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抗联精神对新时代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价值引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07
/ 2

东北抗联精神对新时代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价值引领

李源

长春中医药大学  长春 130117

[摘要]伟大的时代铸就伟大的精神。东北抗联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留下的光辉遗产,是与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东北抗联精神增添了新的内涵,但在育人铸魂上却始终发挥着巨大作用。在我国着力培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新时代,东北抗联精神必将与新的历史任务相结合。将东北抗联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理论领域、精神领域和实践领域,是高校为党、为国培养大量骨干青年的重要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关 键 词]东北抗联精神;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价值引领;路径

东北抗联精神诞生于抗日战争时期,贯穿了十四年抗战的全过程,是中华民族为捍卫民族生存权和发展权而与日本帝国主义进行殊死决斗的缩影和写照。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大力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激发干事创业热情。”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留下的光辉遗产,将东北抗联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时代伟业,是高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更是激励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奋斗不息的最好教材。

一、东北抗联精神的时代内涵

(一)忠诚于党的坚定信仰

忠诚于党的坚定信仰,是东北抗联精神的基石和根本。对党忠诚,是根植于东北抗日联军灵魂深处的政治品格和崇高信仰,他们在抗日战争这场空前壮阔的伟大斗争中,深刻诠释了什么是对党的绝对忠诚。

二、东北抗联精神融入新时代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路径

(一)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化东北抗联精神

思想政治理论课不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哲学课,也是立足中国革命文化展开教学的思想课。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根本目的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未来储备人才骨干,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能只限于单纯的理论提升,还要充分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融入教学。将东北抗联精神作为教学元素,通过教师讲授、视频资料、学生自学、实地调研等方式,充分发掘史料史实,促进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对东北抗战史的了解,加深对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的政治认同,以及对自身职责使命的情感认同。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帮助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对东北抗联精神进行学理分析,还要用东北抗联精神感染他们,用兼具思想性和真理性的历史论证,深化他们对东北抗联精神的理解和感悟。并借助新媒体等网络手段,改变群体灌输式的教育方法,通过微信、公众号、各类App等传播平台,将东北抗联精神蕴含的思想价值和文化价值,以灵活多样、形式丰富的呈现方式传递给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引起对革命历史的浓厚兴趣,促进其文化格局的拓展和历史素养的提升。

(二)结合显隐性文化建设弘扬东北抗联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高校是新时代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过程中必不可缺的教育环节,也是最大限度传承并用好红色基因的的实践场域。将东北抗联精神与高校显隐性文化建设相结合,是新时代背景下对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方式的有力创新。

(三)链接具体的实践领域践行东北抗联精神

“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东北抗联精神要真正成为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精神阵地,也必须要在实践中去感知和领悟。红色资源是培养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最鲜活、最珍贵的实践教材。高校要同东北抗联历史发祥地建立紧密联系,深挖东北抗联文化资源,把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教育培养系列活动“搬进”红色阵地,利用东北抗联历史陈列馆、东北抗联博物馆、烈士陵园等红色实践基地,让青年马克思主义者身临其境感受东北抗联的峥嵘岁月。把学习东北抗联精神同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作相结合,深入推进“重走抗联路”“战地重游”等教育活动,邀请东北抗联英雄和党史研究专家讲述革命故事、开展历史讲座,依托火热的具体实践和丰富的学习载体,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从书本中获得的抽象的、浅显的感性知识转化为生动的、深层的理性知识。在亲身体验中促进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对东北抗联历史的自发学习,了解更多东北抗联文化,将红色基因熔铸于自己的血脉,把东北抗联精神渗入学习与生活领域。在“知”和“行”的统一中,不仅要继承和弘扬东北抗联精神,更要从自身出发践行东北抗联精神。

三、东北抗联精神对培养新时代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时代意义

(一)在深化东北抗联精神中筑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信仰之基

从未来趋势角度分析,随着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推进,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社会地位和社会作用呈现日趋上升的态势,世界各国争夺青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面对这样崭新的发展趋向,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信仰问题首先成为巩固和扩大党长期执政的青年基础的关键。当代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继承了革命先烈的爱国意志,但也面临着这个时代独有的严峻考验。青年社会结构、利益格局进行着多元发展和急速分化,新时代裹挟而来的新问题都影响着他们的信仰。东北抗联将士坚定不移的革命信仰,为新时代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筑牢信仰提供了历史注脚和人生榜样。高校将东北抗联精神与青马理论课相融通,密切联系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学习、生活实践,使其贴近实际,消除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距离感。以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现实需求为问题导向,以东北抗联精神为价值导向,强化新时期的党性修养,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性。

(二)在弘扬东北抗联精神中强化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爱国情怀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也是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在东北抗日战争时期,无数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只因有了崇高的爱国思想,他们才能舍生忘死,用鲜血和生命书写出爱国主义的优秀篇章。如今,我国正处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前进的道路依然曲折、艰巨。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作为承接国家发展接力棒的主要领跑者,必须要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凝聚青年一代的力量,全力奔跑。东北抗联精神中的爱国主义内容是抗联将士在感情和行动中展现的意识形态。高校依托东北抗联文化环境,塑造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爱国情怀,要求他们不仅要做思想意识上的爱国主义者,最重要的还要表现在理性指导下的具体行动中。

(三)在践行东北抗联精神中锻造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意志品质

不畏艰苦、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是东北抗日联军在抗日斗争中最重要的特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开辟了党创建最早、坚持抗日时间最长、条件最为艰苦的抗日战场。在极端艰苦环境中表现出来的革命意志,是革命力量发展壮大的不竭动力。在当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征程上,这种艰苦奋斗的革命意志仍是不能摒弃的革命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的伟大成就是党和人民一道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固然是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也要有艰苦奋斗的意志品质作为精神支撑。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是决定国家前途和命运的关键要素,他们意志品质的培养是整个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高校开展东北抗联系列实践活动,让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通过切身的实践经历,重视对自身精神世界的建设和艰苦奋斗意志品质的培养,鼓舞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形成崇高的理想和远大志向,并为之奋斗不息。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通过脚踏实地的不懈努力,必将成就一番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国家和人民作出自己的光辉业绩。

参考文献

[1]张洪兴.东北抗联精神[M].沈阳:白山出版社,2010.78,129.

[2]习近平.用好红色资源 传承好红色基因 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J].求是,2021(10):4-18.

[3]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N].人民日报, 2014-02-26(1).

[作者简介]李源(1981,男,硕士研究生,长春中医药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东北抗联精神融入吉林省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研究”(项目编号:JJKH20211009SZ)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