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风险的原因及防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06
/ 2

儿科护理风险的原因及防范

唐斯

乐山市妇幼保健院  四川乐山 614000

摘要:目的:通过对儿童护理工作中风险因素的调查与分析,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通过对医院儿科门诊收治的76例发生护理风险的儿童进行统计,了解其护理风险的产生情况及产生的原因,并依据统计分析的结果,提出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结果:在儿科的临床中,感染、坠床、不合理用药、利器割伤、跌倒等都是最容易发生的,它们的组成比例为23.68%,22.37%,22.37%,14.47%,14.47%,,另外还有2个人发生了意外死亡;规章制度不完善,护士责任心差,护士与家长沟通不足,护士责任不明,护士操作技能不达标,这些因素都是导致护士风险的主要因素,它们的组成比例分别为21.05%,21.05%,19.74%,18.42%,15.79%。结论:在儿童护理风险中,容易发生感染、坠床、不合理用药、利器割伤等副作用,严重时还会发生意外死亡,规章制度不健全,护士责任心不强等都是导致患儿死亡的主要因素,要做好预防和干预工作,尽量降低副作用,以达到提高医院形象、减少儿科风险的目的。

关键词:儿科;护理风险;原因分析;防范策略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对2021年2~2022年6月份某医院儿科门诊76名儿童出现护理风险因素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入选标准:

①需入院诊治的患者;②出现护理风险;③对患者进行详细的随访,有随访记录。排除条件:①疾病危重,存活期小于3个月;②家长拒绝接受医生的诊断和护理;③已经加入了其它研究人员。76例儿童中,40名男性,36名女性,年龄从6月到12岁,平均为6.4±3.2岁,其中15名为积食,17名为感冒,12名为腹泻,10名为扁桃体炎,6名咳嗽,8名是哮喘,5名是外伤,3名是其他疾病。

1.2分析方法

对所选择的患儿护理风险类型和产生的原因展开了调查和统计,并根据调查的结果,制定出了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方法。在这些方法之中,所选择的患儿护理风险类型,包括了坠床、利器割伤、感染、跌倒、不合情理用药、意外死亡等,这些都是由于规章制度不完善、护士职责不明、护士操作技能不合格、护士与家长之间缺乏沟通、护士责任心差、患儿及其家属自身的原因等所造成的。

2结果

2.1护理风险类型

护理风险类型及构成比。见表1。

表1患儿、护理风险类型统计(n,%)

护理风险类型

n

构成比

坠床

17

22.37

利器割伤

11

14.47

感染

18

23.68

跌倒

11

14.47

不合理用药

17

22.37

意外死亡

2

2.63

合计

76

100.00

2.2护理风险发生原因

护理风险发生原因及构成比。见表2。

表2护理风险发生原因统计(n,%)

发生原因

n

构成比

规章制度不完善

16

21.05

护士责任不明

14

18.42

护士操作技能不合格

12

15.79

护士和家长缺乏沟通

15

19.74

护士责任心差

16

21.05

患儿及家属自身原因

3

3.95

合计

76

100.00

3讨论

3.1护理风险的形成原因

意外伤害,病情的延误,以及药物的使用问题等引起的护理风险,都是儿科的风险因素。

3.1.1意外因素形成的护理风险

在临床工作中,因为儿童的年龄相对较小,所以在导致护理风险的发生时,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儿童自己所触摸到的一些不安全的部位,从而导致了受伤。比如,坠床、坠窗、跌倒、烫伤、利器割伤等各种形式的意外伤害,导致这些护理风险的原因有两个:①儿童本身的好动。②护士照顾得不够周到,由于对儿童的危害认识不足,以及在照护工作中的疏忽,极易导致儿童出现事故的风险。

3.1.2病情延误

疾病延迟引起的护理风险,是因为儿童不能清晰地表示自己的感觉或者护士没有相应的临床经验,导致儿童疾病延迟,从而出现护理风险。在临床上,许多情况都是在极短的时间里出现的,比如,呕吐后的误吸或者蒙被,在几分钟之内,就可能导致患儿呼吸和心跳停止,而护士若不能及时发现,或者不能第一时间通知医生进行救援,就极可能导致患儿的生命风险,给护士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3.1.3药物使用

