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麻手术病人围手术期肺康复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08
/ 3

关于全麻手术病人围手术期肺康复管理

赵静

   什邡市人民医院                 四川德阳        618400

【摘要】:目的:分析围手术期肺康复管理对全麻手术患者的效果。方法:纳入2022年就诊全麻手术患者76例,常规管理组(38例):常规管理。围手术期肺康复管理组(38例):围手术期肺康复管理。研究效果。结果围手术期肺康复管理组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常规管理组(5.26%对比26.32%)更低,p<0.05。管理后,围手术期肺康复管理组的肺功能指标,对比常规管理组[PEF水平:(63.14±4.58)L/min对比(54.09±3.12)L/min;FEV1 /FVC水平:(58.37±4.17)%对比(52.25±3.03)%;FEV1水平:(1.89±0.29)L对比(1.29±0.14)L]更高,p<0.05。结论围手术期肺康复管理对全麻手术患者的效果更好。

【关键词】:围手术期肺康复管理;全麻手术;效果

前言

全麻在腔镜手术和食道手术中较为常用。但全麻手术也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若管理不当,易发生肺部并发症,尤其是肺癌等疾病患者,其肺功能差、代偿能力低,发生肺不张、术后肺炎等并发症的风险更高[1]。在围手术期间,如何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降低肺部并发症风险,关系到手术疗效及预后[2]。为规范全麻手术的临床管理工作,确保全麻手术正常进行,降低肺部并发症风险,有必要开展围术期肺管理工作[3-4]。基于此,本文分析围手术期肺康复管理对全麻手术患者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纳入2022年就诊全麻手术患者76例。常规管理组,男20例,女18例,52~78岁,平均(63.24±1.78)岁。体重指数23.48~33.79kg/m2,平均(27.65±1.17)kg/m2。病程3个月~1年,平均(6.19±0.33)个月。围手术期肺康复管理组,男18例,女20例,51~77岁,平均(63.29±1.83)岁。体重指数23.53~34.11kg/m2,平均(27.31±1.39)kg/m2。病程3个月~1年,平均(6.17±0.45)个月。

1.2方法

常规管理组:常规管理服务。围手术期肺康复管理组。1、成立小组。经护士长带领,对患者病情资料,展开分析。全面掌握全麻手术患者资料下,分析全麻手术置管护理管理工作执行情况,确定全麻手术病人围术期的肺康复管理方案、具体路径以及解决方案。2、实施围术期肺康复管理。①、术前管理:评估病史及生活、工作习惯。行肺功能测试(PEF)和动脉血气分析,指导患者术前进行肺康复训练。术前患者教育:手术流程、注意事项和ERAS应用,进行集体或个体化教育,指导有吸烟史且戒烟时间>2周的患者正确的咳嗽及咳痰,应用呼吸训练装置,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临床表现及处理方法,缓解患者的焦虑,增强患者对手术的依从性。术前合并高危因素患者的防治:训练时间:3d、7d、14d作为参考,或以PEF提高10%评价标准来决定肺康复训练时间长短;药物:抗生素:根据抗生素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应用;祛痰药:雾化吸入类(乙酰半胱氨酸溶液)等,静脉应用(氨溴索注射液)等;平喘和消炎药:消炎药主要是指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布地奈德混悬液等),平喘类主要有雾化吸入类等。 物理康复:爬楼训练,深呼吸训练,呼吸训练器(取出深呼吸训练器将浮标滑至预设的目标刻度,患者取坐位,正常呼气后,嘴唇紧紧包住口含嘴,缓慢深吸气使活塞缓慢上升,使流量浮标维持在 BEST 水平,活塞达到目标刻度后屏气,并松开口含嘴,屏气2~3s后缓慢呼出,每次 5~10min,每天 3~5 次。)。

。②术中管理1评估:手术因素 :(1)、体位及开胸:胸壁结构完整性破坏、呼吸机顺应性、通气血流比值。 (2)、手术操作:过度翻转、钳夹或牵拉造成肺水肿、血肿甚至肺撕裂,能量器械的烧灼、剥离、切割造成周围组织损伤,压迫或牵拉心脏及胸内大血管、间接影响肺功能。 (3)、术中并发症:术中大出血、喉返神经、膈神经、迷走神经等。(4) 、手术时间,超过3h气道炎症及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增加。;体液平衡因素:损害组织灌注,破坏内环境,术中输液量、种类及速度控制不当可加重肺损伤,输液不足,可至气道干燥纤毛功能减弱、痰液滞留甚至发生肺不张;麻醉操作因素:困难气管插管、插管过程、麻醉药物、机械通气、单肺通气、小儿氧储备差。

2、防治:困难气道、气管内插管、自主呼吸麻醉、麻醉药物选择。膨肺管理:术侧肺试漏膨肺压力≤ 20cmH2O,支气管残端试漏膨肺压力≤ 25cmH2O,关胸前确认肺膨胀良好后双肺通气,关胸后侧卧位或平卧位再次膨肺排除胸内残余气体。机械通气具体方法:以小潮气量为基础,复合肺复张和低水平PEEP的肺保护性通气。气道压力:常规20cmH2O,COPD可控制在30cmH

2O,单肺通气时通气侧≤30cmH2O,3-6ml/kg的小潮气量,低PEEP,适当提高吸入氧浓度,非通汽侧2-5 cmH2O持续气道内正压;手术操作:(1)、合理设计切口;(2)、手术方式,亚肺叶切除,袖状等保护肺功能;(3)、操作精准,避免过度牵拉、挤压机捻搓肺组织;(4)、缩短手术时间;(5)、减少出血,减少副损伤。

