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中断事件干预在护理安全用药中的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1
/ 2

护理中断事件干预在护理安全用药中的效果观察

史真真

陕西省人民医院,陕西西安,710068

【摘要】目的:观察在护理安全用药中积极采取护理中断事件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我院血管外科收治的100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50例均予常规给药护理,观察组基于诱因分析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对比两组给药错误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分析用药差错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患者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实施护理中断事件干预对患者用药差错率具有降低作用,可改善其满意度。

【关键词】护理中断事件干预;护理安全用药;临床效果

护理中断事件是指护理人员在规定的时间、角色和环境中为患者提供规范的护理服务中出现突发性事件,或在护理期间出现导致护理服务中断或延缓的事物,分散接受者注意力的外来行为。护理过程呈现连续、动态化特点,护士的日常护理工作比较繁重,工作环境复杂多变,极有可能受到多因素干扰,较常见的为组织系统、护理人员的工作经验、患者和护理任务等,因此护士在遵医嘱为患者执行用药中极易受到干扰而导致护理工作中断[1]。本研究旨在观察在护理安全用药中积极采取护理中断事件干预的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我院血管外科收治的100例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19~86(54.02±15.27)岁;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21~88(54.11±15.32)岁。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并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可积极配合给药治疗。两组患者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鼓励护士对护理中断的体验进行如实表达,访谈前,为对照组的血管外科护士解释本研究的目的,争取同意后按提纲对护士进行访谈,鼓励其主动表达对护理中断的真实体会,并加以汇总,再将其共享于科室内,并针对全部血管外科护士培训护理中断相关知识,确保其充分掌握,使其对护理中断的危害性有充分认知。观察组基于诱因分析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具体如下:

1.2.1诱因分析:利用头脑风暴法让护士与临床工作实践相结合,对引起护理中断的原因进行分析,绘制成鱼骨图。

1.2.2护理安全用药的培训:主要是培训护士对医嘱处理、药物配置及执行给药等相关内容,培训后对护士掌握情况进行考核,将考核成绩纳入年度考评的重要项目。

1.2.3优化护理给药环节:优化整改安全用药的各环节,每天安排1名护士为患者答疑解惑。医嘱处理:与科主任进行沟通后下达医嘱,临时医嘱需尽早提交完毕;给办公护士配备电脑和安静的工作环境。药物配置:护士可在治疗室门口悬挂警示牌;针对每个患者设立专用输液筐,床号醒目,按三查七对制度完成配药,需再次核对医嘱后再将药送给责任护士。执行给药:制作警示牌,尽可能保障护士在给药时不会受到干扰[2]

1.2.4加强对护患的管理:①对护士的管理:护理管理中确保合理分工,明确划分各自的职责,并执行弹性排班;对护士行为加以规范,培养和挺高其团队协作能力;对低年资护士着重加强培训,除去专业素养培训之外,需加强风险防范知识的培训。②加强对患者及陪护人员的管理,设对探视时间进行合理设定,营造安静的环境;入院后对健康教育卡进行合理设定,有预见性的告知相关健康教育知识;加强护患沟通,告知患者在治疗中积极配合的重要性,有助于预防不良后果的发生,正确患者的理解和配合,使其在护理工作中积极配合。

1.2.5完善工作中断后的应对机制:制定事件的处理预案、自我的心理调适预案、患者安全用药的延续预案等在内的应急预案,以有效解决护理中断事件;对已发生的中断事件进行记录,及时分析原因,通过情景再现帮助护士更好的把控中断事件。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给药错误发生率及护理给药满意度。以自制问卷评估患者满意度,非常满意:90~100分,满意:80~89分,基本满意:60~79分,不满意:60 分以下。满意度= 100%-不满意率。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软件选取SPSS27.0,计数数据以n/%表示,行x2检验,P<0.05存在显著意义。

2.结果

2.1两组用药差错发生率比较

分析用药差错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用药差错发生率比较[n(%)]

组别

n

剂量错误

给药时间错误

遗漏给药

医嘱问题

总发生率

观察组

50

1(2.00)

1(2.00)

0(0.00)

0(0.00)

2(4.00)

对照组

50

2(4.00)

3(6.00)

2(4.00)

2(4.00)

9(18.00)

x2

-

-

-

-

-

5.165

P

-

-

-

-

-

0.023

2.2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分析患者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n(%)]

组别

n

非常满意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观察组

50

20(40.00)

15(30.00)

13(26.00)

2(4.00)

48(96.00)

对照组

50

17(34.00)

12(40.00)

10(20.00)

11(22.00)

39(78.00)

x2

-

-

-

-

-

7.162

P

-

-

-

-

-

0.007

3.讨论

护士是临床药物治疗患者疾病的执行者和监督者,同时承担着反馈者的角色,也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和药物治疗效果的关键。工作中断极有可能导致护士发生给药错误,增加不良医疗结局及负面情绪发生的风险。护理安全管理需高度重视护理工作中断,认真剖析,并强化管理力度。本研究显示,分析用药差错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基于护理中断事件诱因分析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能提高护士的综合能力,同时增强其安全防范意识,最大化减少给药错误发生率,用药安全性较高。分析患者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分析原因:鼓励患者或家属在临床护理中积极参与,会使患者体会到医护人员的重视与尊重,使家属了解到护士在为患者服务时保持认真负责的态度,有利于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满意度的改善。

综上所述,实施护理中断事件干预可降低患者用药差错率,并改善其满意度,临床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王巧倩,张文光.论护理中断事件的研究与干预 [J].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8,25 (3):11-14.

[2]王巧倩,张文光,王嵘,等.给药不良结局中护理中断事件风险的初步分析 [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8,25(12):181-183.