组织入侵,钻食果实的果仁,使果实提早变黄干枯,造成严重落果。

防治方法:(1)冬季结合田间管理,清理田园,将枯叶、落果集中烧毁或堆埋;(2)及时清除被害的花穗和果实;(3)在花苞脱落前,于幼虫形成期用绿色功夫1500~2000倍液喷防,效果较好。

5.5椰心叶甲

椰心叶甲主要为害未展开的幼嫩心叶,成虫和幼虫在折叠叶内沿叶脉平行取食表皮薄壁组织,在叶上留下与叶脉平行、褐色至灰褐色的狭长条纹,严重时条纹连接成褐色坏死条斑,叶尖枯萎下垂,整叶坏死,甚至顶枯,树木受害后期表现为部分枯萎和褐色顶冠,造成树势减弱后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1)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椰心叶甲姬小蜂和椰心叶甲啮小蜂防治效果较好;(2)化学农药防治,选用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或吡虫啉等化学农药1000倍液全株喷雾,杀死成虫,剪除枯死叶片集中烧毁,再定期喷药2~3次,每月1次;(3)椰甲清粉剂、椰虫净等挂包法防治,在心叶基部幼嫩叶片内侧塞入药包1~2包,并用挂包线固定在心叶叶柄上,让药剂随雨水或人工淋水自然流到害虫危害部位杀死害虫,有效期8~10个月。

6

随着槟榔价格优势,槟榔种植面积不断的扩大,在槟榔病虫害防治方面要加强,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宗旨做好病虫害防控,在农药的选择方面要选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防治,槟榔花果期慎用乳油剂型,在病虫害防控时要结合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相结合,才能更有效防控。对槟榔日常管理要加强,肥水要到位,只有栽培管理跟病虫害防治跟上槟榔种植才有好的效益。

参考文献

[1] 陈益钦,陈志钻.槟榔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0(22):129,133.

[2] 陈晓明.海南槟榔低产园的改造技术措施[J].农业科技通讯,2007(8):68-69.

[3] 蔡开炯.海南南部槟榔高产栽培主要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07(11):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