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科医生模式治疗社区老年慢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8
/ 2

全科医生模式治疗社区老年慢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探讨

孙波峰 

上海市浦东新区王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市 201201

摘要 目的:对全科医生模式治疗社区老年慢性疾病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在2022年5月至2022年11月收治84例社区老年慢性疾病病人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研究组(42例)。对照组给予社区常规干预,研究组加入全科医生模式,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病人不良情绪得到及时改善,病人日常自我管理能力和用药依从性得到有效提高,且心率、血压、血糖以及血脂各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结论:对社区老年慢性疾病病人采取全科医生模式干预,能够及时改善病人的焦虑情绪,提升病人对疾病的认知度以及自护能力,从而提高病人慢性病控制效果。

关键词:老年慢性疾病;社区管理;全科医生模式;临床效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老年人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一路攀升,临床上十分常见的慢性疾病有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冠心病等[1]。慢性疾病总是是悄悄潜伏在我们身边,病人在发病初期察觉不到丝毫明显的症状,一般是不会影响到正常生活和工作,仅在体检时才能发现问题,直击病灶,若产生相关的症状已经妨碍到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那么就可以判断出疾病处于晚期阶段了。而且这一类疾病周期长,易反复发作。目前,我国还没有应对慢性病彻底治疗的具体手段和方法。所以,病人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来预防和阻断疾病的产生和恶性发展,病人受到疾病不间断的侵扰,不仅患者身体也会受到严重影响,还会对家庭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2]。因此,需要加强老年慢性疾病病人的临床管理,最大限度地控制疾病的发展,已成为临床讨论的重点课题。为了更好地提高老年人慢性病的控制效果,本文详细分析了全科医生模式干预对社区老年慢性病病人的临床效果,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现将我社区2022年5月至2022年11月接收的84例社区老年慢性疾病病人,将纳入的病例分成研究组42例和对照组42例。研究组病人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8.95±2.51)岁;对照组病人中包括男23例,女19例,年龄61-79岁,平均年龄(70.04±2.43)岁,组间基础数据对比差异性未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已核实。②无严重心脑血管疾病。③无精神疾病者。④所有患者均了解本研究内容,并自愿签署本研究实施函。排除标准:①语言、智力障碍患者。②精神疾病患者。③恶性肿瘤患者。④不能积极配合治疗的患者。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社区常规处理,指导患者定期按时服药,合理制定饮食方案,定期检查血压、血糖、血脂等。研究组加入全科医生模式:(1)风险测评:为患者登记个人档案。护理人员应充分掌握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疾病意识、精神状态及其他危险因素的存在,从而为患者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案。(2)认知科普:每周在社区举办慢病健康知识讲座,由全科医生耐心讲解各种慢病的发生因素、日常用药方法、护理方法、饮食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等,通过学习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防护意识和自理能力。(3)心理辅导:患者语言沟通,分析把握患者的各种心理问题和关注点,给予正确的引导和分析,改善患者的等不良情绪。(4)饮食指导:定期家访,由全科医生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饮食采取少餐多餐和营养均衡,为患者培养饮食中多添加新鲜水果和蔬菜,合理控制摄入的良好习惯。

1.3观察指标

采用我院调查问卷表将干预前后两组病人自我管理能力、用药依从性以及(心率、血压、血糖、血脂)各项健康指标改善情况,每项指标10分为满分,分数越高表明上述指标改善越好。并运用自制评分表记录干预期间各指标达标情况。对比两组病人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绪,评分运用汉密顿量表进行,单项指标为24项,100分为总分,焦虑抑郁情绪越重分数越高。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P<0.05)

2结果

2.1护理效果比较

两组干预前护理效果接近,差异较小(P>0.05);干预后研究组病人自我管理能力、用药依从性以及各项健康指标均取得明显改善(P<0.05),见表1:

表1两组护理效果干预前后比较(x±s,分)

分组

例数

自我管理能力

用药依从性

健康指标改善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研究组

42

6.34±0.52

9.31±0.75

6.21±1.16

9.72±1.06

5.81±1.53

9.53±0.62

对照组

42

6.43±0.67

8.24±0.68

6.35±1.42

8.43±1.25

5.67±1.41

8.24±0.51

t

1.461

10.302

1.313

24.069

0.565

11.900

P

0.768

0.000

0.055

0.000

0.560

0.000

2.2两组病人心理状态评分结果比较

两组干预前心理状态接近,差异较小(P>0.05);研究组病人通过护理干预后不良心理状态得到显著改善,且改善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优势(P<0.05),见表2.

表2两组病人心理状态评分干预前后比较(x±s,分)

分组

例数

焦虑评分

抑郁评分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研究组

42

55.30±6.59

42.71±5.53

54.31±6.75

41.72±5.53

对照组

42

55.78±6.12

48.02±5.78

54.76±6.42

47.35±5.76

t

0.346

4.302

0.313

4.569

P

0.730

0.000

0.755

0.000

讨论

老年人慢性病主要包括高血压、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老年人各种慢性病由于治愈时间长、经常反复持续发作,严重影响到了老年人心理和生理的健康。如果控制不当,随着病情的发展,会诱发严重的心脑血管疾病,从而危及患者的生命[2]。临床对本病的治疗主要用于不方便住院的病人,控制其病情在家中的发展,但由于长期遭受病痛折磨,加上缺乏医疗卫生知识,导致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依从性得不到显著提高,进而大多数患者病情控制不佳[3]。因此,对于老年慢性病患者来说,积极实施充分有效的干预措施,加强对临床慢病的监管,使得提高患者的控病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将全科医生模式运用于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的管理,最终的实验结果也符合预期的设想。干预主要是通过全科医生对患者的风险测评,根据患者的自身风险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管理方案,从而保证干预的有效性;全科医生在社区举办健康讲座,使老年患者对各种慢性病的认知得到拓宽以及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提升[4]。通过每次家庭寻访,使患者心结得到疏导,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使病人不良的生活习惯回归正轨,增强患者对疾病的抵抗力,最终使病人的疾病控制效果显著提升[5]

综上所述,全科医生在社区老年慢病患者管理中的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医学知识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提高患者慢病患者的控制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冬兰,赵燕琴. 全科医生模式治疗社区老年慢性疾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 智慧健康,2021,7(12):141-143.

[2]沈爱悦. 全科医生模式治疗社区老年慢性疾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J]. 中国社区医师,2021,37(02):60-61.

[3]孙志红. 全科医生模式治疗社区老年慢性疾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0,12(36):115-118.

[4]许雁集. 分析全科医生模式应用于治疗社区老年慢性疾病的效果[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16):209+211.

[5]谢群英. 探讨全科医生模式治疗社区老年慢性疾病的临床价值[J]. 中国实用医药,2020,15(21):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