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疗法对下肢骨折后期患肢肿胀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有效率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09
/ 2

中医综合疗法对下肢骨折后期患肢肿胀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有效率研究

任谊平

绵阳市骨科医院   四川绵阳   621000

摘要:目的:分析中医综合疗法对下肢骨折后期患肢肿胀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有效率。方法:纳入2019年1月到2022年12月这一研究时间段内入院骨科的下肢骨折患者共计126例为研究对象,行对比性治疗研究,依据患者入院顺序动态随机化分组法设置对照组、实验组,各组63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治疗,实验组开展中医综合疗法。比较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康复有效率、炎症因子水平的组间差异。结果:(1)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有所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实验组患者的康复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3)实验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对下肢骨折后期患肢肿胀患者的临床效果确切,可缓解患者症状、提高预后。

关键词:中医综合疗法;下肢骨折;肿胀;有效率

前言

下肢骨折是指大腿骨、胫骨、腓骨等下肢骨骼的骨折。它通常是由于外力作用,如跌倒、车祸、运动损伤等导致的。主要症状包括疼痛、肿胀、局部压痛、活动受限、畸形等。严重的骨折可能会导致骨髓腔内出血和神经损伤,引起感觉和运动障碍。下肢骨折首选复位固定治疗[1],治疗后仍有较为严重的肿胀和疼痛,中医治疗下肢骨折后期患肢肿胀的重点是促进骨折愈合、缓解验证、恢复肌肉功能。治疗方法包括针灸、推拿、中药熏洗等,此外,中医还注重饮食调理和锻炼康复,以加速患者康复。为分析中医综合疗法对下肢骨折后期患肢肿胀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有效率,特开展临床研究,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纳入2019年1月到2022年12月这一研究时间段内入院骨科的下肢骨折患者共计126例为研究对象,行对比性治疗研究,依据患者入院顺序动态随机化分组法设置对照组、实验组,各组63例。对照组,男43例,女20例,年龄(72.35±8.41)岁,病程(14.52±8.32)个月;实验组,男42例,女21例,年龄(72.43±8.45)岁,病程(14.42±8.53)个月。下肢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组间比较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结果可比。

纳入标准:(1)经影像学、病理学检查后符合下肢骨折的诊断标准;(2)患者意识健全,签署《同意书》;(3)患者可主动配合护理。排除标准:(1)恶性肿瘤患者;(2)合并免疫系统疾病或其他脏器严重功能障碍者;(3)合并脊柱结合患者;(4)严重躯体障碍患者;(5)合并椎弓根骨折、椎体滑脱患者;(6)治疗护理配合度极差或合并精神疾病者。

1.2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治疗,口服氯诺昔康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0289生产厂家:浙江震元制药有限公司),每次两片,每日两次。实验组开展中医综合疗法,如下:

推拿治疗:患者行仰卧位后伸直下肢,对患者关节的疼痛、肿胀部位进行确定,判断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指拨不适位置,松懈周围神经。对患者的关节进行捏、推、点、揉、按等整理,期间力度以患者的耐受度为最佳,治疗三个月。

熏洗治疗:其中医基本方为:透骨草15g、伸筋草15g、五加皮12g、莪术12g、三棱12g、海桐皮12g、秦艽12g、木瓜10g、牛膝10g、苏木10g、红花10g。置于水中煎汤,药水温热后进行下肢熏洗,期间开展屈伸运动和按摩,每日一次,治疗三个月。

温针灸治疗:辨证选择肾俞、气海俞、承扶、腰阳关、阳陵泉、大肠俞、秩边、环跳、委中、昆仑、承山、阿是穴等穴位,患者以仰卧位接受治疗,对进针区域进行酒精消毒后使用0.35mm×50mm针灸针进行穿刺,提插补泻手法得气后于针灸针上端穿入2cm艾条并点燃,每两日一次。治疗三个月。

1.3观察指标

比较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康复有效率、炎症因子水平的组间差异得出结果[2]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差异性分析由SPSS25.0统计学软件完成统计,如结果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研究结果

2.1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有所降低且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1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分)

治疗后(分)

对照组

63

11.25±1.25

8.24±1.02

实验组

63

11.26±1.47

5.67±1.29

t

0.041

12.404

p

0.967

<0.001

2.2患者的康复有效率比较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康复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2患者的康复有效率比较(±s)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康复有效率(%)

对照组

63

41

12

10

84.13%

实验组

63

45

15

3

95.24%

X2

4.203

p

0.040

2.3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炎症因子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3。

3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

组别

例数

TNF-α(μg/L)

PCT(ng/ml)

CRP(mg/dl)

对照组

63

60.32±2.45

30.25±4.22

10.12±1.11

实验组

63

43.57±2.36

20.15±4.16

7.54±1.12

t

39.082

13.529

12.987

p

<0.001

<0.001

<0.001

讨论

下肢是人体支撑和运动的重要部位,包括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和足部。下肢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类型,患者需要及时接受治疗以恢复行动功能,下肢骨折恢复到后期会导致肢体肿胀[3],这是因为折部位的组织损伤会引起炎症反应,导致局部组织水肿。同时,骨折后局部血液循环受到影响,血液回流不畅,导致局部淤血、局部淋巴液循环减缓,进一步加重水肿。中医熏洗、按摩和针灸均是常用的下肢骨折后期水肿的治疗方法。其中熏洗按摩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淋巴液的排出,缓解肢体肿胀。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局部神经和血液循环,促进局部组织的修复和恢复[4]。此外,中药内服、物理治疗等方法也可以辅助治疗下肢骨折引起的肢体肿胀。但需要注意的是,治疗前应先确诊骨折类型和程度,避免不当治疗造成更大的伤害。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有所降低且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康复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中医综合疗法对下肢骨折后期患肢肿胀患者的临床效果十分突出,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韦彬. 下肢骨折后期患肢肿胀患者应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的效果分析[J]. 中国农村卫生,2021,13(3):68-69.

[2] 胡开木. 中医药治疗下肢骨折术后肿胀的要点[J]. 大健康,2021(19):71.

[3] 陈剑成,梁勇革,谢文锋. 交锁髓内钉早期动力化联合中医综合治疗下肢骨折的临床效果[J]. 内蒙古中医药,2020,39(4):15-16.

[4] 王天峰. 中医手法松解结合壮骨活血中药在下肢骨折术后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J]. 黑龙江医学,2021,45(8):813-814,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