问题药品的应用给患者带来了医疗风险,其根源有两个:

3.1.3.1儿童本身对抗生素和药品有一定的敏感性,许多儿童在接受治疗时,所采用的药品都是初次接触,因此,在给儿童服用药品的时候,极有可能出现药品过敏症,给儿童带来不良影响,从而产生不良的护理后果。

3.1.3.2在儿童的临床诊疗中,一般都是按照护士的要求进行用药,但在诊疗中,若用药过早,则会造成用药时的污染或疗效下降,无法实现诊疗目标;与此同时,在儿童进行治疗的时候,会产生用药的计算失误,当用药过量时,儿童的身体无法承受很容易就会出现风险,如果用药量不够,则会造成儿童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疗,或者是治疗效果不好,会造成儿童的病情加重。

3.2防范对策

根据儿童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预防儿童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措施。

3.2.1强化护士的管理

对于由事故引起的护士风险,强化护士工作责任制,严格执行责任到人的原则,在发生风险时,采取通告、警告、辞退等措施,督促护士在主客观两个层面上,增强护士的责任感,做好护士的工作。

3.2.2定时进行护理学习

因为儿童在许多时候都不会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情绪,所以在临床上,我们可以对儿童们进行一些临床上的训练,让他们了解到儿童们的各种疾病和并发症的临床特征,这样当儿童们有什么不正常的时候,才能得到正确的判断和治疗,从而提升儿童的救死扶伤的成功率。

3.2.3改进用药的安全性

在工作中,要强化护士对用药的安全性知识,提高用药的时间和剂量的掌握程度,并在实践中进行用药的严格控制,以保证用药的及时准确。为了便于下次治疗时的选择,需要对儿童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3.2.4加强对儿童的风险监测与预防

对儿童的各项症状与生活体征进行监测,尽可能减少抗生素的应用,必要时,应按国家规定的40%剂量给予合理的用药,并对儿童进行个性化的照顾,将儿童的救治与护理地点安排在方便患者救治的区域,保证儿童一有任何异常,就能得到及时的救治。

3.2.5强化管理制度

健全医院儿科的护理管理制度,将每一项工作都指定了专门的人来负责,如果发生了什么事情,要把责任落实个人身上,这样不仅能让护士们提高自己的责任感,还能让她们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提高护士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秩序。

3.2.6加强训练

强化护理人员的训练,鼓励其利用空闲时间多参与各种训练,学习并掌握有关小儿护理的注意事项及有关知识,提高其业务能力,提高其业务素质;

3.2.7强化安保工作

强化儿童医院和门诊的安保工作,儿童的性格特征、身体机能等与成年人有显著差异,需要对儿童的健康环境进行保护,防止儿童跌倒。④护士要与患儿的家人保持良好的沟通,积极主动地向患儿的家人讲解治疗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需要注意的问题,避免出现副作用。

在本次研究中,感染、坠床、不合理用药、利器割伤、跌倒等都属于儿童儿童临床上普遍存在的护理风险时事件,另外还有2例在医院中出现了意外死亡,这表明在儿科的日常护理工作中,出现了大量的护理风险,并且具有很高的风险性,这对儿童的住院安全和生活质量产生了很大的不利影响。如果在操作的时候,护士粗心大意,或是操作技能差,或是医院的安全防护措施不够健全,都会造成护理风险的产生,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引发护患纠纷,对医院的整体形象以及护理服务的品质造成不利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潘娟,瞿婷.论人文关怀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1(8):0150-0151.

[2]曹丽娜.儿科护理工作中康复护理服务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2(2):0145-0147.

[3]宗思琪.肢体语言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应用的效果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22(9):0197-0200.

[4]张佳利.沟通技巧对儿科护理满意度和护患纠纷发生率的影响[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3(3):0121-0123.

[5]徐平.无风险防范式护理用于儿科护理管理的价值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2(3):0115-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