③术后管理:病情观察: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妥善管道,翻身时避免牵拉,注意气道湿化,严格无菌操作,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q4h测体温。呼吸道管理: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充分向患者说明呼吸训练的目的和合理性,调整患者的体位,指导进行腹式(患者取坐位或卧位,左手按在腹部,右手压在胸部,然后缓慢地用鼻腔深吸气,此时患者会感到左手起伏较大。吸气时腹部尽量鼓起,呼气时腹部尽量内收,每天训练 3~4 组,每组重复 8~10 次。)及缩唇呼吸(患者采取坐位或卧位,采取鼻吸口呼的方式,鼻深吸气,呼气时口唇半闭,类似吹口哨样,缓慢将气体呼出,以呼出的气流能使距口唇15~20cm的蜡烛火苗倒向对侧,但不吹灭为宜。吸气与呼气时间比为1:2 或1:3,每天训练 3~4 组,每组重复 8~10 次。),有效咳嗽排痰(协助患者取坐位,上身微向前倾,指导患者先行 5~6 次深呼吸,然后屏气 3~5s,进行 2~3 次有力咳嗽,缩唇将余气尽量呼出,循环2~3 次。),吹气球(选体积为 800~1000ml 大小适中、质量完好的气球,患者深吸一口气,用尽全力将气球吹起,每天训练 2 组,每组重复5 次);呼吸功能训练器。病情稳定后,开始渐进式锻炼,上肢训练、下肢训练及离床锻炼。

1.3 评价指标

观察肺部并发症发生率、PEF水平、FEV1 /FVC水平、FEV1水平。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 22.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若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2.1肺部并发症发生率

围手术期肺康复管理组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常规管理组(5.26%对比26.32%)更低,p<0.05。见表1。

表1  研究肺部并发症发生率

组别

全麻手术患者

(例)

肺不张

(例/%)

肺炎

(例/%)

导管相关性感染(例/%)

其他

(例/%)

肺部并发症发生率

(例/%)

常规管理组

38

2/5.26

2/5.26

2/5.26

4/10.53

10/26.32

围手术期肺康复管理组

38

0/0.00

0/0.00

2/5.26

0/0.00

2/5.26

χ2

-

-

-

-

-

6.3333

p

-

-

-

-

-

0.0118

2.2 PEF水平、FEV1 /FVC水平、FEV1水平

管理后,围手术期肺康复管理组的肺功能指标,对比常规管理组[PEF水平:(63.14±4.58)L/min对比(54.09±3.12)L/min;FEV1 /FVC水平:(58.37±4.17)%对比(52.25±3.03)%;FEV1水平:(1.89±0.29)L对比(1.29±0.14)L]更高,p<0.05,见表2。

表2研究PEF水平、FEV1 /FVC水平、FEV1水平

组别

全麻手术患者

(例)

PEF水平

(L/min)

FEV1 /FVC水平

(%)

FEV1水平

(L)

管理前

管理后

管理前

管理后

管理前

管理后

常规管理组

38

50.89±2.23

54.09±3.12*

41.85±2.15

52.25±3.03*

1.12±0.04

1.29±0.14*

围手术期肺康复管理组

38

50.92±2.17

63.14±4.58*

41.78±2.23

58.37±4.17*

1.13±0.02

1.89±0.29*

t

-

0.0594

10.0669

0.1393

7.3189

1.3784

11.4856

p

-

0.9528

0.0000

0.8896

0.0000

0.1722

0.0000

注:*本组,管理前,对比管理后,p<0.05。

3.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腔镜基本上可以完成传统手术众多的手术方式,而且相比传统手术而言,切口小,出血量少,不易感染,患者疼痛感明显降低,对患者的身体干扰很小,更容易获得患者的认可。手术需要在全麻状态进行。目前,全麻手术技术越来越成熟,已经成为外科手术微创发展的一个趋势。但若管理不当,易增加肺部不良事件风险,影响全麻手术效果,需要采取有效的管理[5]。因此,本文分析围手术期肺康复管理对全麻手术患者的效果。

结果显示,行围手术期肺康复管理,各指标更佳(p<0.05)。证明,围手术期肺康复管理对全麻手术患者的效果更好。围手术期肺康复管理模式下,利用小组化服务,确定围术期肺康复管理策略,术前重点进行健康教育、心理疏导外,积极引导患者进行肺部康复训练,做好术前配合。术后,阔时病情观察护理、呼吸道护理,降低肺部并发症发生风险,积极落实肺康复训练管理,促使肺功能改善[6]

综上所述,围手术期肺康复管理对全麻手术患者的效果更好。

【参考文献】

[1]刘海艳,杨梅.循证护理联合细节护理在全麻下通道麻醉技术肺癌肺叶切除术后肺功能康复中的应用[J].贵州医药,2023,47(06):980-981.

[2]江超,陈维维.呼吸康复专项护理在肺癌肺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全程干预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1,18(12):1844-1846.

[3]姚玉龙,陈刚,刘愿等.肺部超声指导肺康复在全麻术后并发肺不张患者中的价值[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8,29(04):297-299.

[4]黄理进,张婵娟,陈海林等.“快速康复”胸科麻醉技术用于胸腔镜手术患者中的效果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8,15(10):50-53.

[5]崔凤仙,彭俊,戴俊.医护一体化肺康复管理在肺癌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7,23(27):175-176.

[6]李义红,李文志.加速胸外科手术康复的策略及研究进展[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17,38(05):451-455+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